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餘生的第一天》:她用100天證明了一個四十歲女人的鳳凰涅槃

在一百天之內環遊七大洲四大洋,中途停靠三十多個國家,這是以“一個人環遊世界”為主題的郵輪旅行,登上這艘郵輪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重新找到自我。瑪麗,就是其中的一名遊客,她為尋找這個答案而出發。事實上,她不僅找到了這個答案,而且經歷了鳳凰涅槃般的重生。實施證明:擁有自我,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尤其重要。

瑪麗的故事來自《我餘生的第一天》,這是法國作家維爾吉尼.格里馬爾蒂的處女作,成為治癒繫心靈小說,贏得無數人的喜愛。這部愛情小說,與許多大團圓結局的小說電影故事一樣,劇情甜膩並且老套,並沒有多大的新意,因此,這本小說在豆瓣只有6.4的評分。小說並不止描寫了瑪麗一個人,還有25歲的卡米耶小姐和62歲的安娜女士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卡米耶和安娜也在婚姻和愛情上都遇到了一些困惑,從而各自踏上這條要求一個人旅遊的郵輪。在共同的旅行中,她們不僅成了閨蜜,還彼此幫助,成就了各自的事業與愛情。

但在這篇文章裡,我只想說說四十歲的瑪麗。她,遇到愛情,奉子成婚,並因此停止學業,一心扶養女兒長大,漸漸地成了自以為幸福的籠中鳥兒,直到女兒們離家,才幫她捅破了窗戶紙:丈夫不僅越來越無視她,並且早已出軌;親戚朋友們都在奇怪她為什麼還沒有離婚;她的雙胞胎女兒告訴她“你值得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跟個老太婆似的。”“或許離開了爸爸,你才會去好好照顧你自己。”

其實,她知道自己的生活是死氣沉沉的,她知道這一切,她只是熟視無睹了,儘管如此,在女兒們與她交心之前,她從未考慮過離開丈夫魯道夫,“畢竟她曾經無比地熱烈地愛過他”。有多少女人一腳踩進愛情的坑以後,就像瑪麗一樣,把一顆心都放在孩子身上、放在以丈夫為名義的家裡,直到中年來臨,兒女離家,丈夫成了契約的意義,她們才會猛然醒悟自身的空虛,為可能面臨的危機而害怕焦慮,甚至提前步入更年期的痛苦折磨中。

那麼,通過瑪麗的故事,我們可以瞭解,她是如何一點點入坑的,潘然醒悟後,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出深坑,重獲自由和幸福的。我將從三個方面來具體分析她的重生歷程:

  • 逐步陷入泥潭的開端:當她以為找到愛情時,幸福的幻想就開始破滅,在日常生活的瑣碎裡,她一點一點地失去了自我;
  • 掙扎走向新生的過渡:一朝醒悟,及時止步,斷然採取新的行動,換一種活法,迎接新人生的開端;
  • 最終實現自我救贖:按自己的喜好做事,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愛情而不彼此約束,她只是一步步地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擁有自我的人生才能成就最大的幸福。

基於瑪麗的故事,我會談談從她的經歷中總結到的、想到的,以及社會生活中的具體現狀,談談關於遇到婚姻危機的中年女性的幾點思考。

《我餘生的第一天》:她用100天證明了一個四十歲女人的鳳凰涅槃

圖1

01、開端:當她以為找到愛情時,幸福的幻想就開始破滅,在日常生活的瑣碎裡,她一點一點地失去了自我,葬送了愛情

正如“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所喻示的那樣,瑪麗和魯道夫來自不同的星球:

  • 魯道夫在一個搖滾對擔任主唱,只因為他相信報紙的報道,這樣能吸引女孩子;
  • 瑪麗喜歡音樂,特別是讓-雅克.高德曼的歌曲。

於是,他們相遇在一個共同點上,他帶著雄性的需求,她帶著愛的憧憬。然而這注定是一個交叉後漸行漸遠的結局,只是瑪麗已經被愛衝昏了頭腦,當她對他說“我永遠愛你”時,她已經踏入了愛情的坑,並且開始一點點地丟掉了自我。你看:瑪麗懷孕了,於是他向她求婚,她輟了學,他也丟掉了麥克風。此時,他們離開了唯一的交叉點,即將各行其道。

