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牛”褚時健離世8個月零15天:學到他身上這一點,就受用一生

屬“牛”褚時健離世8個月零15天:學到他身上這一點,就受用一生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這是詩人臧克家的一句著名詩句。

的確,有些人雖然不在人世,但他的精神卻是永恆的。

今天是“雙王”褚時健逝世的第8個月零15天。再次翻開他的傳記,看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依然感觸良多。

褚老這一生,多災多難,經歷了人生數次的大起大落。他的故事,留給後人可以借鑑和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

但我從他整個人生的曲折歷程中,總結了最寶貴的一點: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正如那年褚橙莊園開業,記者問他如何評價自己的一生,他自己所說:“我這一生的追求很簡單,不管是給國家幹還是為自己幹,我都有一個不變的追求:沾著手的事情就要幹好,大事小事都一樣。”

這句話乍聽起來,給人感覺很樸素、簡單,但這正是褚時健一生所奉行的人生準則。

也正是這條準則,給了他神奇的力量,讓他在任何挫折和困難面前,都能沉著淡定,勇往直前,最後大獲成功。

1

為了菸廠賺錢,他曾背上“投機倒把”的嚴重警告處分

1979年,褚時健接手了一個“爛攤子”,玉溪捲菸廠。

那時的玉溪捲菸廠,資金短缺、技術落後,各種條件都跟不上,同當時其他菸草公司相比,簡直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差距很大。別說盈利,要想活下去都很難。

換成其他人,估計早就甩手走人,或者敷衍了事了。

但當時的褚時健,並沒有這麼想。

他想著,情況也不會比現在更壞了,那既然自己接手了,就一定要全心全意,去把它幹好。

於是,接手卷菸廠後,褚時健的全部心思,都鋪在了工作上,整天滿腦子想著的都是怎麼讓菸廠賺錢活下去。


屬“牛”褚時健離世8個月零15天:學到他身上這一點,就受用一生

那時候,菸廠的進口輔料都是由國家統一計劃調撥,但當時,上面給的供給量通常還不到菸廠生產所需量的一半。

褚時健瞭解情況後,非常著急:如果這樣下去,菸廠還談什麼向前發展?

於是,褚時健急中生智,擅自採用商品串換的方式,拿成品煙去換廣東商人提供的化肥、絲束等進口輔料。

這樣輔料供應上了,就可以擴大規模,生產更多成品煙賣錢。

後來,考慮到菸廠職工生活條件艱苦,他又拿成品煙去串換四川火腿,廣東家電,再低價賣給菸廠職工改善生活。

玉溪紀委知道這些事後,以“投機倒把罪”給了褚時健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他沉默了幾天,沒有爭辯,因為他想到菸廠因此賺了錢,所以,他覺得值了。

褚時健當時就是以這樣一種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那樣一家幾乎面臨倒閉的捲菸廠。

也正是憑著這種“一定要想方設法把它幹好”的精神,玉溪捲菸廠最終在褚時健的帶領下,成為了亞洲最大、中國經濟效益最好的捲菸廠。

企業家王石對此深表敬佩,他說,那時萬科每年的收益才做到10個億,但是玉溪捲菸廠卻做到200多個億了。

2

即使坐牢,也要認真地把牢坐好

1999年1月,褚時健因貪汙罪和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他一下從人生巔峰,跌落到深淵谷底。

