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導語:每當新春來臨之際,許多人最為期待的莫過於桃花盛開,儘管桃花本身並不如何豔麗,但是這並不影響人們對於桃花的喜愛。

尤其是我國古代的時候,人們對於桃花似乎有著一種天然的異樣情感。從繪畫到小說再到詩詞意象,桃花的身影幾乎充滿了古代整個文化界,幾乎就是古代文化界最為矚目的事物之一。

基於桃花本身,古代文人創造出了桃花意象。這種意象在許多方面得到了運用,並且其蘊含了許多美好的意願。所謂物極必反,原本全是美好意蘊的桃花意象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從這許多美好意蘊之中出現了一些負面的含義,由此拉來了桃花意象內在寓意的兩極化。同時桃花還出現了從文學意象變為愛情與婚姻的代表的情況,這值得人們深思。

一、桃花意象中對美好事物的表達

1、對於女性的讚美

對於女性的美麗,很多人都會用粉面桃花 、面若桃花、桃花玉面、人面桃花等等一些詞彙來形容,很顯然,桃花與女性必然存在著某種天然的聯繫。自然界中的桃花單朵並不起眼,它沒有牡丹等一些花卉那樣美麗。論顏色,一朵桃花也不及許多花卉那般豔麗,就連香味也不及許多花卉那樣芬芳。

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古代女性

可見,一朵桃花在眾多花卉之中是不起眼的,是沒有優勢的,用它來表達對女性美麗的讚美似乎不合適。然而,桃花卻並不是像許多花卉那樣一枝獨秀,當人們站在桃花樹下時,那滿樹的桃花盛開,帶給人們的又是另外一番感受。並且用桃花作為意象來表達對女性美麗的讚美,其還有著許多花卉無法比擬的優勢。

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桃花

女性臉蛋微紅之時,其臉上的顏色與桃花花瓣的顏色非常接近,尤其是古代女性臉上的妝容偏淡雅,這就更為接近了。而其香味並不濃郁,香而不膩,其實與女性美麗百看不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桃花意象形成之初,其內在的寓意就僅僅是對於女性的讚美,偶爾也成為女性的代表。

2、對於世外桃源的嚮往

說到桃源,就不得不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一個充滿著烏托邦氛圍的存在。在《桃花源記》之中,前面一部分文字著重描寫了桃花源前,漫山遍野的桃花,一開始就讓人倍感輕鬆。而武陵人發現桃花源也似乎是出於桃花的指引,正是因為如此,古代許多的文人便創造出了桃源意象。

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桃花源記》插圖

在古代,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出於動亂年代的,所謂萬世太平幾乎存在於傳說之中。官場上的爾虞我詐讓得文人對於自己的前途也感覺到渺茫,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認知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被擊潰了。讀書可以豐富和一定程度改變生活,但是不一定徹底改變命運,許多文人在經歷了官場失意之後明白了這一點。

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桃花源記》

對於殘酷現實感覺到失望的他們,就想要尋找到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桃花源中沒有勾心鬥角,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這正是許多退隱文人心中嚮往的聖地。所以他們在桃花意象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桃源意象,接此表達自己對於如桃源那樣世外之地的嚮往與崇敬。所以,桃花意象之中變出現了對於桃源嚮往的寓意。

二、帶有負面含義的桃花意象

1、由女子引發的負面含義

在很多時候,桃花意象一直都是古代文人筆下的常用意象,比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在許多的古代文人心中,桃花意象是對世間美好事物的表達,其內在寓意是美好的。然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桃花意象之中卻出現了許多的負面含義。

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陶淵明

由於本身桃花意象就有形容女性美貌的含義在裡面,所以桃花常常被人們用來代指女性,所以很多用桃花形容女性的詞彙也就出現了。這本無可厚非,只不過隨著隱喻文化的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桃花越來越偏向於從事某些職業的女性,甚至曾經一度成為了古代青樓行業的代名詞。

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很多時候都讓人感到驚奇,由讚美女性到專指青樓,桃花意象內在含義可以說直接是出現了天南地北的兩極化現象。

而引發這一變化的原因的最初因素居然就是女性,因為桃花經常被用來指代女性,而青樓又與女性有關,所以桃花意象便有了這層含義,並且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極為盛行。

2、對厭世情緒的表達

桃花意象出現負面含義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如果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桃花意象出現負面含義是桃花意象兩極化的開始,那麼在之後基於桃源意象出現的厭世情緒則是這種兩極化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桃源意象分屬於桃花意象,是桃花意象的一個分支

