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洋乐器诠释中国乡土气,中国琴童必弹钢琴曲《花鼓》赏析

关键词:瞿维、《花鼓》、钢琴曲

瞿维介绍

用洋乐器诠释中国乡土气,中国琴童必弹钢琴曲《花鼓》赏析

1942年,瞿维、寄明夫妇在延河边合影

瞿维(1917-2002),原名瞿世雄,江苏常州人。1939年来到延安,任延安鲁讯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员等职,1942年初和寄明在延安结为伉俪。

其妻寄明是延安第一位钢琴家。现在每个小朋友入队时都会唱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作曲者就是寄明。

瞿维是近代中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作曲家,他于1946-1948年间完成的钢琴曲《花鼓》作为“解放区”音乐的代表作品广为流传,如今收录于钢琴业余水平考级十级曲目中,被无数琴童弹奏,笔者也因此和该作品结下缘分。他的钢琴作品以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格著称,严谨多变的传统作曲技法与细腻抒情的情感勾画紧密结合,使其作品在中国当代钢琴音乐发展历程中占据一席之地。

用洋乐器诠释中国乡土气,中国琴童必弹钢琴曲《花鼓》赏析

1962年,瞿维、寄明夫妇在家中研究创作

瞿维作品介绍

瞿维的音乐创作涵盖了歌剧、交响乐、钢琴曲和歌曲等众多体裁,各类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一位成熟的新中国作曲家,钢琴音乐一直以来都是其重要的创作领域。从上世纪40年代起,瞿维共创作了8首钢琴作品,包括《蒙古夜曲》《花鼓》《荷花舞》等在内的前7首独奏作品收录于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瞿维钢琴曲集》中。

瞿维钢琴曲《花鼓》赏析

《花鼓》是一首中国风情浓郁,旋律优美动听的作品,音乐表现了我国南方民间热烈的歌舞场面。乐曲开头的和弦作为引子,摸拟民间锣鼓的节奏和音响。一段开场锣鼓过后场面打开,《凤阳花鼓》的主题出来,欢悦的舞蹈正式开始。

中间段轻歌曼舞,瞿维先生在作品中引用了中国民间歌曲《茉莉花》的旋律进行变奏,并将民族元素发展提升,赋予变化丰富的织体与和声,旋律清丽温婉;

中段过后再现了第一段曲调,但通过新的钢琴织体使得音乐比开始时更为热烈欢腾。

用洋乐器诠释中国乡土气,中国琴童必弹钢琴曲《花鼓》赏析

《花鼓》部分谱例

总体来看,全曲音乐时而宽广、时而热烈、时而委婉,是一首既有音乐深度,又具有出彩舞台效果的佳作。中间慢速段落的写作尤其优美,西方和声多变的运用为中国经典旋律添了新的色彩。

可与此前的中国钢琴曲相比,《花鼓》又具有更浓重的民间气息,可谓取两家长处,突出了自身特色。

演奏这首作品时,是否能表现出民歌似的委婉唱腔是能否体现其中国风格重要的一点。演奏者需要细腻弹出乐句的轻响起伏,表达不同情绪。带有八度和弦的旋律弹奏是全曲的技术难点之一,要注意旋律高音声部的勾勒、内声部和弦的丰满以及与高声部的轻响平衡,并注意和弦之间的连贯与乐感。

用洋乐器诠释中国乡土气,中国琴童必弹钢琴曲《花鼓》赏析

瞿维在延安鲁艺关于记录新音乐运动的珍贵手稿

《花鼓》用钢琴这件洋乐器成功表现了中国的乡土气,开拓了钢琴音乐美的新天地,用钢琴弹奏花鼓调,表达中国情。

对一个钢琴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和评判,不能脱离音乐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环境背景。瞿维《花鼓》的音乐价值与意义,包含了整整几代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精神的不断追求、探索,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思考如何在秉承作曲家们宝贵的创作精神的同时,赋予作品新时代的血液和灵魂。

用洋乐器诠释中国乡土气,中国琴童必弹钢琴曲《花鼓》赏析

瞿维、寄明部分文物

参考文献:

1.宋玥,潘锐.瞿维钢琴独奏曲《花鼓》随想[J].北方音乐,2017

2.王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三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葛艳秋.中国钢琴作品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析[J].艺术评鉴,2018

4.袁月. 瞿维钢琴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