曾經那麼多的榮譽,“十大改革風雲人物”、“全國優秀企業家”...眾多國家中央領導也對他的成績做出過肯定。

但只在一朝之間,就從人上人,變成了千夫所指的階下囚了。

如果換成其他人,估計也早就精神萎靡,抑鬱成疾,甚至自殺了事了。

屬“牛”褚時健離世8個月零15天:學到他身上這一點,就受用一生

但入獄後不久的褚時健,就坦然了。

他想著,既然命運給自己安排的是這樣的遭遇,那麼,就好好把在監獄的日子過平靜,即使坐牢,也要認真把牢坐好。

於是,他接受了監獄方的安排,做起了監獄圖書室的管理員,不忙的時候,會靜靜地坐著圖書室裡,想自己的心事。

沒有抱怨,沒有吵鬧,沒有喊冤叫屈。

監獄還給了他一項特殊權利,允許他在兩三平方公里內自由活動。

因此,他在不值班的時候,就會到監獄後面山上的一戶人家裡去串門聊天。

有一次聊高興了,還把人家養的雞殺了一起吃了,他說,他做的辣子雞很好吃。

褚時健在面對人生巨大落差的時候,就是以這樣的心態,度過了在監獄的十餘年生涯。

2008年,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根據他在獄中的積極表現,將他的刑期減為12年。最終,在2011年刑滿釋放。

大千世界,很少有人,坐牢也能這麼樂觀,這麼認真。

3

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果園,曾為品質砍樹37000棵

褚時健獲保釋出獄後,決定到哀牢山種橙子。

租了1500多畝的山地,一年租金28萬,並且租期一簽就是30年。

很多老朋友規勸他,都七十多歲的人了,不過是找點事情打發時間,不用這麼大面積,不用這麼認真。

可褚時健並不這麼認為。

他覺得不管在任何時候,做任何事,要做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於是,他沒有理會老朋友們的意見,從育苗到種植,從選擇水源到培育肥料,事事他都親力親為,默默堅持,他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著果園。

屬“牛”褚時健離世8個月零15天:學到他身上這一點,就受用一生

有時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他還會連續加班到凌晨。

而且,為了最大程度地做好果園,他對身邊的員工要求也特別嚴格,尤其在灌溉、修建、施肥等方面,更是“苛刻”。

比如他問“今天下雨了嗎?”,得到的答案不能是“下了”或者“沒下”,而必須是“下了,從幾點到幾點,一共下了多少毫米。”

2015年,褚橙突然在網上遭遇大面積的負評:“果子個頭小”“果子味道淡”……

消費者負面情緒傾瀉而出。褚時健一時心急如焚,夜不能寐。

經過認真仔細地調查研究後,褚時健發現,造成褚橙品質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果樹越來越成熟,樹冠增大,密集程度增加,直接影響了果樹的受光和通風狀況,才會導致果子個頭小,味道不甜。

而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大果樹間距,讓每棵果樹都能充分接受光照和保證通風。

因此,褚時健在琢磨了好幾天,開了幾輪會後,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砍樹、剪枝。他還給了一個具體數據:果樹間距必須達到3米,不到3米的,一律砍掉。

照此計算,當時產果的3200畝果林總共有23萬株果樹,如果株距必須在3米以上,就意味著要砍掉37000株樹,也就是要砍掉約2000噸果子的產量,如果按照當時褚橙的對外售價,這些果子的產量總價值差不多兩三千萬。

“必須砍!”褚時健斬釘截鐵地說。

要做就做最好的橙子。這是褚時健一直以來的追求。

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一年秋天,褚橙明顯比前一年大出許多。

4

一個道理,受用一生

屬“牛”褚時健離世8個月零15天:學到他身上這一點,就受用一生

“沾著手的事情就要幹好,大事小事都一樣!”

這是一句非常樸素簡單的道理,卻是褚時健跌宕起伏的一生所始終堅持的準則。

也正是有了這條準則的恪守,才讓他不管在哪個階段,哪個處境,面臨什麼樣的困難,都始終堅定如一,勇敢無畏。

我在想,如果我們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都能秉承這樣一顆樸素的心態去生活,去工作。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自己心中熱愛,或者內心篤定,我們都能認真地去把它幹好,那麼,我們的人生如何會沒有希望?如何會不被大眾認可?

成功不易,生活不易,但我們必須要有一顆和困難死磕到底的心。

只有我們真正把事情做好了,提高了自己,強大了自己,我們在未來的某一天,才會有資格和底氣去接受鮮花和掌聲。

所以,現在的你,不管在做什麼,都請多一份堅持和努力,先把眼前的事幹好!

幹好了,就一定會有希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