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閱讀應該怎麼培養?(文末附短文《有趣的尾巴》)

一年級正是大量學習生字的年級。很多小朋友從一字不識跨入一年級。要求要認識300個二類生字。要求認識並且會寫的100個生字。在現在只有半期的時間,孩子大概就認識近200個生字。然後進行閱讀理解,難度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怎麼進行閱讀培養呢?我一般從以下來做:

一年級語文閱讀應該怎麼培養?(文末附短文《有趣的尾巴》)

比如短文《有趣的尾巴》孩子人手一篇帶拼音的短文一份。先引導孩子拼讀題目《有趣的尾巴》,然後從題目中找出有用的信息。1、這篇文章講的是尾巴。2、題目說尾巴有趣,有趣在什麼地方呢?當然第二個信息孩子不一定找得出。我是啟發再啟發也得不出,然後主動告知的。就當設疑了。

一年級語文閱讀應該怎麼培養?(文末附短文《有趣的尾巴》)

接下來就是文章的閱讀,先讓孩子大致瀏覽一下,找出這篇短文有多少句。這項工作在這篇短文比較簡單,只有逗號和句號。接下來,讓孩子把文章讀一遍。有的孩子拼音較難的,還要和他一起完成這項工作。讀一遍可以得到一下信息。老師可以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文章講了哪幾種動物?(黃牛、袋鼠、魚兒、壁虎)這些動物有趣而且又常聽說,一遍孩子應該可以找出來。這時可以進行下一項的工作,再讀短文。這一遍可以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一起讀的過程中孩子對不認識的字詞就會改正過來。有些印象不深的字也鞏固了一遍。接著讓孩子再自己讀第三遍,找出每個動物尾巴的特點。黃牛尾巴——像鞭子,袋鼠尾巴———像棍子,魚尾巴——像扇子。壁虎尾巴——斷了還能長。為什麼要弄清楚這些?這種一般會出現在連線題中。

一年級語文閱讀應該怎麼培養?(文末附短文《有趣的尾巴》)

黃牛尾巴 像棍子

袋鼠尾巴 像扇子

魚尾巴 像鞭子

接下來,讓孩子自由再讀短文。不會的繼續指導。然後把文章中尾巴的作用張冠李戴一下。讓孩子判斷正誤比如:

1、袋鼠的尾巴可以尋找方向。( )

2、魚的尾巴斷了還能長。( )

3、黃牛的尾巴可以趕蒼蠅、蚊子。( )

4、壁虎的尾巴斷了還能長。( )

一年級語文閱讀應該怎麼培養?(文末附短文《有趣的尾巴》)

兒歌已經很熟了,孩子也把各種動物的尾巴的作用弄清楚了。再這基礎上再完成以下題目就不是十分難了。

一、讀了兒歌我知道動物的尾巴( )。

1、很有用 2、很礙事 3、可有可無

二、( )的尾巴像( )。

這可以參照語文書第六課比尾巴來做。

附:有趣的尾巴

黃牛尾巴像鞭子,趕走蒼蠅和蚊子。

袋鼠尾巴像棍子,又粗又大撐身子。

魚兒尾巴像扇子,左右擺動尋方向。

壁虎尾巴最有趣,踩斷一節還能長。

積累詞語( 又粗又大、又大又紅、又大又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