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是怎么倒下的?

四面楚歌话汇源


汇源是怎么倒下的?

去年9月,张振新在英国突然死亡,这位是先锋集团掌门人,涉及先锋系一摊子金融业务。掌门人意外身亡,很快的,先锋旗下多个金融平台开始清盘。有消息称,汇源从先锋系的借款达到20亿。这个金额未经证实。但是在去年9月份,先锋系的金融工场透露了汇源400万元的违约,而汇源旗下四家公司选择以汇源果汁等饮料产品抵债。

2013年4月,汇源和先锋合资在香港开设汇源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随后7月,注册成立了北京汇源先锋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汇源集团和先锋系子公司之间交叉任职,交叉持股。汇源一方面作为股东投入资金给先锋系旗下,另一方面又从先锋系取得贷款资金。由于股权结构比较复杂,对于汇源欠了20亿还是36亿,依然至今没有定论。

屋漏,就不要怪连夜雨。招商银行在2019年9月20日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扣押、冻结被申请人德源资本持有的股权、银行等共计41.03亿元的财产,而德源资本背后的有权代表人,正是知名果汁品牌“汇源集团”的创始人朱新礼。12月2日,朱新礼被限制消费。而在最近几年,朱新礼有被法院强制执行6次,5次限高,1次失信。而在港交所,汇源也面临退市,如果在2020年1月31日前,汇源果汁未能完成复牌条件,将被启动退市程序。在2018年4月汇源就因为42.82亿元的违规贷款在港股停牌,而至今,事件还未平息,而退市最后期限,似乎并没有剩下几天。

汇源是怎样陷入困境的?


汇源是怎么倒下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故事要追溯到2008年,2008年9月18日,可口可乐公司向商务部递交了申报材料。这被认为可口可乐对中国民族品牌的收购,2009年3月商务部没有通过垄断调查。在可口可乐收购之前,汇源朱新礼已经开始腾挪产业链条向上游进发。

汇源的特长是压缩果汁,而可口可乐的特长是渠道。可口可乐虽然有美汁源,但是在纯果汁领域依然缺乏强有力的产品。朱新礼理所当然的开始建设上游压缩果汁的生产线,增加产能。可以想象,一旦投入可口可乐的怀抱,量是巨大的。

一切非常戏剧性,没有成功就导致了汇源两头面临压力。销售端,由于营销上短暂的脱节,再也无法赶上饮料行业风口。饮料行业本来就是竞争激励的行业。汇源即使在果汁市场的份额也从5%,一路腰斩。而在上游大量的产能成为汇源沉重的保护。资产这个东西买来的时候是值钱的,但是清理资产,往往就没那么值钱。

中国企业最近几年都一样,主业不好,搞P2P,我们这里很多家企业都是这种路径。然而,2019年之后,P2P进入整体清算阶段。

汇源带给我们的思考!

在竞争充分的饮料行业,要不要去反垄断?很显然,反垄断最好是针对科技行业,而对于充分竞争的饮料行业大可不必。中国也并不是没有新的饮料品牌,比如农夫山泉就发展迅速。香港的维他国际最近几年依托电商崛起也很快。


汇源是怎么倒下的?

主业不好,金融创新是不是出路?金融永远是双刃的,搞不好产品,那么一切都是零。一家企业本质上是产品决定的。P2P,区块链,玩概念,是饮鸩止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