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智能櫃:微信存包櫃,不是隻接入微信支付那麼簡單

如今在一二線以及大部分三線城市中,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出門不帶現金的生活,這對傳統無人終端形成了新的挑戰,用戶支付習慣發生變化,就要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所以過去兩年幾乎所有自動售貨機都在進行移動支付的升級改造。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全國使用移動支付的用戶5.83億,年增長率為10.7%,網民在線下消費時使用手機網絡支付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65.5%提升至67.2%,線下網絡支付使用習慣持續鞏固,並在影響線下自助終端的發展。

共存智能櫃:微信存包櫃,不是隻接入微信支付那麼簡單

移動支付的影響力正在向線下各個自助終端產品蔓延,其中更為傳統的寄存櫃也在積極響應新環境下的用戶需求,以共存智能櫃為代表的基於微信體系的微信存包櫃成為移動支付時代的全新自助寄存服務智能終端。不過,由於需求類型不同,智能寄存櫃的移動支付改造要比自動售貨機面對的問題更復雜一些。

據共存智能櫃聯合創始人俞佳斌介紹,自動售貨機核心只有一個“出貨”交互,只需要接入移動支付接口即可滿足用戶需求,而自助寄存櫃則有“存包”、“取包”兩個核心交互,這就涉及到整個軟硬件產品交互的構造問題。

俞佳斌表示,若效仿自動售貨機只接入移動支付接口的方案也可以滿足用戶需求,但這種方案不夠智能,櫃機交互與手機交互是兩個獨立體系,用戶使用寄存櫃獲取的訂單憑證仍是傳統的熱敏打印小票,這種寄存憑證存在易損壞、易丟失的問題,一旦丟失就容易被其他人冒領。對此,有些公司的解決方案是在櫃機上輸入手機號,然後短信發送取包碼,交互又變得更為繁瑣。

共存智能櫃的解決方案則放棄現金支付方案,將櫃機交互與手機交互融為一體,完全採用基於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的解決方案,取包時無需熱敏小票,也無需短信密碼,而是直接在小程序獲取實時變動且具有唯一性的取包二維碼,然後對準櫃機上的取包掃碼口進行反掃取包。

俞佳斌稱,微信存包櫃不是隻接入微信支付那麼簡單,以櫃機為交互主體的智能寄存櫃對主櫃配置要求更高,相應成本也要更高,普通小場景無法承受,不具備普適性,而共存智能櫃​是完全採用微信小程序的交互方式,降低主機配置,控制櫃體綜合成本,並實現標準化,便於綜合運營管理,可實現在各類場景的投放合作。

現在來看,無論是哪種智能解決方案,傳統條碼紙寄存櫃肯定已跟不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節奏,從用戶的易接受程度來看,使用手機存包更符合多數用戶的心理預期,所以移動支付也正在對自助寄存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