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柳之鄉尋古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的筆下,柳樹彷彿是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陸游的筆下,柳樹則表達了人生變化發展的某種規律性,令人回味無窮。


在古人的眼中,柳樹可以擬人化,可以哲理化,在赤峰兒女的眼中,柳樹可以是蒙古各豪傑暢所欲言的聖地,也可以是燕歸巢、鵲報春之意。可以說柳樹與赤峰、與昭烏達有著不解之緣。


百柳之鄉尋古柳

赤峰地區最古老的旱柳——白音套海旱柳古樹,“百柳之鄉”的標誌物。


赤峰市是由昭烏達盟沿襲而來的。


“昭烏達”即蒙古語,“昭”意為“百(數詞)”,“烏達”意為“柳樹”,合意為“百柳”,而“昭烏達盟”則是內札薩克11個旗在一處柳樹茂密的地方會盟,商討要事。因此,赤峰又被稱為“百柳之鄉”。


自1983年10月10日,撤銷昭烏達盟建制,設立赤峰市(地級)後,嚴格說來,“昭烏達”已經不是赤峰的地名了,但是說起西拉沐淪與老哈河的兩河流域的歷史,又無論如何都離不開“昭烏達”這個因三百多年前的一次會盟而留給赤峰的名字。


百柳之鄉尋古柳

赤峰地區最大的旱柳——大吉恆地旱柳,位於敖漢旗新惠鎮大吉恆地村炮手營子的柳樹,胸圍6.68米,樹高10米,冠幅平均22米。


傳說,當時的巴林郡王色布騰根據康熙皇帝的旨意,召集十家王爺會盟,並指令各家王爺分別移來十棵樹,種在會盟之地,以遮蔭涼。於是人們在柳林中搭起帳篷,相聚言歡。由於十家王爺共移來百棵柳樹,會盟之地便被稱為“昭烏達”。


也有人認為“昭烏達”中的“昭”其實就是“召”字,“昭烏達”就是召廟旁邊的柳樹。但是更多的研究者相信,“昭”就是“百”的意思,並非實指,而是虛指眾多。無論哪種說法,都證實了會盟之地在一處柳林茂盛的地方。


百柳之鄉尋古柳


因此,在赤峰,關於會盟之地的所在總是眾說紛紜。無論怎麼爭辯,都無法改變柳對於赤峰的意義。柳樹分很多種,旱柳、垂柳、金絲垂柳和饅頭柳等,這些柳樹既稱得上鄉土樹種又成為了赤峰市的骨幹樹種。而旱柳則是赤峰地區極具本土文化涵義的樹種。中心城區紅山公園和松山區的水上公園原生長的旱柳,樹齡均在60年以上;紅山區東、西旱河栽植的護岸柳林樹齡也在50年以上;松山三中校園內有一株110多年的旱柳;橋北新區建區時,在橋北路的車行道和人行道之間保留的一株旱柳……


旱柳喜光,耐寒,耐乾旱。喜溼潤排水、通氣良好的沙壤土,在溼潤肥沃河流沖積土壤上萌芽力強,根系發達,紮根較深,生長快,是北方常用的庭蔭樹、行道樹。常栽植在河、湖岸邊或孤植於草坪或建築兩旁。


赤峰與旱柳的淵源如此之深,你怎能不去了解一下?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下赤峰境內列屬於古樹名木裡的旱柳吧!


阿魯科爾沁旗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罕蘇木旱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罕蘇木旱柳

生長於阿魯科爾沁旗海拔471米的罕蘇木敖力吉爾嘎查,根據傳說估測樹齡約300年以上,樹高10米,胸圍340釐米,冠幅平均10米。生長地區的土壤質地為暗棕壤土,樹木生長在路邊,樹形奇特,根部寬大,樹幹東西方向側臥於地面上。該樹為自然或認為作用導致倒伏後繼續生長,樹幹橫臥於地上,雖經歲月流逝、歷史變遷但是仍然存活下來,堪稱奇樹。


巴林右旗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益和諾爾旱柳古樹群——赤峰地區最大的旱柳古樹群

生長於巴林右旗益和諾爾蘇木白音他拉嘎查老營子前的旱柳古樹群,古樹群總面積211公頃,共91590株。古樹群平均樹齡200年,平均樹高15米,樹冠均為圓冠,平均冠幅12米。


百柳之鄉尋古柳

賽罕烏拉旱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賽罕烏拉旱柳

生長於巴林右旗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罕山南麓的床金村。樹高14米,胸圍383釐米,冠幅25米*18米,估測樹齡150年。這株古樹孤立於床金嘎查河道上達百餘年,反映了百餘年前這裡應該是柳林成蔭的河谷森林環境。這株旱柳古樹是本地的鄉土樹種,為這裡造林種樹提供了例證。


翁牛特旗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白音套海古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白音套海古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白音套海古柳

該兩株旱柳古柳生長於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蘇木的沙地中,樹齡400年以上,樹高15米,胸圍340釐米,冠幅平均12米。傳說乾隆皇帝東巡時曾在樹下納涼。牧民特別珍愛樹木,從不砍伐,故此這兩棵古柳便被牧民歷代保護下來,成為遠近聞名的古樹。


