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富察皇后的乾隆有多瘋狂?聽後令人動容

作為中國歷史上實際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這一生可謂是看盡了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在他漫長的人生裡,我們很難說有什麼事情,是能讓這位長壽的帝王久久不能忘懷的,畢竟他見過的事情太多了!但就算是這樣的乾隆,也不免和普通人一樣,

有一顆心頭的硃砂痣,也就是他的第一任皇后,富察皇后。

失去富察皇后的乾隆有多瘋狂?聽後令人動容

歷史上的乾隆和富察皇后


就像剛才我說的那樣,歷史上的乾隆是一個閱歷豐富、內心強大的帝王,從登基的那一刻起,他就屹立在億萬人中的頂點,享有別人無可比擬的權勢。所以對這樣的人而言,貌美或者懂事的女人,雖然也能讓他滿意,但一定是無法真正打動他的。這就跟《鄒忌諷齊王納諫》裡說的一樣,當你位高權重的時候,誰還敢說你個不字?又有什麼樣的美女是你得不到的呢?所以說,富察皇后出身好、顏值高、性格溫柔這些個因素,在他們兩個人的感情裡,其實還不算是重點。


富察皇后之所以能讓乾隆念念不忘半個世紀,直到乾隆當了太上皇都依然記掛著,除了前面的這些個條件,最關鍵的,是這兩個人的三觀非常一致。這一點,在古代皇室的婚姻裡是非常罕見的,中國上下幾千年,能夠有這個幸運的皇家夫妻,掰手指頭就能數的過來。


首先,富察皇后的德行非常棒。乾隆曾經稱讚她“歷觀古之賢后,蓋實無以加茲”,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皇后。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裡咱們還是引用乾隆的原話,他說富察皇后“上侍聖母皇太后。承歡朝夕。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意思是說,皇后不光把皇太后照顧地好好地,每天都陪著老太太解悶兒;在後宮中,她的一言一行也都是表率,能夠讓宮裡上上下下都服氣,做好了皇后的本職工作。


失去富察皇后的乾隆有多瘋狂?聽後令人動容

影視劇中的乾隆與富察皇后


而且有一次,乾隆得了皮膚病,病好了以後,太醫讓他靜養百日。為了讓皇上能安心休息,富察皇后在這段時間裡,就把鋪蓋搬到了乾隆寢宮的外屋,無微不至的照料他,直到徹底痊癒。因此,乾隆高度稱讚富察皇后,說他之所以能夠專心處理朝政,都是因為有皇后這個賢內助的存在,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失去富察皇后的乾隆有多瘋狂?聽後令人動容

影視劇中的富察皇后


其次,富察皇后是個有內涵的女人。咱們現在說古代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其實不是這樣的,人家本來的意思是說,在“夫為妻綱”的禮法要求下,女人要以相夫教子、打理家庭作為生活的重心,在這個基礎上,你如果能再有點兒才識,那是錦上添花;要是二者之間只能選其一的話,那麼德要比才更重要。富察皇后最難能可貴的一點,就是她在這方面也做到了極致。我們看史料裡的記錄會發現,富察皇后的才幹,都是在乾隆有需要的時候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來的。


比如說,有一年乾隆去打獵,提到了祖先創業時篳路藍縷的不易,說那個時候條件很簡陋,衣服上的裝飾都是用鹿尾的絨毛搓成線做的,哪像現在這樣,動不動就用金絲銀線。聽完這話沒過多久,富察皇后就親手做了個鹿尾毛的荷包送給乾隆,表示和他相互勉勵,不忘初心。


再比如,乾隆即位後,下旨在現在的北海花園裡蓋了座“先蠶壇”,這是個祭祀蠶神嫘(léi)祖的地方,祈禱她保佑農業。這座壇蓋好了以後,富察皇后帶著宮裡的嬪妃們行祭祀禮,演習養蠶制絲的技術。雖然這就是個面子工程,但後來也生了不少蠶絲,於是富察皇后本著浪費可恥的精神,帶著人把這些蠶絲織成了衣服,親自送給乾隆。乾隆一看很高興,不光經常穿著這件衣服,還拿皇后當做正面典型,號召大臣們向皇后學習,厲行節儉。


在富察皇后的身上,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它們不光體現了皇后的品德,更體現出這個女人敏銳的政治嗅覺,說明她能夠從乾隆的一言一行中,明白皇上到底想要做什麼,需要她做什麼,並且在搞清楚皇上的需求之後,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執行任務。對於一個皇后而言,這種才幹,那可是比詩詞歌賦重要多了!


