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段氏伽馬刀發明人段正澄院士,因新冠肺炎在武漢去世


一路走好!段氏伽馬刀發明人段正澄院士,因新冠肺炎在武漢去世

2月16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官網發佈消息稱:“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製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段正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2月15日19時35分在醫院逝世,享年86歲”。

一路走好!段氏伽馬刀發明人段正澄院士,因新冠肺炎在武漢去世


公開資料顯示,段正澄院士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加工技術和裝備)專家。漢族,中共黨員,江蘇省鎮江市人,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

1957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系,後留校工作至今,長期從事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他一直工作在一線,與生產緊密結合,致力於國家重要需求的自動化、數字化加工技術與裝備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發。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製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段正澄先後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4項;2011年獲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發表論文200餘篇。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湖北省勞動模範、湖北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和湖北省先進科技工作者。他所領導的教學與科研團隊,1993年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並獲得“五一”勞動獎狀。

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一路走好!段氏伽馬刀發明人段正澄院士,因新冠肺炎在武漢去世

段正澄院士(資料圖)

據瞭解,此前段正澄院士病情還相對平穩,15日病情突然惡化。對於段正澄的救治,協和醫院還邀請了上海和北京專家共同會診,並換上從北京來的最好的呼吸機。

“他有糖尿病、心臟不是太好,也有高血壓,染上這個(新冠肺炎),我想可能是綜合的原因吧。”2月16日,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黨委書記史鐵林表示。

段正澄院士1934年6月出生於江蘇鎮江市。197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從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機械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製造自動化研究所所長。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一路走好!段氏伽馬刀發明人段正澄院士,因新冠肺炎在武漢去世

段正澄院士將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國家科技事業。

1999年,段正澄院士主導研發的中國首創、世界首臺大型放療設備“全身伽馬刀”問世,由此被稱為“段氏伽馬刀之父”。全身伽馬刀可進行旋轉動態聚焦,使伽馬射線焦點對準經過精密定位後的腫瘤,從而殺死腫瘤細胞,大大降低對人體正常組織和器官的損傷。目前已在全國100多家醫院使用,惠及近百萬人。

六十多年來,他堅持深入一線企業合作,以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學科為基礎,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多學科交叉與集成,進行高端裝備的創新研究和工程化開發,研發了多臺(套)國際、國內首創的高端自動化裝備、並在湖北實現了產業化。

2009年,75歲高齡的段正澄獲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經有人鼓勵段正澄參選院士,他卻拒絕了。老人把“院士”的頭銜看得極淡,在他看來,紮紮實實搞科研才是自己興趣所在。

一路走好!段氏伽馬刀發明人段正澄院士,因新冠肺炎在武漢去世

段正澄院士(資料圖)

“從事科學研究也許十年二十年都不會有什麼大的成果,因此絕不能浮躁,不能急功近利。選準了目標,就要長期堅持,百折不撓。只有這樣,才能出成果,出大成果。”

對於堅持的意義,段正澄有著特別深刻體會,他形象地說:“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來一個脈衝,自己就要震盪。”

段正澄院士為湖北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以及人才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2011年度湖北省科技獎勵大會上,獲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的段正澄院士平靜地說,“我將以誠惶誠恐之心對待這次的榮譽,以兢兢業業之心對待今後的工作。”

1953年,19歲的段正澄成為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成立後招收的第一屆大學生,1957年畢業留校任教,從此紮根喻園,一呆就是60多年。

他曾說,“這裡有我栽下的樹,還有影響我一生的師長”。

據《武漢晚報》此前報道,20世紀50年代的華中工學院初建階段,段正澄和同學都要在節假日參加基建工作,常常是上午種樹,下午在工地當小工,“現在的東二樓東三樓都有我挑過的磚。把一個大食堂用磚頭分成許多格,每格就是一間教室。”

回憶起這段建校歲月,段正澄感慨地說:“雖然生活艱苦,但很磨練人的意志。而且正是因為親自參與了,所以有著特別的榮譽感,願意為學校的發展壯大作出自己的努力。”

母校團結、和諧的環境和氛圍一直是段正澄最留戀的地方,“1953年的華中工學院是由數所學校的一些專業合併而成的。

從建立起,學校領導就非常注重營造一種團結、協作的氛圍。雖然教師們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專業,但相互之間的那種關心互助,深深影響了我們那群學生。人心齊,泰山移,這是一片造就人才、成就事業的沃土。”

大師遠去,榮光猶存。

致敬段正澄院士,願您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