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的“打怪升级之路”(二)——岗位职业篇

银行人的“打怪升级之路”(二)——岗位职业篇

银行人打怪升级之路(二)-职业篇

上一篇" "发表后,引起了不少银行人的各种"吐槽",虽然近几年确实国内银行的各种负面因素比较多,而且跳出来看银行确实就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有的朋友已经离开了这里,有的朋友依然坚守在这里。

但人生何尝不是不断的选择,难说对与错。作者也曾是"围城"中人,目前依然对这里充满了感情,本着能给依然坚守在这里的朋友一点过来人的建议,写下此篇。如果恰好看到此篇的银行人能有点收获那就善莫大焉。

(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说出你的故事!记得关注点赞呦)

一、银行业近几年趋势

正如作者在" "那篇文章所说,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周期性,个体只要踩对了节拍,都能自动享受到那份周期的"红利"。

国内银行业自2004年陆续股改上市直至2014年这10年的时间可以算作银行业的"黄金十年"。自2015年开始,国内银行业已经陆续结束了黄金十年。

这一点从近几年银行利润增长率、不良率、净息差变化以及员工人数及工资变化等数据可以看出。

银行人的“打怪升级之路”(二)——岗位职业篇

银行人的“打怪升级之路”(二)——岗位职业篇

从上图可以明显的看出,自2014年以来银行不良率就在不断的走高,加之国家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也在不断的缩减,这直接导致了国内银行净息差自2014年以来逐渐走低,银行员工的工资也相应在不断减少。

所以如果读者是2015年之后才开始进入银行业的,作为银行人一定要做好接下来银行业"低谷期"到来的心里准备:比如在这个周期里工资很难有大幅的增长,银行业竞争激励、分化更加严重;不排除会出现有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包商银行就是一个例子);银行人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等等…

如果能有这个预判和心里准备,才能在这个行业的职业发展中沉住气、坐得稳、学的下、呆得住、不至于患得患失…

银行人的“打怪升级之路”(二)——岗位职业篇

沉住气、坐得稳、学的下、呆得住

二、银行的组织架构

目前国内银行均实行一级法人制,管理链条非常长,为了管理和维护客户,在总行的层面上会下设省级分行、市级分行和区县级支行,还有部分农商行会下沉至村镇级网点。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会进入区县级或村镇级支行。个别人会直接进入省、分行,这种概率极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国内银行分行层面一般偏重于管理,侧重于上传下达,所以说一些一毕业就想方设法利用各种资源渠道挤进分行层面待着的人,从长远学业务的角度来说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银行所有的业务落地均是在最基层行,分行层面偏重于政策传达,不接触实质业务的落地,偏重于管理,时间长了难免眼高手低。

最基层行是国内所有银行的政策、业务落地的机构,偏重于市场和营销。理论上最辛苦、承受的压力也最大。

在目前国内主要银行的薪酬考核体制下,基层行普遍拿的也最少。所以很多基层行的员工吐槽"不给马儿吃得饱,还让马儿快快跑"。2015年蓝色大行行长喊出"银行也是弱势群体"其实主要也是针对的这个群体

银行人的“打怪升级之路”(二)——岗位职业篇

不给马儿吃得饱,还让马儿快快跑

二、银行业务岗位划分

银行的业务划分其实主要可以笼统的划分为: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一般来说刚入行的年轻人一般会被分配到以上两个领域。

公司业务主要是和企业打交道。维护公司客户,为企业报授信,拉存款,投放贷款,完成上级行下发的各种指标。

这个岗位相对来说技术含量较个人业务大一些,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要高一些,能说(给上级领导汇报)、会写(写授信材料)、能伸(加班喝酒)、能屈(讨好客户)是进入公司业务的基本技能;这个岗相对零售业务来说,对行里贡献更大,人员也相对更受重视。

零售业务主要是和个人客户打交道。维护个人客户,给个人客户理财、推销个人产品、发放个人按揭贷款等。零售业务又进一步可划分为会计岗和个贷岗,这个岗位一般倾向于选择有资源、有颜值的人员来担任,这样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因为在目前国内银行里,个人产品普遍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专业度要求也不高,所以有资源有颜值的人更好开展工作。

银行人的“打怪升级之路”(二)——岗位职业篇

三、不同条线的发展路径

对公条线的朋友在银行基本上有两条"升级"路:管理路线和专业路线。

管理路线的晋升实现途径是:客户经理—公司部经理—支行行长助理—支行行长

走这条路线的人适合性格比较灵活的人,不光得懂业务,还得学会如何圆滑的处理各种事情,不仅要把企业哄好,还要能把分行的那些管理人员哄好,把领导哄好。当然如果天生酒量过人,在"打怪升级"的路途当中肯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选择此条"打怪升级"之路的人银行业务需要懂,单不需要精通。重点是"营销维护"好客户,特别是要"营销维护"好银行内部的人。一句话,"知晓人情世故"是这条"打怪路线"的朋友必备技能。

专业路线的晋升实现途径是:客户经理-信贷经理-风险经理-专业审批人-高级审批人。

走专业路线的人一般是在客户经理岗位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往中后台审批人的角色转岗。主要工作是研究行业政策、总行制度、审阅尽调报告、分析风险点,给予其是否通过投放贷款的意见。这条路线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表面上工作较为枯燥但是其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相比较营销压力也较小。

选择此条"打怪升级"之路的人一般适合性格偏内向,对于处理各类人际关系兴趣不大,愿意自己搞专业研究的人群。在目前的国内银行的体制下,银行的盈利点并不在"专业性",加之领导均是"市场业绩导向型"的,即使在经济转型期出了风险也是大部分由财政买单。所以此类人员在银行的待遇及重视程度远不如管理岗的人群。

如果年轻的朋友确定选择此条"打怪升级"之路,建议还是"铺下身子、耐住寂寞、扎实学好业务技能"才是王道。

银行人的“打怪升级之路”(二)——岗位职业篇

铺下身子、耐住寂寞、扎实学好业务技能

四、结尾

在目前的宏观背景下,银行已早过了"黄金十年","躺着赚钱的日子"也逐渐远去…,但是"条条大道通罗马、各行各业依然可以出人才"!

如果你既然选择了这里,叮当还是建议你选定好适合自己的"打怪升级"路线,不忘初心,勇往直前!也祝福这里的朋友扫除荆棘,顺利打通"打怪升级之路",早日到达胜利的彼岸!

银行人的“打怪升级之路”(二)——岗位职业篇

顺利打通"打怪升级之路",早日到达胜利的彼岸

你在银行里的"打怪升级"之路是怎样的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和感悟。"打怪之路"一起相伴~

(思考升维,行动降维,叮当儿铺里响叮当儿!搜索添加关注头条、同名公众号:叮当儿铺!一起关注银行人这个群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看了喜欢记得关注、点赞呦!!)

银行人的“打怪升级之路”(二)——岗位职业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