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喬伊斯短篇的寫作課上,你能回答正確幾個問題?

文學報 · 此刻夜讀

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談到新批評派,可能不得不提克林斯·布魯克斯和羅伯特·潘·沃倫合著的《小說鑑賞》,在書中,作者提出鑑別好小說的一些原則,闡述小說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為我們提供了小說批評與賞析的範例,兼論小說與人生的關係。

作為此書的審閱者,作家曹文軒表示:對於普通讀者而言,這樣的書,可能更有助於他們掌握最理想也是最有效的閱讀方式,從而使他們更確切地理解小說何為。

今天的夜讀摘選自此書細讀詹姆斯·喬伊斯短篇小說《阿拉比》的部分內容,指出這篇小說並不只是一篇少年人失戀的感傷小說,它充滿了含蓄的隱喻,更是一幅關於成年人生活經驗中主要矛盾的象徵性示意圖。

《阿拉比》選讀

詹姆斯·喬伊斯

著宗白 譯

北理查蒙德街的一頭是不通的,除了基督兄弟學校的學童們放學回家那段時間外,平時很寂靜。在街盡頭有一幢無人住的兩層樓房,跟一塊方地上的其他房子隔開著。街上那些有人住的房屋沉著不動聲色的褐色的臉,互相凝視。

我們從前的房客,一個教士,死在這屋子的後客廳裡。由於長期關閉,所有的房間散發出一股黴味。廚房後面的廢物間裡,滿地都是亂七八糟的廢紙。我在其中翻到幾本書頁捲起而潮溼的平裝書:沃爾特·司各特所著的《修道院長》,還有《虔誠的聖餐者》和《維道克回憶錄》。

我最喜歡末一本,因為那些書頁是黃的。屋子後面有個荒蕪的花園,中間一株蘋果樹,四周零零落落地有幾株灌木。在一棵灌木下面我發現死去的房客的一個生鏽的自行車打氣筒。教士是個心腸很好的人,他在遺囑中把全部存款捐給了各種慈善機構,又把傢俱贈給他的妹妹。

到了日短夜長的冬天,晚飯還沒吃完,夜幕就降落了。當我們在街上玩耍時,一幢幢房屋變得陰森森的。頭上的夜空是一片變幻的紫羅蘭色,同街燈的微光遙遙相映。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寒氣刺人,我們不停地玩著,直到渾身暖和。我們的喊叫聲在僻靜的街心迴響。我們竄到屋子後面黑暗、泥濘的巷子裡,玩粗暴的野孩子玩的夾道鞭打遊戲,又跑到一家家幽暗陰溼的花園後門口,那裡一個個灰坑發出難聞的氣味。

然後再到黑黝黝的滿是馬糞味的馬廄去。馬伕在那裡梳馬,或用扣著的馬具,搖出鏗鏘的聲音。當我們折回街道時,燈光已經從一家家廚房的窗子裡透出來,把這一帶照亮了。這時,假如我叔叔正拐過街角,我們便藏在暗處,直到他安抵家中。如果曼根的姐姐在門口石階上呼喚弟弟回家吃茶點,我們就在暗中看著她對街道東張西望。我們等著看她待住不走呢,還是進屋去。要是她一直不進去,我們就從暗處走出來,沒奈何地走到曼根家臺階前。

她在等我們,燈光從半掩的門裡射出來,映現出她的身形。她弟弟在順從她以前,總要先嘲弄她一番,我則靠著欄杆望著她。她一移動身子,衣服便搖擺起來,柔軟的辮子左右擺動。

......

12 詹姆斯·喬伊斯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愛爾蘭小說家。1882年2月2日生於愛爾蘭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於瑞士蘇黎世。他在都柏林接受教育,1902年遷居巴黎。

他的生活艱難,財政危機不斷,慢性眼疾有時使他完全失明,他的女兒還患有精神病。小說集《都柏林人》和自傳體小說《一個年輕藝術家的肖像》和他早期的散文集體現他講故事的天賦和他的智慧。

他在朋友和贊助人的資助下,花7年時間完成了備受爭議的作品《尤里西斯》,後來被認定為20世紀最偉大的英語小說,這篇小說是探索內心獨白和意識流寫作方式的代表作。

討論

就所謂最簡單的標準來說,這是一篇寫少年失戀的小說。但是,小說的大部分並沒有寫到那個少年的戀愛,而是寫他周圍的世界——對他住的那條街道的描寫,關於那個已故教士以及教士遺下的財產的情況介紹,還有他跟叔叔和姑姑的關係。這些事情都是自然而然地出現在小說裡的,也就是說,按照現實主義原理,這些事情在小說裡都是合情合理的。這樣的成分如果只是作為“背景”或者僅僅作為“環境”來處理的話,那麼這篇小說就會被無關的材料所壓垮。

然而,任何讀者——除非是最奇特的怪人——都很清楚,這篇小說中的各條線索都是相互聯繫而起作用的。我們一旦發現這些表面看來互不相干的線索在《阿拉比》裡是以何種方式聯繫起來並都和那個少年的失戀有關的話,我們也就得出了小說的主題。

那麼,像已故教士的財產啦、朋友們在搶帽子玩時那個少年卻在和那個少女遙通音訊啦、茶會上的嚼舌啦、叔叔的遲遲不來啦之類的事情,究竟和少年的失戀有何關係呢?通過這些事情,間接地暗示出一件事情,那就是少年與日俱增的孤獨感,也就是在他和朋友、老師及家庭之間缺乏同情心。

