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并不是你要“知足,还是永不知足?”,而是,你能够做到什么

到底是知足,还是要永远不知足?

问题并不是你要“知足,还是永不知足?”,而是,你能够做到什么

这两个谁都经历过,谁也没能做到单纯到彻底!

1,知足者常乐,这句话我们谁没有听到过呢?

可是,你又见到过有谁“能够做到知足”的呢?

一个“浅显”好似大家都能懂的道理,却在现实面前那么乏力无用,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这其中我们看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想能够知足,然而,每个人的内心涌动着不知足的血液,从头顶流淌到脚底板,又再到手指尖。

这不是我们人性本来的味道,却在我们生存的社会文化的浸润之下,每个人将这个“不知足”的味道透到了骨髓中,轻而易举的被每一个人咂没到其中的味道。

然而,我们在某一刻对知足的体会,又让我们深深的体验到,那种快乐的味道,就在那毫不费力的知足之中尝尽甘甜。

知足者常乐,这是真的!而我们很难知足,却也是事实。

2,永不知足,是我们对新奇感的追逐

永不知足,是我们人类创造力发生的源泉,是我们对社会重复的每一日产生向往驱动力,因不知足,社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对变化的不断追求,我们渴望在短暂的生命里,体验到更多样化的存在方式。

不知足,让我们才会对现状心怀变化。

然而,超越自己承受力的不知足,却让自己又陷入到巨大的落差带给自己的焦虑、不平之中,让身心对周围的一切产生巨大的压力感,让自己的很多时间里一种平衡的存在感变成了痛苦和煎熬。

现实,与期望的绝大差异,你内心能够承受的起时,这种不知足是一种动力,然而你承受不起时,它就变成的痛苦的压力。

仅仅是因为不知足的心理吗?非也!与你自己有关,与你的承受力有关,与你现实与期望的落差有关,更与你看待这种可实现性概率高低的看法有关!

你认为可以接受更长时间,或者可以接受不可实现时,你的心也就平了。否则,你的心将会不安与焦躁~

3,知足与否,你都可以选择

能带给你快乐与否的,并非是因为你选择了知足或者不知足,而是在于——当你不能实现你所期望的结果时,你会如何看待自己的态度;更在于,在你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你如何体验了这个过程,如何体验了自己存在于世的感受。

快乐,就在这个里面,在当下的瞬间,然后,每一个当下的瞬间的感受组成了你回忆的过去,构造了你期望的明天与未来。

活在当下,不是空话,而是可否能够落地实现的能力。

如果,如果你能够知理,你能够觉察到当下,那你就拥有了从习性中打破自己昨日不好的习惯的力量,或者拥有了创建自己成就未来好习惯的力量。

你,在此刻的选择、行动,才是让你内心“知足”的真正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