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稻田裡的六大美味,不只是有稻花魚,全吃過的,才算農村人

小時候去稻田裡抓魚,可是滿滿的興奮,收割水稻的時候,稻田裡的魚自己都會跑出來,滑溜溜的,既害怕又想去抓。

農村稻田裡的六大美味,不只是有稻花魚,全吃過的,才算農村人

吃著稻花長大的魚,價格雖然貴,但是純天然

稻田裡養魚,是一種健康的生態養殖方法,魚糞可肥田,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投入,從而實現了水稻增產,魚豐收的局面。在這生長過程中,人們放入魚苗,一地多用,養殖種植兩用,等到秋收的時候,把稻花魚抓上來,做成酸菜魚,烤魚,番茄魚……想一想,我都垂涎三尺了。

農村稻田裡的六大美味,不只是有稻花魚,全吃過的,才算農村人

河蟹社會,看你橫行到幾時稻田裡養蟹,也是有非常多的好處的,河蟹雖然蠻橫,但是對付稻田裡的雜草和害蟲,那可是有一招的,如此一來,水稻光照充足了,養分也吸收了。等到秋收的時候,一隻2兩的稻花蟹能賣到30元,水稻產值也逐步增加,水稻河蟹雙豐收啊,不僅提高對稻田的積極利用,也極大提高了農民伯伯的經濟效益。

農村稻田裡的六大美味,不只是有稻花魚,全吃過的,才算農村人

溪水入田,河蝦也趁虛而入稻田裡的基圍蝦也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之一,它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不亞於河蟹,比河蟹生長速度更快, 定期潑灑生石灰,以驅除敵害和殺滅病菌。大約另個月就可以吃上了,還記得兒時,放學後,拿著地籠到稻田小淺溝裡去,第二天早上爸爸就會從地裡帶回來很多基圍蝦,媽媽爆炒基圍蝦也是我上學帶的午餐之一。

農村稻田裡的六大美味,不只是有稻花魚,全吃過的,才算農村人

桂花蟬,油炸,越嚼越香北方有金蟬,南方有桂花蟬,這東西雖然不是水產的,但是經常落在水稻葉子上,以捕捉小蝦小魚為食,形似知了,自帶桂花香味的一種昆蟲,油炸一下,嘎嘣脆,廣東人更喜歡把它做成桂花蟬蒸雞,很不錯的一道美味,外地人看了直呼不敢吃。

農村稻田裡的六大美味,不只是有稻花魚,全吃過的,才算農村人

葛仙米,一種很珍貴的可食用藍藻植物葛仙米,外觀長得不怎麼討喜,黑乎乎圓溜溜的,上手去抓,還以為抓了一把小蝌蚪,但是營養價值極高,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年產量連1000斤都不到,市面上好的葛仙米能達到1000元一斤,堪稱是食材界的大熊貓。上檔次的飯店裡一般搭配鮑魚,海參,燕窩,魚翅,蟲草等,家常吃法就是煲湯,雞肉,枸杞加上葛仙米直接煲個1小時,那味道美極了。

農村稻田裡的六大美味,不只是有稻花魚,全吃過的,才算農村人

稻田裡的黃鱔泥鰍也不知從哪來的小時候,我總問奶奶,地裡的黃鱔從哪裡來的?奶奶的回答是一下雨就會飛起來,哈哈!這個答案也許就能哄哄小孩子了。一般黃鱔和老鼠一樣,自帶打洞功能,隨著河水灌溉農田進入的可能性很大,還有一方面是雨水充分,在稻田裡游來游去,不斷繁衍生息,也就越來越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