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教育孩子,請用“愛”填充Ta的底色

正文共:3153 字

預計閱讀時間:8 分鐘


今天給孩子講《不可思議的朋友》。這本書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讀,可是在給孩子講的過程中,我還是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淚。


《不可思議的朋友》|無論如何教育孩子,請用“愛”填充Ta的底色


《繪本之力》的作者河合隼雄說:繪本實在是神奇的東西,從0-100歲的人都能從中獲得樂趣。在和孩子讀了眾多圖畫書後,我也深刻地體會到:繪本不僅僅是為孩子寫的書,也是成年人追溯內心最好的載體。

這部作品,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切都源於作者田島徵彥與淡路島(故事中“我”生活的小島原型)小學校長小南廣之的相識,小南校長在淡路島長期推行讓殘疾兒童進入普通學校的教育理念。在小南校長等人的努力下,殘疾青年和普通人一同工作,成為島上日常的風景。作者在淡路島實地取材,歷經三年時間創作了這本繪本。

書中的主人公“小安”,他的原型是島上一位叫做治井一馬的年輕人,他在幼年被診斷為自閉症,大家都稱他為“小一”。書中“我”的原型是小一的好朋友小田陽介。從童年到成年,他們的友情持續了20年。小田這樣敘述他們的友情:“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知道小一有自閉症。我雖然覺得小一有奇怪的地方,但是對待他和對待別人沒有任何區別。”作者被小田的話深深感動,最終,他決定以普通孩子和殘疾人孩子一起成長為主題,創作出這個“不可思議”的友情故事。

這本自閉症題材的繪本,獲得了第20屆日本繪本大獎。在頒獎禮上,田島徵彥這樣說:這本書本身就是給予我的最高獎勵。

從書中,我感受到被“愛”滋養長大,而又懂得“愛”的孩子,他們的人生是多麼充盈美好。賈平凹先生在教育子女時,說:“我反對要去做什麼家,你首先做人,做普通的人。”而做人,必須懂得什麼是愛。因為只有愛,才會成為普通人成長中的鎧甲,讓我們不懼風雨,也更加珍惜生活。

《不可思議的朋友》|無論如何教育孩子,請用“愛”填充Ta的底色


1.我們生而不同,卻都會感受愛

故事中的“小安”是一個自閉症兒童。在日本和港臺地區,患自閉症的孩子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和普通人不一樣,就像是來自其他星球的人一樣。

自閉症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呢?

自閉症(英語:autism)為一種腦部因發育障礙所導致的疾病,其特徵是情緒表達困難、社交互動障礙、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有問題,以及日常上常見的,表現出限制的行為與重複的動作,明顯的特定興趣。不能進行正常的語言表達和社交活動,常做一些刻板和重複性的動作和行為。

如果不是《不可思議的朋友》,我們有可能會一直忽略這樣一群特殊的人。我記得大學做志願者的時候,去過一所特殊學校。這所學校和普通學校一樣,有著大大的橡膠操場,綠意盎然的花園,枝繁葉茂的大樹,以及一群會跑會跳的孩子。可是,當我們走進教室的時候,就會發現異樣。這裡的孩子有的流著口水,有的在尖叫,還有的安靜地坐著一句話也不說......我們一共有二十多人,班上的孩子也差不多有二十幾個。每一位志願者都隨機指定服務一名孩子。我面對的是一個留著口水、目光呆滯的孩子,我們無法用語言交流,我就教他摺紙。短暫相處後,我們要離開了。他不知道揮手告別,但是卻衝著我僵硬地笑了一下。

當時我差點流淚,雖然我們生而不同,但我們都是會感受到溫暖和愛的呀!

《不可思議的朋友》|無論如何教育孩子,請用“愛”填充Ta的底色

幸運的是,無論是小一,還是書中的小安,他們都是被愛包圍著長大的。

當小安做錯了事,同學們不會著急,而是會耐心地教他。

當小安大聲喊叫,大家會待在一旁,靜靜地等待他平靜下來。

小安就好像被大家包圍在中間,

無論是玩耍的時候,還是學習的時候,大家都在一起。

小安能感受到同學和老師的愛。所以他在看見內田花子老師流淚時,會大聲對她說:“內田花子老師,沒事了。內田花子老師,沒事了。”他也會對受了委屈的佑介說:“太田佑介,沒事了。太田佑介,沒事了。

《不可思議的朋友》|無論如何教育孩子,請用“愛”填充Ta的底色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我們都會說。但往往我們滿心是愛,一開口卻成為傷害。我們羞於表達感受到的愛。可是在來自星星的孩子這裡,他們有什麼就會表達什麼。


2.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

為什麼我們不會表達愛呢?我想很大部分的原因是教育的問題。夏丏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

