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海底撈就漲價致歉:恢復到1月26日停業前標準

海底撈漲價的消息近期引發消費者廣泛爭議。4月10日,海底撈對外發布致歉信,稱漲價是公司的錯誤決策,向顧客致歉,並從即時起所有門店菜品恢復至疫情前標準。


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近日,有消費者發現海底撈菜品漲價,4月5日晚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回應,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

但此次漲價的消息引發了消費者廣泛關注,有消費者直言吃不起,感到很受傷。針對這一反映,海底撈方面4月10日在致歉信裡表示:

“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我們深感抱歉。”因此公司決定,自即時起,所有門店的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海底撈方面同時稱,海底撈各地門店實行差異化定價,綜合考慮門店所在地的經營成本、消費水平、市場環境等因素,每家門店之間菜品價格會存在一些差異。針對各地門店推出的自提業務,目前提供69折或79折不等的折扣,公司將在4月25日前改良包裝材料,並持續優化成本,希望顧客能夠滿意。

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除了海底撈漲價之外,部分知名餐飲品牌的部分菜品價格調漲,引起人們關注。其中,知名新茶飲品牌喜茶部分奶茶進入到30元時代;西貝的土豆條燉牛肉、酸菜封缸肉等突破80元/份……不過,記者日前走訪惠州部分中小餐飲企業, 大部分知名品牌均沒有調漲。多家餐飲企業還表示,為吸引客流、拉動消費,他們本月起加大力度促銷,推出多種優惠活動,向市民們派發“消費券”。

近日,有消息稱,疫情之下,某些餐飲企業不堪重負,紛紛漲價,企圖將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對此,市民的反應褒貶不一。

市民 高先生:“小幅度的漲價還是能接受的,畢竟現在消費確實不旺。”

記者:“你覺得漲價多少你能接受?”

高先生:“10%以內。”

市民 陳女士:“肯定不能。”

記者:“為什麼?”

陳女士:“因為我們都沒有收入(下崗),他漲價的話我們用什麼消費。”

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記者昨天走訪了惠州多家餐飲企業。發現疫情之下,大部分大型餐飲企業並沒有簡單的一漲了事,大多以多元拓展、拉動消費的方式來消化成本、增加營收。

吾藝氏奶茶店 工作人員 林女士:

“為了保證客源,我們價格是沒有變動的,原來是什麼價格,現在還是什麼價格。”

50嵐奶茶店 工作人員 王女士:

“我們價格都比較親民,也想給顧客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不想說現在哄抬物價一樣。”

探魚店長 陳漢強:

“在這個情況下,能夠保證公司運營的情況下,我們先不考慮在菜品方面作調整大家一起同行 共度難關。”

佬麻雀華貿店 經理 劉敏昊:

“價格的話稍微微調了一下,下調了兩到三塊錢,考慮到顧客經濟的問題,做出一個調整。”

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為了留住消費者,有的企業直接調低價格,有的則通過五花八門的現金券,菜品券,給消費者明晃晃送福利。

探魚華貿店 店長 陳漢強:

“推出了一個探魚加油包,裡面含有一個獨立包裝的一次性口罩,還有裡面有30到50不等的代金券,包括菜品券,這個只需要在用完餐之後九毛九就可以買到了。”

佬麻雀華貿店 經理 劉敏昊:

“現在我們推出送菜,送個辣椒炒肉,現在只要消費滿100元就可以免費贈送。”

50嵐奶茶店 工作人員 王女士:

“我們在美團上有一些特價活動,還有滿減,滿額有贈送飲品。”

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當前餐飲企業確實存在因客流減少而導致成本高、難消化的現象,個別企業客流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為此,他們對外開源,通過大力度優惠吸引更多人來消費,對內節流,在菜品質量和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對菜品數量或在崗員工數量進行調整。

探魚華貿店 店長 陳漢強:

“我們就只出烤魚和配菜,我們燒烤和麵點都是沒有出的。”

客元素華貿店 店長 黃榮臻 :

“我們菜品選出一部分的菜出來做,剛開始我們選出一半,現在會增加,一個星期左右我們會更新,減掉一些賣不出去的。”

佬麻雀華貿店 經理 劉敏昊:

“之前我們達到16個員工,現在已經少掉了7到8個人,現在採用輪崗制,分批休息,分批上班。”

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輿論壓力大 海底撈恢復原價了!惠州部分餐企稱:我們不調漲!

據瞭解,3月以來,不少地區開始發放消費券,據不完全統計,短短一個多月,全國17個省份30多個城市公佈將向市民發放消費券,金額超過50億元,後續加入者絡繹不絕。專家介紹,在消費受到抑制的時候,運用消費券的方式能夠比較好地帶動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反彈,或者推動消費出現恢復性的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