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道理:董存瑞、喬峰、聶榮臻

我們都熟悉這樣的句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 通過故事來講道理,這是小朋友都能接受的方式,也是全人類都熟悉的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講三個故事,分別是關於董存瑞、喬峰、聶榮臻的。

董存瑞

1955年1月1日,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故事片《董存瑞》在全國上映,獲得了熱烈的反響。大家紛紛反應,人物塑造立體、豐滿,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麼,到底是怎麼個“立體、豐滿”法呢?看看其中一個片段就知道了。

故事中的道理:董存瑞、喬峰、聶榮臻

這個片段在電影的一小時多一點左右出現。當時董存瑞還是普通戰士,班長帶領大家駐守陣地,但敵人並沒有攻打董存瑞他們的陣地,而是集中力量攻打七連的陣地。眼看七連漸漸頂不住了,董存瑞幾次請戰,要求主動出擊,都被班長拒絕了:

班長的主張是:

上級給我們的任務是堅守前哨陣地,上級沒有下達指令,我們絕對不能擅自出擊。

班長的“跟班”也有意見:

董存瑞,都知道你最近仗打得不錯,黨小組還在討論你入黨的問題,在這個節骨眼上,帶頭不服從命令,考慮考慮,別影響自己入黨……

但是,董存瑞只有一個想法:

革命戰士不能見死不救,眼看著整個戰鬥失敗。

雙方爭執不下,忽然一發炮彈打來,班長負傷了。董存瑞抓住戰機,帶領戰友躍出戰壕,從敵人側後方出擊,把進攻七連的敵人打退了。

戰爭結束後,連長找來董存瑞和班長談話。班長的要求是:一定要給董存瑞一點厲害看看,無組織無紀律,不服從上級指示,他們絕對不應該主動出擊……

故事中的道理:董存瑞、喬峰、聶榮臻

聽到這裡,連長直接打斷班長的話:“如果是這樣,那你就應該挨第二炮”。然後他補充說:

董存瑞同志,由於你們自覺的、主動的抓住了戰機的有力行動,鞏固了七連的陣地,加速了全團的戰鬥勝利,徹底殲滅了敵人,團首長命令,給你們立功……

如今,65年過去了。如果還有人說“向軍隊學習,以無條件服從命令為紀律”,他或許應該去重溫紅色經典電影《董存瑞》。如果還有人置大局於不顧,死板機械,並且拿出“我都受傷了”為自己辯護,他或許也應該得到一句“如果是這樣,那你就應該挨第二炮。”

喬峰

喬峰是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面的主人公,也是人民群眾喜歡的大俠形象,儘管最後,他落得悲劇的結局。

故事中的道理:董存瑞、喬峰、聶榮臻

如果我們仔細看看喬峰的命運轉折就會發現,他之所以落得悲劇的結局,並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而是因為他的身份暴露。

之前,他是江湖上響噹噹的大俠,人人仰慕的英雄,“北喬峰,南慕容”的名號無人不知,大家都以能結交他為榮。然而一旦身份揭曉,他竟然不是漢人,而是契丹人,本名並非“喬峰”,而是“蕭峰”,群雄對他的態度則大大不同。即便是他曾經為之嘔心瀝血的丐幫,幫中群豪一旦得知喬峰是契丹人,就將他逐出丐幫,利刃相向。

儘管最後經由阿紫報信,丐幫長老潛入遼都探明情況,發出江湖令就出喬峰,理由仍然是“大夥兒受了奸人煽惑,說幫主是契丹胡狗,真是該死至極”。換句話說,不管你之前做過什麼,也不管對你有多少交情,多少信任,只因為你的身份不同,就足夠認定你該死。當年的雁門關外,哪怕只是草上飛,也有底氣喊上兩句“契丹狗,人人得而誅之”。

故事中的道理:董存瑞、喬峰、聶榮臻

《天龍八部》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年間,距今約有一千年。一千年後,世界進步了嗎?我沒法判斷。比如,最近關於美國公司吉利德(Gilead)的爭論。

我相信,一定有許多人是最近才知道有這家公司的。但是這並不妨礙大家“認定”這家公司,比如一種典型的意見就是:不管這家公司做什麼、做過什麼、怎麼做的,只要它是美國公司,就一定包藏禍心。所以,吉利德不是“未來肯定要敲我們的竹槓”,就是“現在趁人之危,拿中國人做免費試驗”。

