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百年恩怨小史5—汉帝国昭宣中兴与匈奴“五单于争立”(二)

真可谓此消彼长,正当汉帝国“烈火烹油”之际,匈奴那边却祸不单行。首先,自武帝对匈奴进行一系列降维打击后,匈奴先是失去了阴山草场,接着又失祁连马场,蒙古隔壁以南是彻底站不住脚了。“匈奴自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匈奴人直性子,不像汉人一样弯弯绕,得东西就狂,丢东西就哭,不讲“大丈夫颜面”。其次,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自前127年河南之战以来,河南、漠南、河西、漠北“四大战役”包括李广利时期的天山、浚稽山、余吾水、速邪乌燕然山四战皆在匈奴传统地盘上爆发,其中的漠北、天山、浚稽山、余吾水、速邪乌燕然山五战更是深入匈奴腹地。卫、霍时期的“四大战役”自不必说,杀匈奴接近20万,李陵出击匈奴的浚稽山一战虽被全歼,但匈奴也损失了三万人。从前133年的“马邑之谋”算起至前90年的无邪乌燕然山之战,40余年的征伐,这对于拥有将近4000万人口的汉帝国来说都有些吃不消(武帝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不得不改变既定政策),那么对于居大漠以北、生产力极低的匈奴就几近是灭顶之灾了。史记,匈奴“孕重墯殰,疲极苦之”,连年的战争使得男丁骤减,生育率持续走低。“兵数困,国益贫”,激化了内部矛盾,出现了“百姓未附”的情景。前85年,匈奴狐鹿姑单于去世,围绕着即位问题,匈奴贵族之间发生了小规模分裂。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新立的狐鹿姑之子壶衍鞮单于不得不向汉廷示好,于前81年释归已被扣押19年的汉使苏武。

对于今后是否要同汉廷讲和、重回和亲的轨道,匈奴贵族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不少人还心存幻想,跃跃欲试。在前80年至前78年三年间,匈奴内部的主战派发动了对汉陇西及河套两地边塞的三次试探性进攻,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只好认栽。自此后,“匈奴不敢入张掖”,汉匈之间攻守态势彻底逆转,匈奴“国内乖离,常恐汉兵袭之”。

汉匈百年恩怨小史5—汉帝国昭宣中兴与匈奴“五单于争立”(二)

著名伉俪


匈奴势衰,从前的小弟和骑墙派都纷纷开始趁火打劫。大家伙有冤的伸冤,有仇的报仇,汉帝国此时颇有点“国际警察”的范儿,时不时“扶助”一下“弱小”,搞得匈奴疲于应付,叫苦不迭。前72年(宣帝本始二年,此时汉廷仍由霍光实际掌舵),汉廷突然想起两年前“汉家女婿”乌孙昆弥(即乌孙王)翁归靡(名字叫翁归,乌孙昆弥即位后习惯在自己名字后面加个“靡”字,其妻即著名的解忧公主)曾向自己告过匈奴的状,决定对匈奴来一次大行动(自前90年速邪乌燕然山之战后18年来的首次大规模进攻,带点新帝立威的意思)。于是,自西向东组成了西域、陇西、河套三个方面军。西域方面军由校尉常惠负责,指挥西域乌孙等“联合国军”5万余骑兵;陇西方面军自西向东分别是蒲类将军赵充国率3万余骑兵出酒泉、度辽将军范明友率3万余骑兵出张掖;河套方面军自西向东分别是祁连将军田广明率4万余骑兵出西河(治所在今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虎牙将军田顺率3万余骑兵出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前将军韩增率3万余骑兵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六路大军骑兵20 余万,出塞两千里,寻歼匈奴主力。


