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1500萬資金助力“科技抗疫”

石景山1500萬資金助力“科技抗疫”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石景山區獲悉,該區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拿出1500萬首批專項資金用於支持區內“科技抗疫”企業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已有14個科技項目獲得立項支持。專項資金的投入,成為區內科技企業參與抗疫的“主心骨”,為參與“科技抗疫”的企業提供堅實後盾。

落實1500萬專項資金

為企業注入信心和動力

為加快科技引領、推動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去年12月和今年2月,石景山區分別發佈了《石景山區促進應用場景建設加快創新發展的支持辦法》28條措施(即“科創28條”)和《石景山區關於共同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暫行)》(即“石惠”十五條)。其中,“科創28條” 聚焦創新主體、創新人才和創新生態,自2020年起將設立每年5000萬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支持培育創新主體、支持應用場景建設、引育創新人才、優化創新生態。

4月9日,石景山通過直播方式召開“科技抗疫”項目線上發佈會,充分展示科技成果在抗擊疫情和助力復工復產發揮的作用,搭建新技術、新產品和應用場景需求方之間的精準服務平臺。石景山區科委主任郝顯軍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石景山區科技企業快速研發了智能機器人、紅外測溫監控、AI輔助診療、疫情監測分析系統和危廢處置等新技術新產品,率先應用到疫情防控一線,為戰“疫”貢獻科技力量。

石景山區首批1500萬“科技抗疫”專項資金的落地落實,將在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切實為參與“科技抗疫”企業注入信心和動力,讓新技術新產品在疫情防控實踐中快速推廣應用,為打贏疫情防控戰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企業獲得200萬元支持

在強有力的政策引領和支持下,石景山區“科技抗疫”成果喜人。其中,獵戶星空快速研發人工智能機器人產品——遞送疫情防控機器人、導診問診醫療服務機器人、紅外測溫機器人等產品服務抗疫一線。應用於醫療場景,提供標本遞送、化驗單遞送、藥品遞送、醫療廢料運輸、導診、疫情宣導等醫療服務。

目前,獵戶星空機器人已覆蓋首鋼醫院、石景山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鄭州岐伯山醫院、北京小湯山醫院、北京佑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北京海淀醫院、青島海慈醫院等。石景山區委區政府、區科委還協助對接獵戶星空的智能服務機器人進駐石景山區醫院、首鋼醫院以及聯科醫院,減輕了一線人員的工作量,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同時,該區還給予獵戶星空智能遞送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及應用200萬元科技項目支持。

此外,電科雲公司與國家衛健委聯合開發密切接觸者測量儀、全國一網通行系統服務全國查詢近4億人次;澎思賽博智能無感人體測溫機器人在樓宇、社區和地鐵等場景實現應用;瘋景科技“叮零”智能視頻門鈴在區內多個街道應用於社區防控等。

70餘項新技術新產品

應用到疫情防控一線

根據初步統計,石景山區50餘家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石景山區在智能機器人、紅外測溫監控、AI輔助診療、疫情監測、分析與發佈、大數據信息化研發服務、危廢處置及環境監測等領域形成了70餘項新技術新產品,率先應用到疫情防控第一線,以實際行動助力這次疫情阻擊戰。

下一步,石景山區將進一步加大政策組合拳的落實和服務力度,繼續圍繞防疫抗疫、復工復產等,加強精準服務供給。同時加強研究後疫情時代產業發展趨勢,瞭解企業發展需求,加大對新業態的支持力度,推動城市管理、政府服務、教育醫療等領域開放應用場景,加大對區內企業抗疫過程中好技術好產品的推廣力度,進一步強化打通應用場景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