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服務檯備有手套和口罩,入口處紅外測溫儀自動測溫

“幫我取一雙一次性手套吧。”4月11日上午,在大潤發(姑嫂樹路店)服務檯處,王阿姨找超市工作人員拿了一雙手套戴上。“疫情發生後,我們在服務檯常備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方便顧客取用。”服務檯工作人員告訴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現在顧客的自主防護意識也很強,需要來領取超市備用防護物資的顧客並不多。

走進超市前,工作人員提醒記者打開微信“掃一掃”功能,點擊“入內”選項後進入超市。當記者詢問是否需要測量體溫時,工作人員提醒,超市入口處配有紅外測溫儀,會自動測溫,如果體溫超過37.3℃,儀器會自動提醒。


超市服務檯備有手套和口罩,入口處紅外測溫儀自動測溫

超市在地面設置的距離標誌 記者張維納 攝

雖為週六,逛超市的顧客並不多。在蔬果區域,記者看到地面上設有明顯的距離標誌。“蔬果區人流量較大,設置1-1.5米左右的標記,方便時時提醒顧客保持距離。”該店店長郭豔介紹,4月8日之後,超市的防控舉措也一刻不敢放鬆。

郭豔在介紹超市防控細節時提到,超市每日要進行早中晚3次消毒,每次消毒時,超市外的顧客洗手間也會同步消殺;入口處的地墊,每隔2小時會噴灑一次消毒液;手推車、購物籃每日也會進行3次消毒處理;超市新風系統過濾網,每10天會拆洗消毒一次。記者在超市內的稱重臺和收銀處看到,這兩處人流較多的地方都擺放著消毒液,方便員工隨時消毒清洗。

超市服務檯備有手套和口罩,入口處紅外測溫儀自動測溫

入口處,超市配有紅外測溫儀 記者張維納 攝

“對超市的消殺處理是比較放心的,但為了自己和家人考慮,目前還是要少出門。”當天,顧客小周採購了200多元的物資,他表示夠一週所需,一次多買一些,就能少出門幾次。(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張維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