民國四公子的傳奇人生

民國時期俊傑能人輩出,赫赫有名的“四大公子”就在其列。他們四人無一不是人中龍鳳,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父輩顯赫的地位,他們本身就有著無與倫比的才能,是某一領域的風雲人物。

民國四大公子一般指張學良、張伯駒、溥侗和袁克文。(還有其他說法,如孫科、盧小嘉、張孝若、段宏業等。)

民國四公子的傳奇人生


“帝子”袁克文

袁克文是民國首任大總統袁世凱的次子,母親是朝鮮人。作為大總統的兒子,袁克文卻不像哥哥袁克定那樣踏足政界,反而醉心於藝術海洋,他熟讀四書五經,擅長書法繪畫,還喜好京劇,曾一度飾演京劇文丑,是出名的票友,與一眾梨園大家打得火熱。

袁克文風流瀟灑,妻妾成群,仍時常混跡於煙花柳巷,還涉足黑道。他一生著述頗多,收藏甚廣,更富傳奇色彩的是,他竟然還一度成為當時天津的青幫大佬,時有“南有杜月笙,北有袁克文”的說法,可見其在青幫中地位之高。

但要說他踏足青幫的原因,還是與袁世凱有關。原來,當初袁世凱稱帝時,他與父兄意見相左,觸怒了袁世凱,因此便離家遠走,加入了青幫之中。

袁世凱死後,袁克文的生活逐漸敗落,以賣字畫為生。1931年,袁克文病逝於天津,享年41歲。他死後,上千妓女為其送葬,頗有宋時柳三變之勢。有報評袁克文,說“天下莫不識寒雲,詩酒風流,多才多藝。”

民國四公子的傳奇人生


少帥張學良

張學良很多人都熟知,他是一代梟雄有東北王之稱的張作霖的兒子,人稱“少帥”。張學良不僅位列“四大公子”,還是“四大美男”之一,用現在的話說是“帥氣多金”。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統領東北,先與蘇聯人幹了一仗,後又頂住了日本人的壓力,“改旗易幟”,促成國家統一。1936年,張學良與楊虎城一同發動軍變,以“兵諫”蔣介石,史稱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答應了聯共抗日,但楊虎城與張學良卻也因此得罪了蔣介石。

此後,楊虎城被殺,張學良也被蔣介石軟禁了整整五十四年,2001年張學良病逝於夏威夷,高壽101歲。

張學良留給後人不僅僅是西安事變,他的個人感情生活也為後入津津樂道,傳言他與多個女明星有過緋聞,還和宋美齡(當時還不是蔣妻)發生過一段。

不論這些是真是假,張學良一生的確爭議頗多,但他對中華民族抗日事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是既成事實,不容辯駁。

民國四公子的傳奇人生


大收藏家張伯駒

張伯駒是直隸按察使張鎮芳的兒子,張鎮芳是袁世凱的表弟,辛亥革命後,張鎮芳曾任河南都督,後被免職,1915年袁世凱稱帝,張鎮芳也出力頗多。

與父親不同,張伯駒對功名看得十分淡徹,他熱衷於收藏,還喜好書畫詩詞,對京劇藝術也頗有研究,不可不謂之文化奇人。

但他一生所奔波忙碌的,仍然是最熱衷的收藏。張伯駒有“天下第一藏”的美譽,他對字畫的鑑賞能力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收藏的字畫都是國寶級別的,有西晉陸機的《平復帖》、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以及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上陽臺帖》等等。

張伯駒家財散盡用以收藏,自己卻半生窮困潦倒。1955年,他深明大義,把收藏的八件頂級國寶文物無償捐獻給了國家,兌現了其“予所收蓄不必終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的初衷。

1982年,張伯駒患重感冒被送往北大醫院,卻因“級別不夠”,不得不住在許多人同住的一個小病房裡,最終因未及時治療而病逝,終年85歲。

張伯駒沒有給後人留下多少唏噓往事,但他與其他三公子不同的是,他雖也風流,但在遇到潘素之後,就再無風流過。

民國伉儷很多,可從一而終的,不出軌的極少極少,就算是“鄉下人”沈從文也有婚後緋聞的傳出。真正做到從一而終的,梁思成林徽因是一對,張伯駒潘素也是一對。

張伯駒死後十年,1992年,潘素去世,終年77歲。

民國四公子的傳奇人生


皇族溥侗

溥侗算是四公子中比較特殊的一隊,他是前清皇族子弟,宣統帝溥儀的族兄。

溥侗從小酷愛崑曲與京劇,因是皇族子弟,又常接觸各路名伶,再加上本人悉心鑽研,刻苦練功,終於達到了文武昆亂不擋,六場通透的化境,是中國戲曲史上一大奇才。

溥侗雖為滿清貴族,但他酷愛傳統文化,一生沉溺其中,是個無所不通的大才子。

溥侗於1952年6月病逝,終年76歲。

民國四公子的傳奇人生


以上“民國四大公子”,個個家世顯赫,個個才華橫溢,但無一善終,實在令人嘆扼腕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