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計劃就去做,與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後再去執行的人,差別在哪?

2020的春天,太過動盪。


疫情的“震中”從中國轉到歐洲,又從歐洲蔓延到美國,各國經濟都受到重創,尤其是股票多次熔斷的美國。


當美國的新冠患者增長人數以萬為計量單位之後,3月27號,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份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刺激法案,資金高達2萬億美元。


他們急了,為什麼?


去年12月,有數據統計顯示,接近70%美國人存款不足1000美元,有45%的人沒存款。

有計劃就去做,與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後再去執行的人,差別在哪?

中國8萬患者,緩了整整4個月,到現在還沒從劫後餘生的情緒中完全穩定下來,各行各業的“疫情後遺症”依然明顯。


美國患者已經超過40萬,是中國的5倍,想恢復經濟必定要花更多的時間,但沒存款的美國人能熬過這個寒冷的春天嗎?恐怕有點難。


早一兩個月的時候,我們也面臨過這種困境,雖然相對沒這麼狼狽,但很多人都開始強烈的意識到存款的重要性,然後各種想辦法做副業掙錢。


我有個朋友也是其中之一,前兩個星期特興奮地把他的“完美計劃”發了過來,讓我給點建議。


我問: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


他說:等疫情過去,經濟情況稍微好一點,就開始動手。


等,又是等。


但,真的有必要等嗎?


01.你的計劃真的完美嗎?


其實,類似這樣的“完美計劃”我每年都能聽到幾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上一年我高中同學提的那個。


聚會時她跟我說,自己在二線城市做小公司的文職,收入有點低,但好在時間多,從來都不用加班。


趁空餘時間,她想把自己做西點的興趣發展成第二職業,嘗試線上經營。知道我是混互聯網行業的,所以主動找我問朋友圈運營的問題。


有計劃就去做,與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後再去執行的人,差別在哪?

我吃過她做的點心,覺得味道不錯,她同事也給過她類似的反饋,而且她的手工點心沒有防腐劑,這是個亮點。


我當時建議,可以從之前做過的大家普遍反饋比較好的點心開始做起,直接在朋友圈上嘗試少量售賣,也可以開個微信網店讓大家直接線上下單。


聊的當天她挺興奮的,回家就開始做計劃,當晚就把那個漂亮的Excel表格發給我看,裡面涉及內容特別全面,從新品研發、朋友圈銷售計劃,到後續的西點技能提升,洋洋灑灑寫了不少字。

有計劃就去做,與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後再去執行的人,差別在哪?

看完表格,我第一時間問她:計劃裡的每一步有時間限制嗎?


她說:暫時沒有,我打算先定下來要做什麼點心,再把進度加到表格裡。


一週後我問她:定好要做什麼點心了嗎?


她答:我在看關於西點的書。


兩週之我又問:西點的書看完了嗎?開始做試吃樣品了嗎?


她答:還沒有,我新買了兩本書,書還沒送到……


然後,我就再也沒問過她點心的事情了。後續我們再聯繫,也自動繞開了這個話題,就像這事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遇到的人多了、生活經歷更豐富了之後,我漸漸發現:會做計劃的人很多,會執行計劃的人卻很少。


身邊大多數人但凡要立志做點什麼事,開始的時候都在使勁地做準備工作,計劃一直在完善,一直在優化,一直在迭代。


然後呢?沒有然後……


這些所謂的“完美計劃”一直處於“被完美”的狀態,完全沒有被派上用場的那一天。


但,沒法執行的“完美計劃”,哪裡完美了?


02.什麼阻止了你邁第一步?


跨越“0”到“1”的鴻溝,似乎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難,而且跨不過去的人不是少數。


數據調查顯示,86%的職場人聲稱自己“有”拖延症,其中一半的人“不拖到最後一刻,不會開始動手工作”,17%會拖“1天左右”,13%的人“不拖到領導再催,絕不完成”。


每每立完flag之後,我們要麼做一堆跟行動無關的事情,要麼花很長時間來準備行動。


反正,就是不行動。


為什麼我們就是邁不出第一步?


阻礙你開始的潛在因素有很多,但下面這兩個尤為突出:


① 我什麼都不想做


TED曾經有一個演講很受歡迎,主題是:拖延症人群的內心世界。


演講者蒂姆·爾班舉了個例子,我們的腦子裡有兩個矛盾的對立體,一個是理智的掌舵者,一個是更痴迷於及時滿足的搗亂的猴子。


有計劃就去做,與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後再去執行的人,差別在哪?

有計劃就去做,與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後再去執行的人,差別在哪?

有計劃就去做,與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後再去執行的人,差別在哪?

