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投資張洋:疫情之下如何高效與政府引導基金打交道

由融資中國、盛世投資、青桐學院強強聯手,由中國投資協會創投委支持,邀請專家、導師、資深一線基金創投人士共同打造的【搏“疫”】創投行業投融公益培訓計劃已正式線上啟動。

2月28日,第一期公開課上,盛世投資首席執行官、創始合夥人張洋以《疫情之下如何高效與政府引導基金打交道》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近日,財政部出臺了加強政府投資基金管理的通知。在提高財政出資效益、實行全面績效管理和退出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張洋表示,在越發嚴格的要求下,要與政府引導基金進行更高效的溝通,最關鍵的是做到“理解訴求,正視要求,建立信任”。

在分享中,張洋著重強調了如何理解政府引導基金,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從政府引導基金募資等核心要點。他表示,與政府引導基金打交道,最關鍵的是“讓政府感受到高效又不失控”。

核心提煉:

1、如何理解政府引導基金

2、基金管理人往往忽視的政府引導基金關注要點

3、理解訴求,正視要求,建立信任

4、疫情過後可能的機遇

2月21日,財政部新出臺了《關於加強政府投資基金管理提高財政出資效益的通知》。通知從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強化政府預算的約束、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及全面的績效管理和退出管理。這也對我們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募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如果想爭取政府引導基金出資,首先要做的是理解政府引導基金。

未來投資行業LP三大來源

很多國家級大基金,包括耳熟能詳的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國投先進製造業產業投資基金、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及最新成立的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這些基金的LP的構成基本上都是大型的投資人主體。

股權投資行業早年間是由美元基金作為核心投資人,隨著人民幣基金逐漸發展,中國資本市場在創業板和中小板開立,尤其是科創板開立以來,人民幣基金的興盛程度大大提升。但是早年間,很多的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的募集對象多是靠高淨值個人。隨著私募股權市場的不斷髮展,國家級基金這樣千億級別大基金的資金來源,不能夠再依靠個人。從2014年“撥改投”起,政府的財政資金逐步充當了長期資金的來源,後逐漸過渡到了以國有企業和財政資金並行的局面。

尤其在疫情之下,經濟預期承壓,財政資金和國有企業資金更加雙頭並進,成為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主要的資金來源。曾經,銀行的表外資金和金融機構是行業的主要出資來源。以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為例,相信未來有中國特色的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的主要LP構成應該是財政、國企和金融機構。

站在政府視角理解功能性訴求

想要爭取到政府引導基金,很重要的一點是,從誰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

我們發現,很多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在和政府引導基金溝通的時候,並沒有從政府引導基金的角度來“看世界”,忽視了政府引導基金的實際需求。

財政屬性的政府引導基金,所有的錢本質上是老百姓的納稅貢獻。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政府引導基金一定具備社會化的屬性,這是有中國特色的股權投資基金和母基金的現狀。我們認為,在當前形勢下,一

個優秀的政府引導基金應該是兼具財務回報、資產配置和它的相應社會化屬性功能的結合體。

無論是財政屬性的資金、國企資金,還是金融屬性的資金,其訴求和國外長期股權投資資金的LP是有所不同的。國外主要是以社保養老金為核心,以長期資產回報與其風險的匹配為核心原則。中國的母基金和政府引導基金在以配置型資金的理論體系為底色之上,還有功能性屬性的追求。對政府引導基金而言,首要要求就是引入資本和發展產業,另外還要求資金安全以及過程的合法合規等。

既然政府和國企有大量資金,那就投其所好,拼命迎合就萬事大吉了嗎?其實不然。一味的迎合是沒有用的,主要還是要做好自己。在自己的認知框架的基礎上,與政府引導基金打交道,反而能贏得對方的尊重和理解。我們一貫相信專業的力量,相信技術的力量,相信市場的力量。基金管理人應該發揮出自己的專業能力,讓服務對象刮目相看,並且在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尋求政府引導基金配置屬性和功能屬性的平衡點。

關注產業、合規和政策

基金管理人和政府引導基金打交道的時候,上述三點值得大家重點參考:

第一,關注產業,要真正契合當地支持的產業方向、沿產業鏈佈局以及有項目能落地。

任何一個有功能性屬性訴求的政府引導基金,都要求為當地經濟做貢獻。最立竿見影的,就是把增量的企業招引到當地。這就需要投資管理人在和政府引導基金打交道的時候下一點工夫,除了常規事項,還要研究所申請的當地政府引導基金支持的產業方向、上下游規上企業是哪些等,上下游產業鏈上的項目如果落地可能會碰到什麼難點等,進一步提出作為投資管理人的可行性方案和建議。

第二,關注合規。這一點通常會被管理人所忽視的。政府是最講究流程和遵循相關規章制度的。

如果要想高效的和政府引導基金打交道,就要納入對方的約束機制。除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平衡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過程合規。

所以,制度的完備性、運作的規範性、信批的及時性很重要。包括基金管理人寫材料,儘量按照政府的公文行文習慣來寫。

常見合規性問題中,需要尤為注意的四點是:關注協會披露,關注資金合規,關注基金治理及關注標的監控。

第三,關注政策。到地方申請政府引導基金,網上的信息都是非常公開的,要提前“吃透”當地的政府引導基金的相關政策規定和管理辦法。如果有相關的管理辦法,在提出申請的時候要做自我評判,瞭解自己的優劣勢所在,一定要把劣勢說清楚,把優勢要說足。有些地方不僅有政府引導基金的相關管理辦法,還有評價辦法,那我們更要先做自我評判,看看在將來很長時間的管理過程中,可不可以達到這些要求。

歸根結底,讓政府覺得把錢交給機構來管理,既高效又不失控。

疫情下的機遇

疫情給投資行業帶來了很多影響。疫情過後,我們可能會遇到哪些機遇呢?我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主要有四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國資合作。用基金投資進行產業佈局,配合國有資產的有效流動,服務國資“管資本”。我們要一手與政府引導基金打交道,另一手也要跟國資來進行廣泛的互動合作。

第二,二手份額基金。二手份額基金可以提升基金份額資產流動性,以更低成本獲取更優資產。去年年底,我們和上海實業聯手,設立了二手份額母基金。我們願意為股權投資行業注入流動性,為大家創造很好的退出機會。

第三,項目制基金。以區域產業導入為核心,結合政府與產業方資金,利用專項基金支持項目落地。滿足政府引導基金對招商引資的訴求,同時發揮管理人對項目判斷和未來發展區域判斷的專業能力。

第四,上市公司資本運作。錨定資產,以基金為工具,服務不同類型的買方與賣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