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本只想战战兢兢的活着,但风云突变却白捡了个皇位!

 

汉文帝刘恒:本只想战战兢兢的活着,但风云突变却白捡了个皇位!

  公元前180年,吕稚病重而崩。时任太尉的周勃和丞相陈平秘联,用计骗掌握军权的吕禄,待他交出兵权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诛杀吕氏族人,吕稚几十年经营的庞大家族帝国,却在她死后几个月内如摧枯拉朽般崩塌。

  吕氏被诛,大臣们就要想办法立个新皇帝。当时有两个选择,要么从儿子中选,要么从孙子中选。最后决定从儿子中选出来,选谁呢?其实,当时可供选择的并不多,因为吕稚已经把刘邦的儿子给杀得差不多了。确切来说,他们能选择的只有两个,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

  由于吕后的原因,很多人会有个错觉,会认为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后面似乎没有别的皇帝。她把持朝政是不错,但还是有皇帝的,没有皇帝不行,所以在此期间,她还立了两位皇帝,分别是刘恭和刘弘。

汉文帝刘恒:本只想战战兢兢的活着,但风云突变却白捡了个皇位!

  这两个都是刘盈的儿子。由于他们两个都是小时候当皇帝,而且毫无任何权力,所以容易被忽略。但他们毕竟当过皇帝,所以到吕后死的时候,已经经历了四任皇帝。

  她死之后,究竟该谁当皇帝呢?这时候觊觎的人并不少,但能真正起来争的人又没有。为什么?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刘邦打天下时的功臣还在世,他们想抢也得掂量自己有没有能力。所以,很多人就把目光盯向了京城,紧张的等待着他们选谁当皇帝。

  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

  最终,大家选了刘恒。这个结果有点出乎意料,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为什么有点出乎意料?因为代王刘恒太没有存在感了,而且他出身也并不好,他母亲不高贵,而且他给人的感觉就是懦弱。相比起他来,刘长似乎更有可能成为皇帝,虽然他的出身也不好,但他勇猛,而且并不懦弱。

  那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刘恒呢?这里面其实有极其复杂的原因,而且还夹杂着大臣们的私心。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汉文帝刘恒:本只想战战兢兢的活着,但风云突变却白捡了个皇位!

  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刘这个人,其实不喜欢这个儿子,为什么不喜欢呢?因为他母亲出身不好。啥叫出身不好呢?就是他娘原本是别人的女人。老刘这个人,打下一个地方,就喜欢收纳一些大姑娘小媳妇,简单来说,好女色。这是从年轻时就有的毛病,其实也是天下男人通有的毛病。

  刘恒的母亲是薄姬,原本是魏王的女人,这个魏王豹被韩信所灭后,这个女人被送去干苦力,老刘有次没事去乱逛,其实也是有目的,要不然干嘛非去女人干活的地方逛?到了一看这个薄姬长得不错,于是就自己笑纳了,后来就有了刘恒。

可是,老刘心里犯嘀咕,虽然给自己生了儿子,但是心里不喜欢,甚至是完全不搭理了。

  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其后薄姬希见高祖。

  也就是说,跟人家薄姬有了孩子后,他就基本上不怎么见人家了。古代时,孩子小时是子凭母贵,孩子长大后是母凭子贵。这个薄姬不被老刘待见,那她的儿子自然也是不受待见的。

  这似乎是个悲剧,但有的时候,这却又会变成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薄姬因为在老刘生前不受喜欢,所以老刘死后,后宫倒霉时,根本没有收拾她,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想到她,特许她出宫去找自己儿子。

  而那些受老刘喜欢的呢?被吕后做成了人棍!

  光是收拾后宫就完了?并不是,还收拾有可能争皇位的那些孩子,而刘恒因为母亲的原因,自己也不受待见,所以别人倒霉时,他却没事。

  所以,她们母子两个是因祸得福,躲过了吕后掌权时的危险杀机。

汉文帝刘恒:本只想战战兢兢的活着,但风云突变却白捡了个皇位!

