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咖啡知多少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的咖啡市場欣欣向榮,為了進一步搶佔市場的制高點,國內市場的咖啡品牌們都陷入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競爭參與者主要有星巴克、瑞幸咖啡、上島咖啡、連咖啡等。自1999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以來,星巴克在全國的門店數已經超過3600家,佔據著中國咖啡市場的一半份額,是中國咖啡市場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德國咖啡知多少

但是老大的地位並不穩固,星巴克的寶座受到了中國本土咖啡品牌越來越多的衝擊,其中就包含最近自爆財務數據作假的“互聯網+”咖啡品牌瑞幸咖啡。2018年1月瑞幸咖啡開始在廈門試營業,隨後短短的一年時間,瑞幸咖啡開始瘋狂的擴張,直至2018年的年底瑞幸咖啡已經在北上廣深等國內大大小小將近22個城市開設了超過2000家的門店,對星巴克形成了包圍。

德國咖啡知多少

正是在上述因素的驅動下,中國的咖啡消耗量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26.59%,中國的咖啡市場也被普遍看好有廣闊的上升空間。

然而,目前咖啡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滲透率依然較低,不僅低於東亞其他茶飲文化國家的水平,放在全世界與一些國家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而這其中就包括德國。

是的,你沒看錯,德國的咖啡市場規模是排在中國前面的。2020年,德國的咖啡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26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五。

德國咖啡知多少

根據現有的統計數字,德國咖啡的消費量已經達到了6.1kg/人的數量級。德國咖啡從上世紀90年代的1.5萬噸的消費量,已經驟增到近來的5.5萬噸。事實上,在德國14歲以上的人口中,超過80%的人愛喝咖啡。德國消費者愛喝的咖啡品牌有Dallmayr、Eduscho、Jacobs、Niederegger和Tchibo。這些品牌的咖啡特點是味道濃郁飽滿,沒有任何苦澀的餘味。

而且你知道嗎?世界上第一個咖啡過濾器也是德國人發明的。時光倒退回1908年,也正是這種去除咖啡的苦澀餘味的願望,促使來自德累斯頓的家庭主婦Melitta Bentz發明了第一個咖啡過濾器。她在去除餘味這個問題上絞盡腦汁,並最終發現,將濾紙剪成一個圓形放在金屬杯裡,就成了完美的咖啡過濾器,既能去除咖啡渣,又能保證咖啡的口感。她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併成立了一家名為Melitta的公司來銷售咖啡過濾器,還聘請了自己的丈夫和兩個兒子作為第一批員工協助她。現在,這家叫做Melitta的公司依然存在,總部坐落於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明登市,這家公司已經將自己的業務拓展到了銷售咖啡本身以及銷售咖啡壺等周邊產品,並且在其他國家設立了自己的子公司。

德國咖啡知多少

除了本土的咖啡品牌,夏威夷Kona Fancy、牙買加Blue Mountain、亞洲的Kopi Tongkonan Toraja等異國情調的品牌,在德國的咖啡愛好者中都有一定的擁簇,而這些品牌€150/500g的不菲價格,似乎並沒有讓德國人對咖啡的鐘愛有一絲削弱。

另一個有趣的小知識是,儘管今天,德國人消費了大量的咖啡,但這並非是一如既往延續的歷史傳統,雖然早在1679年的漢堡,德國人就開始喝咖啡了,但是在19世紀下半葉,普魯士國王弗雷德里希二世對咖啡的消費採取了嚴格的限制措施,並最終完全禁止他的臣民飲用咖啡。當時咖啡不斷高漲的人氣和不斷增加的貿易量,讓德國的啤酒釀造商們不滿,才最終促成了這條奇葩法律的出臺。直到弗里德里希二世死後,禁止擁有和消費咖啡的法律才被廢除。而現在,儘管德國啤酒馳名世界,但其實德國人平均一年喝的咖啡要比他們的啤酒多得多。

今天的德國人,在午後以及在週末和節假日休憩時光,與家人和朋友們一起閒聊時,都會搭配一杯咖啡和一塊蛋糕助興(kaffee and kuchen klatsch)。蜂蜜杏仁蛋糕、芝士蛋糕、水果蛋糕和標誌性的黑森林蛋糕是德國人心中最受歡迎的咖啡搭檔。因此下次當你造訪這一國度的時候,除了就著他們聞名遐邇的啤酒、香腸和豬手大快朵頤以外,也千萬記得要在某個閒暇的午後,坐在漢堡街頭的小咖啡館裡,點上一杯香濃的德國咖啡靜靜品嚐呀。

德國咖啡知多少




德國咖啡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