百柳之鄉尋古柳

阿爾山旱柳古樹群

百柳之鄉尋古柳

阿爾山旱柳古樹群

該古樹群位於翁牛特旗烏丹鎮布力彥嘎查(村)阿爾山獨貴龍(村民組),地處西拉沐淪河南岸。古樹群總面積約97公頃,8800株。平均樹高8米,平均胸圍276釐米,冠幅8米,平均樹齡150年。最大單株樹高13米,冠幅14米,胸圍785釐米,估測樹齡300米。由於西拉沐淪河的作用,這裡地下水位高,為旱柳生長提供了條件。


紅山區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二道街旱柳

生長於紅山區海拔563米的二道街赤峰市三中院內。樹齡110年,樹高8米,胸圍270釐米,冠幅平均9米。古樹所在地土質為褐土,古樹長勢良好。赤峰三中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赤峰高等小學堂,1923年改立為赤峰中學。這株旱柳是赤峰高等小學創立時栽植的,是中國歷史上結束封建科舉制度,引進西方現代教育的歷史見證。


百柳之鄉尋古柳

文鍾鎮旱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文鍾鎮旱柳

生長於紅山區海拔780米的文鍾鎮鐵匠爐村。估測樹齡300年,樹高15米,胸圍680釐米,冠幅平均13米。古樹所在地土質為淡慄褐色。古樹長勢良好,外形遠望有壺嘴、壺把,像個皮涼壺,被當地人稱為“涼壺柳”。


元寶山區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黃安鋪旱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黃安鋪旱柳

生長於元寶山區平莊鎮黃安鋪村磚瓦窯的旱柳共6株,樹齡100年,平均樹高16米,平均胸圍196釐米,冠幅平均20米。黃安鋪旱柳為自然生長,可能由於村裡人歷代喜歡到這些柳樹下乘涼休息而被保護下來。這些旱柳經歷了百年的氣候和環境變化的洗禮,形成了優良的旱柳品系。


喀喇沁旗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林營子旱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林營子旱柳

生長於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林營子村頭道溝村民組,海拔848米,估測樹齡130年,樹高15米,胸圍270釐米,冠幅東西13米,南北15米。古樹所在地土質為淡慄褐色,古樹長勢良好。據村裡人相傳,這株古柳樹是100年前本村的已故先民劉海林、王殿貴二人所植,這二人是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者。該樹樹幹2米以上開始分枝。20世紀30年代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時,林營子村曾有日本兵進入,這株樹幹上留有日本憲兵刺刀痕跡。可以說,這株古柳樹見證了日軍侵華的歷史。


寧城縣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西哈腦旱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西哈腦旱柳

生長於寧城縣必斯營子鄉西哈腦村三組韓樹才家,古樹所在地土質為沙壤土。樹高約15米,胸圍570釐米,東西冠幅7米,南北冠幅15米,樹齡380年。該樹主幹約4米,樹幹中空,可容納4個人坐入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樹幹已經枯朽掉。據韓樹才介紹,此樹年齡約430年,是他家祖輩所栽種,是家人夏季乘涼的地方。


百柳之鄉尋古柳

雹神廟旱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雹神廟旱柳

生長於寧城縣海拔675米的八里罕鎮雹神廟村。古樹估測樹齡200年,樹高20米,胸圍470釐米,冠幅平均19.5米。古樹所在地土質為沙土,古樹長勢良好,現已被當地村民用圍欄保護。這棵旱柳自古就被該村人視為神樹,人們經常祭拜它祈求風調雨順。


百柳之鄉尋古柳

西溝旱柳

生長於寧城縣三座店鄉西溝村兩間房河南岸,樹高13米,胸圍600釐米,東西冠幅24米,南北冠幅21米,主幹2米處有分枝5個。分枝1—2米時有多個分枝,整個樹形呈一個饅頭狀,樹齡340年。傳說此樹為長仙居住之所。“長仙”是民間對巨蟒大蛇的神話稱呼。當地人把蛇俗稱為“長蟲”,認為“長蟲”長得年久了,就可得道成仙,可以左右人間世事。因為此古樹上經常有蛇出沒,久而久之周圍方圓百里的百姓都認為此古樹是“長仙”的“家”。此樹被奉為仙樹,常年到此燒香、拜仙、禱告、祈求平安。由於該古樹樹冠較大,遠觀明顯,因此常用作地標物。目前這棵古樹已經被我國軍事地圖作為地標物標入地圖中。


敖漢旗

百柳之鄉尋古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毛代溝旱柳

百柳之鄉尋古柳

毛代溝旱柳

生長於敖漢旗海拔757米的新惠鎮毛代溝村毛代溝組。估測樹齡200年,樹高10米,胸圍510釐米,冠幅平均7米。古樹所在地土質為慄鈣土。這棵古柳樹屬人工栽植。由於無人管護,古樹生長不良,可能由於自然或人為的作用使得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形成樹瘤,在樹幹處形成大疙瘩,看上去更具滄桑感。


春來柳先知。每當春回大地,萬物還在沉睡之中,當柳樹感知到春的訊息後,便向世間生靈報知春天的到來。趁著現在微風拂面,柳飛枝搖,出去看看“百柳之鄉”的赤峰還有哪些旱柳在茁壯成長,一起去探尋那些來不及收錄的柳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