這幾天訓練孩子如廁,真實地體會到教育孩子是一個難題。我們已經耐心地和孩子講了很多遍,不要憋尿,想尿尿就要大聲地說出來。還給他看了關於上廁所的繪本。但是他還是三番五次地尿褲子,把我氣得只能用扔書和玩具來嚇唬他。當他再一次尿褲子的時候,我深刻地意識到這種恐嚇行不通。孩子的爸爸和外婆就說:“打他一頓就好了。”

我極力反對這種做法,武力的制服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無數次。家長會感受到這種方式帶來的便利,就不會想採取其他的方法。孩子也會從中感受到暴力的力量,這無疑是給孩子做了一次印象深刻的示範。

我非常贊同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裡的觀點:

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標,是要讓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和他們的關係中體驗到更多的歡樂、和諧、合作、分擔責任、相互尊重和愛。我們往往表現得好像我們忘記了愛和歡樂是生活和與孩子相處的全部目的,並且發現我們依據恐懼、對孩子的評判、期望、指責、失望和憤怒來行事。然後,我們還奇怪為什麼會覺得生活如此痛苦。

教育孩子會如此痛苦就是因為一開始我們都想走捷徑。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吼一通就聽話了。可這卻違背了“愛和歡樂是生活和與孩子相處的全部目的”的原則。

我阻止了家人想要打孩子的行為,他們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得到了他們的贊同。孩子在我們的爭論中可能讀懂了什麼。當我再一次抱著他,耐心地教他什麼時候該提醒大人自己想要尿尿時,他點點頭,重複著我說的話。後來,孩子會大聲地喊著:“我要尿尿了。”再也沒有尿褲子的情況。

在教育孩子時,我們應該像小安的同學們那樣,不要著急,耐心地教,用愛包圍孩子,讓他在愛的滋養下成長。

《不可思議的朋友》|無論如何教育孩子,請用“愛”填充Ta的底色


3.付出愛,才能收穫愛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付出愛,才能收穫愛。

書中的佑介有一次遇到三個學生正在欺負小安,他毫不猶豫地衝了上去,跟他們打了起來。佑介把學生趕跑後,小安用他的大手緊緊地抱住我的肩膀,大聲說著:“

太田佑介,謝謝。太田佑介,謝謝。”這句話小安說了好多遍。

即使是自閉症的孩子,他們在感受到別人的愛和關心後,也會懂得說謝謝。在這幾聲“謝謝”中,我們也在收穫著愛和溫暖。

被譽為"自閉症之父"的作家蔡春豬,他的兒子兩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 ,他的文章《寫給兒子的一封信》,感情真摯,滿是一位父親對患有自閉症的兒子的無限愛憐,讓人讀來不禁潸然淚下。他說:

我對你曾經有很多期待和願望,這些期待和願望有的冠冕堂皇上得檯面,比方你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比方你當上省委書記;比方成為考古工作者;比方成為哪位部長的換帖兄弟,承包點工程......這些其實都是浮雲,算不得什麼,父母對你最大的期待和願望:你是一個快樂的人。這個願望說大就大,說小則小,但希望你能幫父母完成,我們也會盡力協助,但主要還是靠你自己。

現在喜禾已經長到八歲了,去年澎湃新聞採訪蔡春豬,問到喜禾的近況,他說:“都是老樣子,還是不會主動叫爸爸,就沒主動叫過爸爸,也不指望了。但是現在我回家,有時,我說的是有時,有時他聽到我回家的動靜,會主動給我開門。開完門就跑了。其實你們想問他對我的感情,我不覺得他沒有感情,就是表達的問題,呈現的問題,不一定說爸爸你回來了爸爸我愛你才是感情,我回來他無視我,我抱他他跑掉,其中也有感情,如果你能體會到的話。”

《不可思議的朋友》|無論如何教育孩子,請用“愛”填充Ta的底色

喜禾的畫 《我》八歲。圖出自蔡春豬的書《爸爸愛喜禾》

沒有哪個父母不為了孩子而竭盡全力。就像蔡春豬,作為來自星星的孩子的父親,為了走進孩子的星球,付出了比我們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雖然喜禾現在還不會喊“爸爸”,但是他已經懂得為爸爸開門。這位父親能感受到來自孩子的愛。他們無法用語言溝通,但是通過愛,他們的心可以連接。

每個孩子都應該認識這位“不可思議的朋友”,在繪本中體會愛與被愛的溫暖,也讓孩子們懂得去關愛別人,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無論如何教育孩子,要用“愛”填充他們的生命底色。被愛滋養長大的孩子,才能領略這個世界波光瀲灩的好,並以自己的好來成全它的更好。

《不可思議的朋友》|無論如何教育孩子,請用“愛”填充Ta的底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