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米袋子”貨足價穩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從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瞭解到,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國家禁止糧食出口,全球糧食安全面臨嚴峻考驗。然而,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北京市糧食供給充足、儲備到位,能夠滿足消費需求,市民不必集中採購和在家中囤積糧食,原因有五點。

一是北京建立了穩固的糧源基地。近年來,北京市與黑龍江、吉林、河南、河北、山東等7個主產區,建立了良好的糧食產銷合作關係,政府之間、部門之間、企業之間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等方式,不斷鞏固和拓展糧源供給渠道。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在外埠建立了多處糧源基地,“一手糧源”的掌控能力接近全市消費量的70%。

二是北京市糧食加工能力充足。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內骨幹加工企業及時復工復產,增加產量和市場投放量,50%的米麵可以在市內加工企業生產。北京周邊地區加工企業較多,能夠實現從原糧到成品糧的快速轉化。除正常貿易渠道外,政府通過定向銷售和公開競價交易等方式投放儲備原糧,保障加工企業原料供應。

三是糧食流通渠道暢通。北京是“北糧南運”的重要物流樞紐。糧食總供給大於糧食總消費,在北京落地的糧食中,除滿足本市需求外,還有20%的糧食在京中轉流入外省市。小麥主要來自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稻穀主要來自東北三省。糧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糧食物流體系健全,糧食流通效率更高。加上首都的特殊地位,對全國各地的名特優產品吸收力較強,糧食品種更加豐富。

四是建立了完善的政府儲備和應急投放體系。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北京市地方糧食儲備相當於6個月市場供應量,輪換購銷機制健全,在調節糧食市場供求和價格方面發揮了“壓艙石”和“穩壓器”的作用。若加上其他性質的糧食,北京轄區內糧食庫存相當於10個月的市場供應量。疫情期間,成品糧儲備量由15天增加到36天的市場供應量。再加上企業的商品庫存,全市成品糧庫存相當於48天的市場供應量。北京市、區兩級政府都有糧食應急供給預案,全市共有800多個應急供應網點,配備了必要的應急運輸、配送能力,能夠確保應急狀態下的糧食有效供給。

五是北京糧食市場受國際市場影響有限。近三年來,北京市糧食進口數量不大,主要用於品種調劑。2019年實際進口糧食只有12萬噸,國際市場糧食形勢變化對北京糧食市場影響有限。據介紹,下一步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還將加強貨源組織和調度,加強儲備糧執法檢查,確保首都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