瑪麗總是幻想能去別的地方發現新的風光。而在她與魯道夫度過的二十年裡,她的假期模式都是固定的:每年的8月1日,他們裝上行李,開著休旅車,到達魯道夫的哥哥家,與他們一道度過無所事事的兩週。即便有一次,瑪麗抽獎獲得一張去墨西哥的機票,都沒能改變這樣的固定模式。她只能收集各地的旅遊DVD來取代旅遊的夢想。此時,她失去了一個旅遊的夢想,失去的夢想裡帶走了她的一部分自我。

瑪麗的雙胞胎女兒出生了,於是,魯道夫提出讓瑪麗全心全意照顧家庭。瑪麗心甘情願地接受了,她非常珍惜陪伴女兒成長的機會,因此她感到幸福,而且覺得幸運。但當女兒們上學後,她不喜歡日常生活的無聊,試圖尋找工作或復學完成中斷的學業。魯道夫卻不希望她這樣,千方百計地逼她屈服於他的想法:恭維她“你值得過上更好的生活”、怪罪她“你想把閨女們放到託管班嗎”、侮辱她“傻瓜,你連書都沒念完”,最後用每月給她打一筆錢掐斷了她工作的念想。此時,她失去了工作的機會,也斷了自己的翅膀,再也沒有起飛的慾望。

直到她的生活裡再也沒有了新奇的事物,一切都按部就班,提前活成了老年人的樣子,以致於她給他準備的生日驚喜,都成了固定的模式,亦如他們那年復一年一模一樣的假期。這卻又成了魯道夫打擊她、奚落她、厭煩她的理由,同時又成了他出軌的藉口。她活成了他要求的樣子,也活成了他厭惡的樣子,終究活成了她不喜歡的自己。猶如溫水煮青蛙一般,一點點地失去了自我,鑽進自己編織的愛的絲繭裡,打算默默地吞下自己釀成的苦酒,終此一生。此時,她已完全地迷失了自我,不願清醒。

有多少女人像瑪麗一樣,在男人塑造的家裡把自己的愛情送進了墳墓裡。當女人以為找到愛情時,幸福的幻想就開始破滅,在日常生活的瑣碎裡,她一點一點地失去了自我,也葬送了愛情。科學研究表明,戀愛中的人會犯傻,像瑪麗這樣,沒有能一開始就找到真愛,也很正常。人本身就是在犯錯中學會成長的。

02、轉變:一朝醒悟,她及時止步,斷然採取新的行動,換一種活法,迎接新人生的開端

當生活的真相被女兒們一語道破後,瑪麗清醒了,她睜開了雙眼去面對現實。她作出了自己的計劃並開始行動。此時,她的自我也甦醒了,就在她決定作出改變並實施行動那一剎那。她看到自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以及已經偏離少女夢想的人生軌跡,她打算找回丟失的自我,然後開始新的人生。這一次,瑪麗真的給了魯道夫一個意外的生日驚喜:她走了。

亦如當初的愛情,愛上他既奮不顧身,又毫不遲疑;一朝醒悟,她及時止步,斷然採取新的行動,從此換一種活法,迎接新人生的開端。

她離開了家,沒有帶手機,而且取消了手機套餐。林語堂曾說過,“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她只想不再為愛盲目,不曾想,換一種活法後,生活給了她無數的意外和驚喜。

《我餘生的第一天》:她用100天證明了一個四十歲女人的鳳凰涅槃

圖2

03、新生:瑪麗終於學會掌控自己的生活,迎來新生,她逐步證明了一個事實:擁有自我的人生才能成就最大的幸福

當瑪麗登上郵輪時,她那沉寂的心又活躍了,她感覺自己彷彿又回到了十五歲,彷彿剛剛從父母的桎梏中掙脫出來。進入屬於她的船艙,她完全自由了,帶上耳機,播放讓-雅克.高德曼的歌曲,把毛線放在膝上,微笑著打起毛衣來。她體會到了一種久違的感覺:自豪感。