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古代文人

上面說過文人們看破官場的爾虞我詐,企圖追求心中的伊甸園,所以對於陶淵明筆下描繪的桃花源非常向往。他們想要過上桃花源式的生活,然而現實哪裡會有這樣烏托邦式的存在。在現實無法找到這樣的存在之後,文人們以桃源為意象,從而表達自己想要歸隱田園的願望,桃源意象由此誕生。

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古人嚮往的田園生活

然而,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不斷,飽受戰爭的人們對於世俗產生了懷疑。儒家構建的君臣體制被打破,讓他們對於自己的信仰產生懷疑,喪失了自己信仰的人們產生了一種深刻的厭世情緒。而這種情緒就通過桃源意象表達出來,由此原本是嚮往美好的桃源意象就成為了表達人們厭世情緒的對象。

三、代表現實中愛情與婚姻的桃花意象

1、代表愛情

無論是在現代肥皂劇還是在戀愛動漫之中,對於許多受到女性歡迎的人,人們都喜歡稱他們為桃花運旺盛。就算是算命,算命先生也喜歡將愛情方面的事稱為桃花運。桃花似乎成了愛情象徵,並且在許多領域得到運用。尤其是在古代許多愛情小說之中,對於桃花意象的運用非常的頻繁。

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桃花

在很多的小說之中最為喜歡將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描繪為桃花的盛開與衰敗,以桃花的興衰來反映他們愛情的興衰。特別是桃花意象之中有著對女性美麗的讚美,而且許多人都將桃花視為女性。由此,古人進一步引申出桃花意象中的愛情含義。

原本古人圍繞著女性就容易往其他一些方面聯想,否則桃花意象也不會出現負面含義的。所以桃花意象之中與女性扯上關係,其成為了愛情的代表也就不足為奇了,想必大家對於人們為何什麼會把女人緣好稱為桃花運也應該有了答案了。

2、代表婚姻

男女愛情發展更進一步就是婚姻,雖然人們常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我更願意認為愛情是開花,婚姻是結果。縱然最後結出的果子酸甜各異,但是這也算是對於自己愛情的一個交代。古代對於婚姻是非常看重的,不僅是因為在男權社會之中,女性婚姻要極為慎重,而且婚姻也是許多人或者家族獲得利益的一部分,所以婚姻在古人看來是無比重要的。

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古代婚姻

因為婚姻如此重要,所以從桃花代表愛情開始,古人就在考慮要不要將桃花意象運用於婚姻之中。很快古人就在《詩經》之中找到了答案,其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的記載將那個時代婚取習俗與桃花結合起來,可見古人已經將桃花與婚姻聯繫起來了,因此,桃花意象在古代不僅代表了愛情,也代表了婚姻。

四、桃花意象成為現實中愛情與婚姻代表的原因

1、古人對於桃花顏色的鐘愛

對於古人來說,紅色在很多時候都是吉祥的代表。在置辦許多喜事的時候,時常會用到紅色。尤其是在結婚之時,更是將家中內外都用紅色來裝飾。可以說紅色是古人最為喜愛的顏色之一,對於還有這種顏色的事物古人也會莫名喜歡,這也是許多紅色花卉受到古人喜歡的一個原因之一。

今日桃花別樣紅,古代桃花意象在發展過程中的兩極分化

桃花

桃花顏色雖然不是大紅色,但是這種粉色卻極為難得,並且這種顏色與女性的膚色(尤其是害羞時候)的膚色相近,所以古人對於桃花顏色是非常欣賞的。久而久之,古人就對於桃花的顏色形成了一種鍾愛,而這種鍾愛就讓得人們將擁有紅色的桃花當做了愛情與婚姻的代表

2、桃花意象中美好含義的影響

無論是對於愛情還是婚姻,儘管很多時候其中摻雜了陰謀與算計,但是古人還是對兩者還是非常向往的,並且在潛意識中認為其是美好的。所以對於愛情與婚姻很多人都是讚美的,用來形容愛情與婚姻的對象也必然有著美好的含義。

桃花意象本就有著美好含義在其中,這正好符合了古人對於愛情與婚姻的看法。並且桃花開後便是結果,這更加讓古人感覺與婚姻之後生子相契合。加上用桃花代表愛情也取得了成功,所以桃花在這種種的因素影響之下就成為了古人愛情的代表。

結語:作為一種詩詞意象,桃花意象絕對是古代許多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並且在早期便成了許多美好事物的象徵。然而由於局勢的變化,以及桃花意象本身含義的問題,古代桃花意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許多的負面含義。不過這並不影響桃花意象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其最好的證明就是其成為了愛情與婚姻的代表,不經意在文化之上得到了運用,在現實生活之中也得到了非常好的運用。

參考文獻:

《中國文化史》

《世有桃花》

《中國古代文學桃花題材與意象研究》

《中國古典意象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