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被傳戀情後,坦言要學會與人之間的分寸感

前幾日,楊冪在接受某雜誌採訪時曾表達過,自己以前很喜歡與人開玩笑,沒有分寸感,常常會給人帶來麻煩,她說:“有的人真的會不開心,所以我就轉變了,不是說摒棄掉一個你覺得特別酷的事,是多一分為別人思考的溫柔。”


楊冪被傳戀情後,坦言要學會與人之間的分寸感


從楊冪的話中可以看出,以前以為她喜歡開玩笑、自來熟的特點,給自己和他人都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紛爭。

在《密室大逃脫》中,楊冪就因為和魏大勳親密的舉動,一度在網上瘋傳兩個人的戀情。


楊冪被傳戀情後,坦言要學會與人之間的分寸感


那麼,在與人交往時,都應該在哪些方面注意分寸感呢?

幽默要有分寸感:開玩笑不能太過頭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幽默是一種潤滑劑。它對我們人際關係的和諧、我們的溝通活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幽默是兩顆甚至更多心靈之間的碰撞,是擁有愛和友誼的催化劑。幽默的人所到之處,都會給沉悶的氣氛帶來一份歡笑和融洽。所以說,如果把生活比作菜餚,那麼幽默就是一味給菜餚增加色香味的調料。


楊冪被傳戀情後,坦言要學會與人之間的分寸感


但要知道,即使再有味道的調料也不能任意使用,就如同菜裡放鹽,適當地調入會讓菜餚美味可口,但要是放得太多,便會成為一種苦澀。同理,適度的幽默會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但要用得過度,同樣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不僅想要達到的目的實現不了,反而會讓事情的發展進一步惡化。

聊天中開玩笑的人大多數都沒有惡意,但若不把握好尺度和分寸,也會產生非常不好的後果,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的時候,即便是稱讚他人,也可能不小心衝撞了對方,引起對方的反感,甚至有時可能還會招來怨恨。所以,社交幽默中掌握一些分寸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熱心要有分寸感:並非什麼事你都能幫忙

《閒人馬大姐》這部電視劇,相信很多讀者都不會陌生。由蔡明扮演的馬大姐是個熱心人,熱衷於處理街坊鄰里的家庭瑣事,並傳為一段佳話。現實中,如馬大姐這樣的人同樣不在少數,喜歡幫助他人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楊冪被傳戀情後,坦言要學會與人之間的分寸感


樂於助人,這當然是好事。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表示:“幫助他人,才是人類實現自我價值的最佳途徑。”不過,如果為了幫助別人,卻讓自己陷入另一種困境,這顯然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幫助別人需要佔用自己的大量時間,而如果我們從不拒絕,那麼勢必會忙得不可開交。只顧著幫別人的忙,自己的事情卻做得很少,這當然會極大地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總有一些人,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央求我們幫忙,甚至有些要求已經違背了原則和底線。面對這樣的人,如果我們不懂得守住底線,依舊毫無保留地幫忙,那麼久而久之,我們就會被貼上這樣的標籤:“他這個人什麼忙都幫!以後有什麼事情都找他!”

就算是馬大姐熱心腸、不上班,恐怕也不可能永遠義務勞動,永遠不忙自己的事情,更不會幫助一些壞人做壞事。所以,幫助人是好,但是,我們也要保留自己的底線,拒絕得寸進尺!

討好要有分寸感:一味討好只會失去自我

生活中,可能會有這樣的人——他絕對是眾人眼中的老好人,每個人說起他來都是點頭稱讚,對待家人從來都是任勞任怨無微不至,對待自己的朋友也是真誠相待,哪怕他對待一個路上遇到的陌生人,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他從不會因為自己所受的辛苦和委屈而有任何的抱怨。


楊冪被傳戀情後,坦言要學會與人之間的分寸感


這種人似乎很完美,因為他有這麼一顆善良無私的心。但是心理學家卻認為,這種對他人過分友善的行為可能是一種病態。工作中,我們肯定有去討好某個人的時候,特別是在領導面前,行為舉止也大多會在意領導的眼光,辦公室裡常常會上演在老闆面前點頭哈腰的一幕。

