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产业为什么能赢来绝佳机会?

从简单的高纯度单晶硅切片"晶圆"到能够每秒进行上亿万次计算的芯片,被业内人士称为"Foundry"的晶圆代工厂向来必不可少。而在这个行业中,台积电更长期拥有超过60%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市场霸主。

但就是这个占龙头地位的台积电,却在近日"连发"两起化学品污染生产线的严重事故:受到影响的16/12纳米两种制程晶圆数量达到上万片,再加上工厂随后的停工检查,这无疑将极大影响下游产品的正常出货——值得一提的是,在事故波及的客户名单上,华为也赫然在列。

中国芯片产业为什么能赢来绝佳机会?

图为加工中的完整晶圆,其上包括数十张芯片。

具体来说,这些16/12纳米制程的晶圆的客户实际不止华为一家:作为当下市场性价比最高的芯片产品,诸如英伟达、联发科、AMD等芯片大厂也将旗下产品交由台积电进行生产,这些客户一并把台积电16/12纳米制程业务的营收占比推到了五分之一以上,仅次于最先进的7纳米芯片业务,后者的主要客户就是苹果公司。

而多达上万片受影响的晶圆必然将严重打击台积电的加工业务——上千万美元的损失尚在其次,关键是客户各类产品急需的数十万芯片无法及时供应。

中国芯片产业为什么能赢来绝佳机会?

图为索尼和微软的两款主力游戏机,它们的视频芯片都由AMD供应。

尽管台积电方面声称这些产能的落空将在本年第一季度内补全,但下游产品因供应不足的涨价将无可避免:包括英伟达畅销的"帕斯卡"系列架构显卡(10系列)、最新上市的"图灵"系列架构显卡(20系列)、华为低端系列手机处理器,以及高端的P90处理器、以及AMD供应个人电脑以及各种游戏机的显卡,这些产品的芯片供应都高度依赖台积电的12纳米/16纳米晶圆生产业务,而它们又无一不是当前国际电子消费市场炙手可热的当红产品。可想而知,"断人财路"的台积电今后的订单情况可能不会太好看。

中国芯片产业为什么能赢来绝佳机会?

图为SK海力士的晶圆、内存芯片和移动硬盘成品。涨价风波极大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当然,在这起晶圆遭"污染"的事故当中,台积电其实背锅背得有些冤,因为直接造成事故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台积电本身,而是台积电从其它化学供应商手中购买,用来进行光刻制造的辅助化学产品"光刻胶",晶圆遭污染的原因自然是光刻胶中掺杂了有害杂质。

尽管台积电已经将直接责任厘清,并向上游供应商提出追偿,但在整起事故中台积电疏于管理、有偷工减料之嫌的责任依旧难以撇干净:最起码在验收光刻胶的质量环节上,台积电的内部管控出了大问题。

中国芯片产业为什么能赢来绝佳机会?

图为不同光刻制程的精细度对比,可见整体工程难度呈倍数上升。

问题就在于,这已经不是台积电最近第一次犯错了:在去年8月,台积电的信息安全管控同样破了个大洞,导致机台的硬件遭遇计算机病毒污染并停产,该事故预计损失可能超过上亿美元,并同样极大影响了7纳米和12纳米制程生产业务。

而可以肯定的是,在一手创办台积电的张忠谋于去年年中退休之后,这些密集的安全事故将动摇台积电在晶圆代工行业的占有率,这对于下游行业而言自然难免有影响,但留下的市场真空对"同行"来说将是难得的机遇:如果中国大陆的晶圆芯片代工业不能迎难而上,这些空缺就将很快为西方和日韩的竞争对手填补,从而失去芯片制造全产业链不受制于人的绝好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