此战结果比较跌汉廷的眼镜。陇西方面,出酒泉的赵充国部杀敌三百余,虏获牛、马、羊等七千余;出张掖的范明友杀敌七百余,虏获牛、马、羊等万余;河套方面,出西河郡的田广明杀敌十九人,虏获牛、马、羊等百余;出五原的田顺杀敌一千九百余,虏获牛、马、羊等七万余;出云中的韩增杀敌一百余,虏获牛、马、羊等两千余。西域方面,常惠指挥的“联合国军”把匈奴右谷蠡王部“爆出了翔”,俘获贵族以下三万九千人,虏获牛、马、羊、驴、骡、骆驼(西域沙漠有骆驼不奇怪,马与驴交配生骡,单单是常惠方面俘获六种畜牲,其它五路的都是三种畜牲,我推测是西域有驴能生骡,漠北草原没有驴,这是个物种迁徙的问题,值得研究)等七十余万。宣帝看完这份战报,表扬了“联合国军”,封常惠为长罗侯。其余的嘛,宣帝心中如同一万匹羊驼飘过:全国总动员准备了两年,人吃马喂不计其数,五路大军,骑兵16万,总共给我杀敌三千(相当于五十多个人过去打死了对方一个),牵了九万匹畜牲回来,还是人揍的吗?仔细一看,更不得了,其中两路的战报被宣帝瞧出了问题。一份是田广明部,杀了19人,牵回一百多头畜牲。你田广明出征前是御史大夫,九卿之一,常委级的,比别人官大得多。别人都是骑兵“三万余”,只有你是“四万余”,看不出“皇上的爱”吗?结果别人都是杀敌十的二次方量级,牵回畜牲十的三次方量级,就你,19个!100头!还有零有整的,存心恶心朕吗?查查丫的!一查不得了,田广明部行军过程中得到情报说发现前方有匈奴大股部队,结果田广明来了个“常回家看看”,原路返回了。不行了!“太伤自尊了”!宣帝将田广明下了大狱,田广明不久自杀。同样,还是量级的问题,田顺部跟别人都是骑兵“三万余”,别人杀几百就你一千九?别人牵回几千畜牲就你七万多?就你聪明?多报上百分之十几二十的也就算了,十倍地报,量级都错出去了,太浮夸了吧,查查丫的!一查更不得了,原来是虚报战果邀功请赏。甭说了,该去哪去哪吧,田顺不久也在狱中自杀。其他三路带兵差数量相当,战果量级也相当,宣帝实在瞧不出啥大毛病,于是不赏不罚。

汉匈百年恩怨小史5—汉帝国昭宣中兴与匈奴“五单于争立”(二)

常惠:军事外交两开花

历史地看,常惠封侯没什么好说的,该!“逗留不进”的田广明和虚报邀功的田顺杀也就杀了。对于其他三路的战果,宣帝的脾气发的实在没道理。首先,从漠北五路杀敌三千(考虑虚报的因素,可能实际上只有一千多)与西域俘敌接近四万的结果来看,正是武帝对匈奴降维打击以来匈奴大部远徙西北、“漠南无王庭”的客观体现。汉军不是不愿意多杀敌,实在是无敌可杀。其次,除常惠部外,其余牵回牲畜九万头(考虑虚报的因素,可能实际只有两万多),在宣帝来看可能都要气得笑出来,但对于匈奴来说,牲畜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资料,一下损失这么多,可谓是重大打击。


此战是由乌孙向汉廷告状而引发的,匈奴挨了胖揍自然要找乌孙报仇。前72年冬,壶衍鞮单于率骑兵1万远征乌孙,俘虏不少老弱病残(目的是增加人口)。真可谓“越穷越吃亏,越冷越尿尿”,单于回师之时,遇到罕见雪灾袭击,所部只剩下十分之一。同年,北面的丁零、西面的乌孙和东面的乌桓一齐来向匈奴“讨债”,匈奴被杀数万人,民众死掉十分之三,牲畜损失一半。此后,不单是汉朝,连西域诸国也不大把匈奴放在眼里。几年后,汉军作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只派了三千骑兵,结果俘虏匈奴数千人,匈奴一声没吭,连还击都免了。

自此,天下大势已明朗化,西域大国楼兰鄯善(即原楼兰,昭帝时更名)、乌孙、龟兹、车师等先后与汉帝国确立了从属关系,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基本被一扫而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汉廷正式设立西域都护一职,以郑吉为首任西域都护,都护府设于乌垒城(前轮台国,今新疆轮台)。西域都护作为汉帝国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爵秩等同于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任期三年一届(特殊情况除外),管辖西域三十六国(后有所增益),推行汉廷政令,实行屯田。至此,西域正式划入帝国版图,帝国的西至首次达到了葱岭以西巴尔喀什湖一带,帝国的疆域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前68年,匈奴壶衍鞮单于去世,其弟左贤王立,是为虚闾权渠单于。是年,匈奴爆发大饥荒,“人民畜产死十六七”,居左地(匈奴地盘东部)的西嗕部降汉。虚闾权渠单于当政期间,匈奴在西部和北部都挨了打,没空、更没有实力找汉朝的麻烦。前60年,单于预谋向汉朝发动进攻,但看到汉军戒备森严,只能不了了之,派使者赴汉廷请求和亲,汉廷洞察其“以战迫和”的意图,置之不理。同年,虚闾权渠单于病死。他的死,揭开了长达24年的匈奴夺位大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