但是那種一味地只想著去取悅他人的人,也要為此付出昂貴的代價。這種人似乎總是處於一種不安全的狀態,不相信自己,他們不能承受生活帶給自己的壓力和失敗,而且討好他人的時間一長,就會愈發地感到自己被孤立。就像巴巴內爾在他的《揭開友善的面具》一書中寫道:“極端無私是一種用來掩蓋一系列心理和情感問題的性格特徵。”

工作中討好他人的手段肯定是需要的,因為一個人能力超群並不代表這個人就一定能得到老闆的青睞,你的能力比他人強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好員工,一個優秀的工作人員。老闆會賞識你的工作能力,但是會不會器重你,還要綜合其他因素,比如你的人格魅力。

職場與異性溝通時,更需注意分寸感

在職場上,我們總會與異性不斷地溝通和交流,一些人,因為恐懼在於異性的溝通中傳出流言蜚語,因而避免與異性溝通。這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只要把握好與異性同事之間的距離即可。雖然說距離是一種物理現象,但在社交中更是一門學問。在小小的辦公空間中,它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制約著同事之間複雜而又微妙的關係。


楊冪被傳戀情後,坦言要學會與人之間的分寸感


現如今的社會,企業中男女之間的工作交流再頻繁正常不過。早已經沒有了古代時“男女授受不親”的思想。如果在如今的社會中,工作時不可能不和異性共事,若是你過分牴觸,將無法在如今的企業中生存。但工作是工作,若是在工作中,過於親密,則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工作中如何掌握兩性共事的分寸感,就顯得至關重要。

辦公室本身就是一個是非之地,如果和自己的異性同事走得太近,難免會招人猜忌,甚至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刻意去汙衊,到時候真是有理也說不清了。因此,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對自己、對同事都有好處。

其實,在辦公室中,男女搭配的工作空間往往都要比單一性別的工作環境要愉快和諧得多。而且,同事之間彼此交流也有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同異性同事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呢?

1. 對異性採取大方、不輕浮的態度

這是職場兩性共事最關鍵的一個原則。大方、不輕浮包括在言語和行為方面,給予對方尊重,但不能顯得你輕佻、毛躁。

2. 在語言交談上要把握分寸

這方面尤其男性員工尤甚。喜歡在一些私下的場合開一些黃色玩笑。這種笑話在辦公室中儘量少說。特別是有女性同事在場的時候,很可能會被女性認為這是對她們的一種冒犯。

還需要記住的是,當你在恭維異性同事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挑逗性的話語,以免讓對方產生有性這一方面的錯覺。

3. 在穿衣打扮上要注意禮節

公司是工作的場所,並非社交約會的地方。在這裡需要展示的是能力,而非你迷人的曲線和魅力。若是在辦公室中穿著過於暴露,或者過於休閒,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知性而得體的穿著,讓你在職場中贏得更好的印象分。

4. 在動作上要注意自己的舉止

很多人在職場中顯得很隨性,但卻沒有顧及到同事的感受。例如,吃完午飯,回到辦公室後,不忌諱女性是否在場,就送皮帶扣;而女性同樣也需要注意,不要輕易去觸摸男性的衣服,無論有意還是無意。因此這些信號,都會給對方帶來誤會。

同事之間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因此異性同事之間一定要注意彼此的距離,一定不要越過了那條線,一旦跨入“雷區”,那麼彼此都會受到傷害。

總結

從古至今,中國一直講究中庸之道,做什麼事都要有個“度”,沒達到不行,超過這個度也不行,所謂過猶不及也就是這個道理。而這個“度”是什麼呢?用我們現代比較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就是分寸感。

現代社會,是一個人際關係複雜、社交活動頻繁的社會,那些說話有分寸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掌握好說話的分寸,即使我們是在批評人的時候,也能把批評的話說得動聽,而且還可以讓對方毫無怨言地接受。看看我們身邊那些人緣好、工作中如魚得水的人,都是知道如何掌握分寸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情商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