有計劃就去做,與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後再去執行的人,差別在哪?

在大多數的人的大腦的裡,猴子佔了上風,因為刷抖音、追劇、吃東西、聽音樂、逛淘寶這些能給我們帶來及時滿足的東西,做起來更容易。


但,短暫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當時間越來越緊迫,我們的快樂很容易被隨之而來的內疚、焦慮、自責所替代。


② 我什麼都想做


什麼都想做,也是導致拖延的致命傷。


在心理學上,完美主義者分為兩種,一種的是“適應型”,另一種是“適應不良型”。


前者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並且相信自己的表現能達到自己的期望。


後者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但是很多時候他們並不覺自己的能力夠得上期望。


適應不良型的完美主義者,有時候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個完美主義者。就像我的同學,不停地優化計劃,不停地提高自己技能,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不自信的表現。


但對自己要求太高,也意味著前期準備要花非常非常長的時間,準備時間越長,你邁出“第一步”的門檻就越高,離成功也就越遠。


03.什麼樣的計劃更容易被執行?


老實說,就算同學當初降低了對自己的期望,大概率上也不會開始執行計劃,為什麼?


因為她的計劃不容易執行。


計劃裡,每個步驟都沒有明確的時間限制,其中大部分步驟耗時太長,短期內完很難看到回報,還有些步驟界線模糊,很難界定這一步到底做好了沒。


比如“提高手藝”,做到什麼程度才算高,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做好,這些全都沒有標準。


而真正容易執行的計劃,一般都有下面這兩個共性:


① 明確的目標與可行性計劃


以我同學為例子,她當初做線上點心店的初衷,只是為了掙點小錢。


但是後續定計劃的過程中,目標變得越來越模糊,還給自己定了不少遠高於目標的要求。


把目標提高不是不可以,但我更建議你先完成之前定下的小目標,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目標。


另外,這個目標夠不夠具體,要怎麼拆分成一個個可操作的步驟,這點也很重要。


你簡單對比一下:

  • 我要掙點外快。
  • 我要每個月靠副業掙2500塊錢。


哪一個目標更有方向感?


毫無疑問,是後者。

有計劃就去做,與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後再去執行的人,差別在哪?

“明確的目標”是拆分出“可執行操作步驟”的前提,當我們立下了每月掙2500塊錢的flag之後,蛋糕的成本,定價,銷售量就有了可估計的參考標準。


再往後拆分,要做多少種蛋糕,每天或者每週要做多少個才能滿足供應,銷售方面要怎做才能確保蛋糕能賣出去等等。


還有,在把“100”拆成100個“1”的過程中,你一定能在裡面找到特別容易上手的小步驟。


把那些能在5分鐘內被完成的事情先挑出來做,從小事著手,給自己點甜頭,也是個刺激自己繼續執行的好方法。


當然,在實踐的過程中,你會無數次發現定好的計劃需要不斷的調整更新。


雖然現實遠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美,但還是要恭喜你,你終於邁開了第一步。


② 合理地判斷時間


一個人在定計劃的時候,還有個普遍的弱點:總喜歡高估自己。


我還在上小學的小表弟上網課的時候,課業要求比平時輕鬆了,但他反而趕不及在交作業之前完成功課了,為什麼?


你先看看他的計劃:語文作業半小時,數學作業半小時,英語試卷半小時。


簡單粗暴的劃分了時間之後,他又全神貫注地投入到遊戲中去,不到規定上床睡覺時間的1個半小時之前,絕不拿起筆。


結果呢,寫作業的時候熬了15分鐘就坐不住了。


想按時完成任務?想的美。

有計劃就去做,與制定一個完美計劃後再去執行的人,差別在哪?

我們這些成年人雖然沒有網課作業了,但小時候定計劃的那個壞毛病有不少人到現在都沒改過來。


所以,千萬別指望自己能利用好計劃裡的每一分鐘,這個世界裡99%的人都沒這效率。


給自己留點退路吧,有時候後退,也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另外,相比空出大段大段的執行時間,我們更容易找到15分鐘、半個小時這樣的零碎時間。


請把你的碎片化時間也安排到計劃裡,如果非要等到大段的空閒時間出現才行動,那麼大部分時間你都只是在等待而已。


等,又是等?


還愣著幹嘛,趕緊行動去呀,碎片化時間也給我用起來。


每個計劃最完美的時刻,是他們能被好好執行的時刻。


上面的長篇大論,其實只想告訴你一句話:別等,動手吧。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喜歡的話歡迎轉發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學習。

關注獵多多,學習更多職業規劃、求職面試和職場攻略。


2020年,或許會變得很難,但希望有一份高薪,為你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