這認定如此堅定,這態度如此決絕,看起來應該經過了仔細的瞭解和考證。但是細問才會發現,其中許多人根本不知道,知道了也很難解釋下面的事實:

傳統醫藥公司多年來始終不願意為了發展中國家和貧困國家的患者而降低價格。但吉利德從中總結出經驗,自2003年開始在不發達國家推行低價銷售策略。這種辦法一開始並不成功,隨後受到越來越多不發達地區患者的歡迎,大型藥企最後也不得不降價應對。


在埃及,丙肝神藥Sovaldi每瓶只賣300美元。針對中國龐大的丙肝病患群體,吉列德的藥品定價明顯低於美國。去年,吉利德在參與一次藥品談判時直接降價85%,從而成功入局。丙肝藥物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丙通沙)、治療HIV-1感染的藥物艾考恩丙替片(捷扶康)的定價只有美國的15%。乙肝新藥丙酚替諾福韋片(韋立德)2018年12月在中國上市時的定價為1180元,大概只相當於美國價格的20%。

別誤會,我的意思不是“吉利德是天使”。我的意思是,一個理性的成年人,思考必須以事實為基礎,以邏輯為引導。僅僅因為“這是美國公司”就認定“它必然包藏禍心”,是不是有點像一千年前雁門關外對喬峰高喊“契丹狗,人人得而誅之”的草上飛。

沒錯,外族人並非全是天使,有喬峰這樣的大英雄,也有金輪法王這樣的大惡棍。但是仔細想想,自己族類中難道就都是好人嗎?仍然以《天龍八部》為例,康敏、段延慶、丁春秋、全冠清,哪一個不是如假包換的壞人呢?如此想來,不瞭解具體的個人,單純以族類認定好人壞人,一千年前的標準是不是該改改了?

確實也應該改改了。針對吉利德專利事件,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在接受《財新》雜誌採訪時指出,“疫情防控上,協調引進海外藥物,更多需要爭取國際合作和互信”。另一方面,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在前兩天也指出,當務之急是“加強合作”,而不是忙著“發論文、搞專利”。

當然,有些人堅信“國家利益面前無是非,沒有超越國家利益的感情”,即便有也是“下大棋”。那麼,請看下一個故事。

聶榮臻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下面的照片。但是,上了年紀的日本人大多記得這張照片和它背後的故事。

故事中的道理:董存瑞、喬峰、聶榮臻

故事中的道理:董存瑞、喬峰、聶榮臻

1940年,八路軍發動了規模龐大的百團大戰。戰鬥結束後,井陘煤礦日籍站長加藤清利夫婦在戰鬥中死亡,只留下6歲的加藤美惠子和尚在吃奶的加藤琉美子,被八路軍戰士收養。

聶榮臻元帥聽說此事後,命令將兩個孩子送到晉察冀軍區指揮部,細心照顧。姐妹二人在聶榮臻元帥照顧下逐漸穩定,加藤美惠子也慢慢熟悉了聶榮臻元帥,把他當作父親一般,天天跟在身後。

後來戰事激烈,聶榮臻無法繼續撫養,便把加藤美惠子和妹妹護送到石家莊日本軍營,並且親自寫了一封信,說明孩子的來歷。

40年後的1980年,中日關係日漸密切。這時,一篇《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的文章,引發了中日兩國的轟動。日本友好人士經過仔細尋找,終於在九州找到了加藤美惠子。得知此事的許多日本人對聶榮臻元帥無比尊重,稱他為“活菩薩”。加藤美惠子也多次訪華,成為中日友好交流的見證者。

故事中的道理:董存瑞、喬峰、聶榮臻

按照如今許多人的邏輯,人的感情是不能超越民族、國家利益而存在的,所以聶榮臻元帥當年所作所為,一定是經過了精心的設計,是在“下大棋”,其中的奧妙“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也難怪,能預料到40年之後,“大局觀”非一般人所能比擬。

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聶榮臻單純出於人類共通的樸素感情,挽救和撫養了兩個日本小姑娘,根本沒有想過未來小姑娘會來報恩,也不圖自己會被日本民眾稱為“活菩薩”,更沒有料到四十年後會成就中日友誼的一段佳話?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