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作文考试备考策略

1、应对综合写作测试(Reding/Listeing and Writing)的策略

考生在考试时,必须要先弄清楚这部分的考题的实质:这部分的考题

并非要求考生表达自我观点,而是要求考生根据所读所的回答问题。同时,考生也不应完全照搬阅读文章以及讲话录音中的措辞,否则会判零分。为了获得高分,考生必须能够清晰并准确地根据题目要求转述讲话录音中的内容。于是,对考生来讲这部分的成绩取决于以下几种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2)听力、记忆力;

3)笔记能力;

4)转述能力。

首先,考生要有良好的阅读能力

这部分测试中的阅读文章本身肯定不会像阅读考试中的文章那样行文生涩,生词连篇。因此,考生稍加锻炼,就应该能够迅速地总结出这种文章的结构。这类文章的基本结构可以以如下方式表示:


托福作文考试备考策略

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文章显示在屏幕上,考生不能直接在文章上做记号。但是考生可以在空白草纸上记笔记。考生应该把上面的结构当作模板牢记于心,在3分钟的阅读时间里,不仅读完文章还要迅速地做出简要的笔记,以便作为辅助,为听清、听懂随后的讲话录音做准备。

第二,考生不仅要做到听得清、听得懂,还必须做到记得住。与阅读文章一样,这部分测试中的讲话录音必须不会充斥着生词,并且少数可能出现的专有名词在阅读文章中也已经见过。所以,考生在听力准备的过程中稍加努力,在这一部分听得清、听得懂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而关键在于考生能否记得住

尽管在听的过程中考生依然可以记笔记——然而对于很多考生来讲,用英文记笔记可能甚至是第一次,因此在这部分考生依然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解决的方法是首先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建议考生找一些老托福考试的听力Part C部分的录音,反复跟读并且背诵整篇。由于托福听力中朗读的语音语调都比较特殊,建议考生花费相当的时间的时间去彻底熟悉其读音、语调、语气。一般来讲,只要连续背上5篇左右,考生的英文记忆力就会有相当大的提高。由于实际考试当中,这部分的讲话录音难度大大低于听力测试部分,因此,经过这样的练习并以这样的英文记忆力基础,考生应付托福作文的综合写作测试部分已经有了足够的高分保证。

第三,考生应该通过平时的积累,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使用的速记方法。作为非母语使用者,考生很难仅凭大脑的记忆就能够妥善地处理并分析读和听的信息。因此,记笔记能力在综合写作测试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最简单最有效 的两个建议分别是:

1)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尽量多使用缩写,而不必一定把听到的词句完整地写下来;

2)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妨可以使用符号表示,例如,“=”(等于/对等)、“≈”(约等于/想象/类似)、“≠”(不同)、“>”(优于)、“

另外,考生在读完阅读文章之后所听到讲话录音中的内容必须是以下两种情况之一:

1)进一步支持阅读文章中的结论,指出另外一些支持理由或例子;

2)反驳阅读文章中的结论,并提出反对理由和例子。

所以,考生可以把前面提到的阅读笔记模板扩展成以下格式,并谙熟于心。


托福作文考试备考策略

最后 ,考生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转述能力。满分评分标准强调考生应该能够提取讲话录音中重要的信息,然而,由于篇幅所限(整个讲话录音也就150秒不到),所以,只要把讲话中提到的两三个理由全部提及就可以了。于是,对考生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转述能力。为了获得有效成绩,综合写作测试中考生最不应该犯的错误就是原封不动地摘抄录文章或者讲话中的原句。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考题中用的是“because”那么答卷中就替换成“in that”;再比如:“better than→worse than"、“includes→comprises”、"for example,...→a good example is that ..."等等。当然考生还可以平时经常做一些句型转换练习,比如:

  • 普通句式←→强调句式
  • 普通句式←→倒闭句式
  • 简单句←→并列句
  • 定语从句←→定语成分
  • 状语从句←→状语成分
  • 主动句式←→被动句式

2)应对独立写作测试(Independent Task)的策略

独立写作测试部分是中国考生相对比较熟悉的部分,因此也是中国考生最应该重视的部分。按照新托福的评分机制,考生在托福作文两部分测试所获得的成绩还要次加起来除二得到一个分值。这个分值叫原始分数(raw score).而这个原始分数要经过下表的换算得到最终成绩(scaled score)。根据上一章中的分析,如果一个考生在部分获得了满分5分,那么即便在综合写作测试中的得分只有3分,最终的平均成绩也是4分;折算成scaled score就是25分,已经处于87.%的百分比等级——相当具备竞争力的成绩。

为了提高独立写作测试部分的成绩,最佳的策略只有十六个字:一切皆可能提前准备,不能依赖临场发挥。所以建议考生:

1)尽早熟悉题库;

2)平时注意积累恰当合理的例子以及理由;

3)多写多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