在後來的旅程中,她穿自己喜歡的衣服,重新梳妝打扮,按自己喜歡的風格;在理髮店裡,理了自己喜歡的髮型;每到一個地方,她都盡情盡興地遊玩,品嚐美味;體驗潛水、與海豚親密接觸、蹦極跳崖;藉由讓-雅克.高德曼的歌曲為媒介,找到了真愛;與卡米耶和安娜的友情也日益深厚。隨著旅行的不斷展開,她不僅收穫了友情愛情,還找到了足以謀生的事業,編織獨具自我風格的毛衣,並擁有了自己的品牌,將興趣與事業合二為一。同時,經歷過愛情的失敗,她對待愛情有了更成熟更正確的觀念,既享受愛情,又不為愛情所縛。

當你想要尋找自我的時候,重點不在於尋找,而是用事實證明,如“黑天鵝之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說的那樣:“在真實生活的考試中,有人會給你一個答案,而你得靠自己去找出那個最佳問題。”瑪麗按自己的喜好做事,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愛情而不彼此約束,她只是一步步地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擁有自我的人生才能成就最大的幸福。

瑪麗的故事不能複製,生活本就是複雜多樣的,但是她的經歷,可以引起我們的思考,值得我們借鑑。正如書中所說:

生活本身就像是一場魔術表演。小時候我們只看到臺前的表演,真是神秘莫測,我們驚歎不已,提出各種問題,渴望懂得更多。然後,我們長大了,幕布漸漸被拉開,我們意識到裡面是有多麼複雜,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好看,有時候甚至會很醜陋,我們萬般失望,可是我們依然驚歎不已。

04、現實思考:對於女人來說,擁有自我是創建幸福家庭的基石;相反,一個家若容不下女人的自我,只會拉開不幸的序幕

  • 社會論題的警醒--“娜拉出走後會怎樣”

一百多年前,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為了尋找自主的人格,擺脫痛苦的婚姻家庭,毅然出走。她的出走不僅驚動了歐洲,也影響到了新運動文化時期的民國。1923年,魯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發表了《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講,認為“不是墮落,就是回來”,並拋出“婦女”如何擺脫玩偶之命運的疑問。時至今日,娜拉式的“籠中鳥”依然存在,出走的娜拉們,有像瑪麗一樣獲得重生的,也有依然落入舊路的,也有更不幸的。

  • 經濟獨立事業成功的女人,若沒有擁有自我同樣不幸福

在二十一世紀,與男人一樣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女人大有人在,事業既有成,經濟又獨立,卻在家裡活得憋屈而忍氣吞聲。身邊有位朋友與丈夫是大學同學,她家在北方,為了愛情,跟隨丈夫來了寧波。她頗有才華能力,做到了金融行業高管,他丈夫在一國企也是有模有樣,育有一兒一女。在外人眼裡,那是幸福美滿的一家子。事實上,她並不比原來的瑪麗幸福,已經讀大一的女兒勸她離婚,她卻因為深愛著丈夫而不願意,甚至當小三以跳水庫相逼時,她竟找朋友幫忙去救小三,怕事情鬧大影響丈夫的工作。她早已在愛情中失去了自我,即使她完全有獨立的能力,她也早已失去飛翔的翅膀。

  • 女人擁有自我是創建幸福家庭的基石,

女人要擁有自我,有不可或缺的三個條件:

思想上獨立、經濟上獨立(有謀生的技能)和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認為,自我實現過程意味著發展真實的自我,發現現有的或潛在的能力,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成為你自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外在的影響和壓力會使我們形成一個虛假的自我,只有內心足夠強大,才能擺脫虛假的自我,還自己一個真實的自我,才能享受到自我實現的歡愉。因此,對於女人來說,擁有自我是創建幸福家庭的基石,女人要擁有自我,有不可或缺的三個條件:思想上獨立、經濟上獨立(有謀生的技能)和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我餘生的第一天》:她用100天證明了一個四十歲女人的鳳凰涅槃

圖3


寫在最後

生活本就不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在生活中也不能做到事事完美,人都是在不斷地試錯和實踐中成長,在挫折和磨難中找到真實的自我,創造積極樂觀的幸福生活,擁有美滿的家庭。就像林清玄說的那樣,“一塵不染不是不再有塵埃,而是塵埃讓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