  二、两者相比,选其懦弱

  这个刘恒啊,最大的优点是孝顺,24孝中是有他的。其它的,在前期根本不显眼。可是事后我们看这些时,就会觉得这个人非常的可怕,他以前的低调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活下去。在吕后时期,但凡有一点野心的人,都会被她杀掉,刘恒表现得不错,他一直唯唯喏喏,不惹事,不出头。所以,大臣们都倾向于选他。

  为什么不是淮南王刘长呢?这个刘长能在吕后掌权时,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活下来,其实也是因祸得福,但同样是因为福导致了他不会被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刘长的命也不太好!他出身也不好,生母原本是赵王的女人,老刘有次路过赵国,赵王为了讨好老刘,就把自己女人中一个最漂亮的送给老刘解闷。老刘呢?当然是笑纳!不过他过去后就忘了,等过了一年,赵王因为谋反全家被抓,这个女人也被抓了起来,她在监牢里说我怀着皇上的孩子呢。老刘这边没有在意,所以也没有放这个女人。

  等这个女人在牢里生下孩子后,自己就自杀了,而这个孩子就是刘长。

汉文帝刘恒:本只想战战兢兢的活着,但风云突变却白捡了个皇位!

  自己生下来,母亲就死了,这的确是挺苦的。女人死后,有人跟老刘说,老刘一听就愧疚了,把这个孩子交给了吕后抚养,也就是说,刘长虽然不是吕后生的,但是是她给养大的,两个人是有感情的。

  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及厉王母已生厉王,即自杀。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

  正是因为他被吕后养大,所以老刘儿子被杀时,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杀他,所以他活了下来,这是他的幸运。而等到吕死,吕家被诛,大家想要立新皇帝时,他因为跟吕后有这样的关系,所以被选上的可能性根本没有。

  吕后虽然死了,吕家虽然被诛,可他这个养子万一上位后为吕后翻案怎么办?

  另一个他不被立的原因也很重要,就是他这个人脾气暴躁,力大无穷,不好控制。没错,不好控制,这也是我们下面要说的大臣私心。

汉文帝刘恒:本只想战战兢兢的活着,但风云突变却白捡了个皇位!

  三、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大臣们选谁而立时,是有私心的。不管是周勃还是陈平,他们都存在着私心,他们想立个容易被他们控制的人来当皇帝。所以,刘恒的懦弱在他们眼里就成了加分项。

  刘恒懦弱吗?我们看的话的确是懦弱的。比如京城决定立他了,派人去代国接他,可是他根本就不敢来京城,他一直推辞。第二次去接,他才跟着使者一起去了京城。

  推辞是要推辞的,大家都以为他是害怕,因为他懦弱嘛!其实他这是谨慎,当时的京城形势太乱了,他没有听到让他当皇帝的消息后就欣喜若狂,反而会冷静思考,这恰恰说明了他的可怕之处。

  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天子位。

  就这样,远在代国的刘恒白捡了个钱包,成为了皇帝。他成为皇帝,大臣们的私心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他是真的懦弱吗?当然不是,事实上,他心机非常深,而且手段也非常狠。

  在他继位后,先是立周勃为相,但等诸事稳定后,就把周勃吓得交出了相位,他感觉自己完全看不透这个皇帝,他交出相位后回到了自己的封国,他有多害怕刘恒?天天睡觉都不敢卸甲,生怕刘恒突然派兵来抓他。

  这样的一个人,岂会是懦弱?他以前都不过是在演戏罢了,他因为演戏而活了下来,又成为了皇帝,当他把皇权牢牢抓在手中后,他也不需要再演懦弱了,这个人设该抛开了,怎么抛开?拿一些老臣动手,拿一些亲近的人动手。

汉文帝刘恒:本只想战战兢兢的活着,但风云突变却白捡了个皇位!

  后来,曾经有跟他一争皇位的刘长也出事了,被人告谋反被抓。但刘长谋反之事非常可笑,想要靠着几十辆车和几十个人谋反。他被抓后,刘恒的戏瘾又上来了,我不忍心杀我这个弟弟啊!但他犯了错,我又不能置国法于不顾,这样吧,先惩罚一下他,让他长长心,然后再让他回来做官。

  所谓的惩罚就是装在囚车里去四川。刘长哪里肯受这样的委屈?所以一路绝食,最终而死!文帝的皇位,是真的稳了!

  演戏可以得到位置,但我们说了这么多的演戏和阴谋,他也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冷静的看清了天下大势,该隐忍就隐忍,努力发展,积累国力和财富。

  他在位期间,汉朝整体国力上升不少,等他儿子景帝上位后,又继续这样的国策,这才有了他孙子汉武帝刘彻的消灭匈奴。虽然打匈奴是刘彻的功劳,但基础是他父亲和爷爷打下来的。

  仅此一项,文帝就功不可没!至于他演的那些戏,他玩的那些谋,又有什么值得去责怪的呢?历史选择了他,而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且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

  如果换成别人,不知道汉朝会走向何方。如果换成刘长,说不定会比刘恒干得还要出色。

  但,历史没有如果,历史更不能假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