正因為富察皇后是這樣一個德才兼備的優秀皇后,所以在她活著的時候,乾隆經常能夠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對待大臣們也比較寬容。可惜紅顏薄命,富察皇后在乾隆十三年的時候撒手人寰,於是打這時候起,乾隆的性格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富察皇后的死,可以說是在乾隆的心頭狠狠地紮了一刀。雖然乾隆還不至於像順治那樣,為了愛人尋死覓活,但他為了祭奠富察皇后,依然做了許多讓臣子們震驚不已的事情,在朝廷中掀起了一陣又一陣波瀾。


首先倒黴的,是他的皇長子永璜和三子永璋,這哥倆可能是因為不是富察皇后親生的,所以在皇后死的時候,表現地沒那麼悲傷,於是被乾隆重重責罵了一番,並且公開宣佈,他們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受此驚嚇之後,這兩個皇子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都才活了二十多歲就死了。


緊接著,乾隆就跟被點著了的炮仗一樣,不停歇的向大臣們發難。富察皇后去世一個月後,乾隆在翻閱富察皇后當年冊封用的冊文時,發現裡面滿文的部分有病句。按理說這就是個小問題,犯不上上綱上線,可乾隆正處在看誰都不順眼的時候呢,於是下旨將管理翰林院的尚書阿克敦打入大牢問罪。刑部的大臣們看皇帝來者不善,於是從重處理,判了阿克敦個“絞監候”,沒承想乾隆因此大發雷霆——他認為刑部判的不是太重了,而是太輕了!好在後來有膽子大的告訴乾隆,說冊文裡的翻譯其實沒錯,倒黴的阿克敦這才撿回來一條命。


在給富察皇后辦喪事的這段時間裡,像阿克敦這樣遭受無妄之災的大臣,還有很多。乾隆十三年五月,乾隆因為覺得工部給皇后製作上尊號用的冊寶太簡陋了,下旨將工部全部成員問罪;又因為祭禮上用的桌子不夠乾淨,將負責相關工作的光祿寺主要官員全部降職調崗;禮部的尚書,也因為給皇后上諡號時在禮儀問題上出現了一點小差錯,被降了兩級。


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乾隆都橫挑鼻子豎挑眼到這個勁兒上了,還有許多大臣揣著明白裝糊塗,好像是鐵了心要和他過不去一樣,非得在這時候給乾隆添堵。富察皇后的葬禮,許多大臣都沒到場,在外地的許多督撫大員,也沒提出進京參加皇后葬禮的申請,乾隆一看,你們這是非逼我殺雞給猴看唄?得嘞!


於是乾隆就從滿族人的舊習裡找了個理由。按照滿清以前的規矩,皇帝、皇后死後,官員們百日之內,不得剃髮,以表現自己悲痛至極,沒心情打理儀表。可是這個制度在滿清入關以後,就逐漸廢弛了,雍正死的時候,很多官員百日裡都理髮了,而且乾隆當時也沒追究責任,所以這次富察皇后死的時候,大家也就都“外甥打燈籠——照舊”了。沒想到這次,乾隆不但因為剃髮的事情大動肝火,將所有剃了頭髮的官員挨個懲罰了一遍,還從裡面選出了江南河道總督周學健、湖廣總督塞楞額兩位大官,讓他們自盡。這下子,再沒人敢在富察皇后這件事兒上給乾隆找不自在了。


把大臣們收拾老實了之後,乾隆心想,拿外人撒氣終究還是要有個頭兒,就算把那些不拿富察皇后當回事的人都殺了,也沒辦法讓皇后死而復生啊!所以他就換了個折騰的方向,轉過頭來,做紀念愛人的工作。


首先,他把富察皇后生前居住的長春宮改成了紀念館,下令裡面的一切陳設都不能變動,並且把皇后生前用的鳳冠和朝珠供在裡面。說到這兒,還得給您介紹一下這長春宮的名字:乾隆還沒繼位的時候,他的父皇雍正曾經賜給過他一個稱號,叫“長春居士”,乾隆很喜歡;等到登基之後,他就把後宮裡的長春宮賜給富察皇后居住,以此體現對皇后的愛意。富察皇后死後,乾隆覺得再沒人能配得上住這個寢宮了,索性就把它這麼放著,一直到乾隆退位的時候,才允許其他后妃居住。


失去富察皇后的乾隆有多瘋狂?聽後令人動容

長春宮


其次,乾隆下旨,讓人把皇后臨死前乘坐的那條船運進北京城來供他憑弔。這個船可不是一般的船,史料記載說它長六丈三尺、寬一丈一尺多,體積龐大到根本過不去北京的城門。為了保留這艘船,乾隆甚至想過說把城門樓拆掉,好讓船運進來。萬幸大臣們最後想出個辦法,讓人在城牆的垛口那兒搭了個架子,鋪上軌道,找來一千多個工人連推帶拉,硬是讓船翻進了北京城。


最後,乾隆還把對富察皇后的這份關愛,轉移到了她的親戚身上。在乾隆統治的時期,富察氏一家簡直是紅到發紫,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恆、侄子福康安、福隆安等人,都是出將入相的大官。就連乾隆自己也承認,之所以寵信富察家的人,都是因為富察皇后的緣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