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峰水泥、海螺水泥双双历史新高,这次不当放牛娃

这是11月25日首发的一篇文章,也在这里记录留存,以下原文:


上峰水泥、海螺水泥双双历史新高,这次不当放牛娃

手里就那么几只股票,每次只聊他们,我都觉得自己话唠了。

所以这次既不聊他们,也不聊枯燥的数据,就闲扯一些我曾经当放牛娃的黑历史。

今天,第一重仓股上峰水泥大涨8%,海螺水泥大涨4%,双双历史新高,在半数股票绿盘,创业板跌1%的映衬下,显得还是挺耀眼的。

要在以前,我会沉不住气。赚了钱的股票,明天会不会补跌啊?只有卖掉了才是真金白银;亏了钱的股票,早一天割肉能够避免更大的损失。

就是这种思想,每天在股市里买进卖出,赚小钱,亏大钱,还乐此不疲。

我几乎在历史最低价,买过潍柴动力、格力电器、贵州茅台、万科这样的十倍股,但最后不仅没赚钱,还伤到本金。

我也试图持有一辈子东方集团、乐视网,结果先赚数倍,最后又本金反亏40%和70%。

按说选股,我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为什么骑在牛上,还赚不到钱?

痛定思痛,我认为以前选股和持股没有章法,这些是不是大多数散户也容易犯的通病?

1、选股不能只靠“一招鲜”:

我08年看好格力电器时,净利润连年大幅增长,不折不扣的成长股,如果持有到现在,大约不低于20倍收益。

然而我买入时候,正值08年金融危机,泥沙俱下,我认为股市已经跌倒底了,没想到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跌了30%后,我实在受不了啦,割在了接近历史最低点。类似的原因,我重仓万科也亏了30%。

2014年乐视网,我也是看中乐视网连续的业绩快速增长,而且短短几年,互联网电视市场占有率进入前三,网销量第一,手机上市第一年就进入行业前10。正是这些骄人的成绩,我忽略了财务稳健,跟随市场热点买入,又在超高的估值下舍不得退出。市场的狂热也把乐视网的股价吹上了天,半年大约5倍的收益,也让我失去理智的判断。贾跃亭都跑路了,我不仅没卖出,还在下跌的时候不停补仓摊低成本,最后卖出时,总投入本金亏损了70%,听了几句梁静茹的勇气,我都佩服自己!

应对策略:格力电器和乐视网,财务稳健及估值高低有本质区别,严格按照“四好”标准,选股要有系统性,既要考虑成长,也要考虑财务稳健,还要考虑市场前景,定期检查最新财务报表与预期差距;提前做好买卖计划,做好股价涨跌的应对策略;不必匆忙下决定。

2、便宜没好货:

2014年下半年,我做过几笔自认为不错的买卖,买入东方集团第二天,就一直上涨,不到一年时间,最高收益3~4倍;买入乐视网,半年账面最高收益5倍。但是,最后都成为最大的败笔。

东方集团买入的理由:除主营的农贸业务外,在北京有酒店和地产,还有互联网、建材,哪个业务都有风口。最关键它还很便宜!当时,东方集团持有民生银行、方正证券、锦州港等上市公司的权益,已经超过东方集团的市值,相当于其他业务都是打折白送。

然而,东方集团的主营业务一塌糊涂,扣非净利润年年亏损,饼画的比天还大。果然2015年下半年随大势急速下跌,东方集团1年的涨幅,3个月时间就差不多全部抹去。我本来打算持有一辈子,最后本金亏损40%出局。

应对策略:打铁还需自身硬,主营业务不强的企业,尽量不碰;或者碰了也要见好就收。另外,很多强周期的企业,往往都有估值陷阱,市盈率个位数的时候,看起来很便宜,通常是业绩最高峰的时候,需要具体分析行业周期所处位置。

3、定期或及时检查

我亏钱的例子,几乎全部来自看中某一点优势就买入,股价一跌心里又没底,恐慌卖出。还有一些,是明知错了还死不悔改,妄想等待出现奇迹。

兴业银行,是我持有最长的股票(现在还有仓位)。最初是从招商银行搬砖过来的,招商银行是从格力电器换过来的,真是眼光越换越差。

2012年至2014年期间,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市值差不多,股价也常常此消彼长,很多散户在这两只股票上,搬砖套利不亦乐乎,的确也为我带来不小的超额收益。但是,2014年招商银行股价再次超过兴业银行后,从此一骑绝尘,再也搬不回去了。真的是贪小便宜吃大亏,如今,招商银行市值超过兴业银行一倍,仍常年在我的选股池榜中;但兴业银行,我已记不清什么时候滑出去了,我还在等待奇迹。

应对策略:依然严格按照“四好”标准,提前拟定计划,跌了不恐慌,超出预估不贪婪。定期或及时检查企业的经营情况,股价如果不涨,是否有内在、深层没考虑到的原因?

未来A股市场一定会越来越成熟,炒小票、炒题材、炒K线的陋习,不转变思路恐怕很难赚钱了。未来只有真正业绩和成长的价值投资,才是投资的主题,相信“价值发现只会迟到,不会缺席”。下一篇文章,聊聊“四好”选股法,只要符合“四好”选股,即使持有亏损或没涨到预先设定的价格,我也会持有到下个财务报告。毕竟从3700家上市公司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如果“四好”股都不行了,其他那些上市公司更不敢放心持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