他說:“我彷彿感到自己端著聖餐杯,在一群對頭中間穿過。”舉例來說,如當叔叔站在大廳裡時,少年就不能走進前室躺在窗臺上,或者在學校裡,他的日常學習也開始顯得像“單調乏味的小孩子的遊戲”。但是這種孤獨感也有它幾乎是狂喜的時刻。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火車的列車員把人群往後擋,“說這是直達集市的專車”,不是為他們開的。那個少年獨自待在空蕩蕩的車廂裡,但他正在去“阿拉比”的路上,正在狂喜地奔向某個充滿浪漫色彩和異國情調的目的地。聖餐杯的隱喻暗示出同樣珍奇的內心喜悅。

不管怎樣,圍繞著他的不再是普通的日常世界,在日常世界裡他無論痛苦還是欣喜時都感到孤獨。就是對那個少女,他也感到孤獨。他和她僅談過一次話,而當時他又是那樣迷亂不堪,竟不知如何對答。但現在,他希望為她從阿拉比帶點什麼來,這樣做總不失為他和她之間一種聯絡感情的方式,不失為在充滿敵意的世界上他們關係的某種象徵。

最後寫集市的那段情節,有意識地——雖然是含蓄地——為那個少年單方面地領悟事實做了鋪墊。“臨時用木頭搭起的月臺”和出現在建築物上方的“魅人的名字”形成了對照。在裡面,大多數售貨棚攤關閉著。那位“女郎”以及和她在一起談話的那些年輕的先生是鋪墊中的主要部分。

他們對少年毫不留意,只有那個“女郎”因為她的職務是售貨員,才勉強地問他想買什麼東西。而她的聲調也是“冷冰冰的”。她也屬於敵意的世界,但是她又屬於一個他試圖進入其中的世界,她和那些向她獻媚的人在一起進行著輕鬆而親暱的談話——這種親暱的樣子同他和曼根的姐姐的關係正成對照。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這是一個遼遠而又豐富多彩的世界,他無法進入這個世界,他只能用目光“誠惶誠恐地瞧著兩排大罈子,它們排在棚攤門兩側,好似東方衛士”。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那個“女郎”和那些獻媚者對自己正處於神聖而受到防衛的地位卻毫不自知,他們縱情於嬉戲逗笑,這似乎在褻瀆和貶低那個把少年隔絕在外的神秘世界。

我們何以得知這種情形的呢?小說對此並未直說,但是從那個女郎和獻媚者談話的神情與那句提到“大罈子”的話的語調的對比中,卻表現出了這層意思。

這是不是一篇感傷小說呢?這篇小說寫的是年輕人的戀愛而且是“初戀”,這樣的戀愛通常是輕率的,往往是一時之興。這篇小說裡的那個少年也顯然在捕風捉影,自作多情,他在小說結束時自己也承認他已陷入了自我矇騙。

那麼作者又如何避免這樣的指責,即認為他對待這樣的事是否過於認真了?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看小說是從哪個角度來寫的。

這篇小說是由主人公自敘的,但時間是在很久以後,也即在他成年之後。當然,這個情況在小說裡並沒有點明,但是這篇小說的語言風格顯然不是未成年的少年人的風格。小說在風格上條理清晰而又複雜多變,含蓄的隱喻隨處可見。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換言之,既超然又具評判性,這是一個成年男子在回憶自己的少年時代。譬如,少年在經受痛苦時是決不會進行這樣的自我暴露的:“除了隨便招呼一下之外,我從未同她講過話。可是,她的名字總是使我愚蠢地情緒激動。”

事實上,這個成年人已經明白了自己少年時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愚蠢的,少年時的感情是迷茫的。他早已擺脫此種迷茫,而且已經認識到這是過去存在的情況以及它為何存在的原因。

既然這個成年人已經擺脫了少年時的迷茫,那麼事情為何對他依然有意義呢?他僅僅是在回憶少年時所經受過的痛苦嗎?看來,不僅是這樣,當他回憶少年生活時他還從中領悟到對某種問題的預示,而那個問題正是他在少年期後的生活經歷中遇到的。對於兒童來說,現實和理想的矛盾可以說並不存在,而對於成年人來說,這種矛盾——其說法形形色色——卻是一個恆常的問題。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這篇小說所寫的就是一個少年初次遇到了這個問題——因為,他即將成年。成年人對這個問題也許已經做過種種調整,或許已經得到了某些暫時的解決辦法,但是,當他回憶往事之際,他依然會辨認出這個問題,而且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少年時代產生的幻滅感和孤獨感雖然顯得有點幼稚可笑,但是它們到了成年人的生活經驗之中非但不會消失,而且會變得更強烈、更徹底。由此看來,這篇小說並不是一篇關於人的成長過程的流水賬,也不是想表現某種關於人的心理變化的醫療興趣。它是一幅關於成年人生活經驗中主要矛盾的象徵性示意圖。

思考題

1.那個少年和那個已故教士有何共同之處?設想,如果那個已故的人是個店老闆或者是個律師或者是其他任何不“端聖餐杯”的人的話,那麼小說是否會發生變化?

2.人們認為兒童比成人更具想象力,那麼,當那個少年把自己以往的生活看做“單調乏味的小孩子游戲”時,這裡意味著什麼?

3.在這篇小說裡,戲劇性的生動材料相對來說比較少,你能說說這是什麼原因嗎?這種情況與小說的基調以及主題是否相一致?

4.思考一下,如果要把這篇小說寫成一篇感傷的、痛哭流涕的關於“初戀”失意的作品,有何難度?就這一點談談由於事件發生時間和分析性語言造成的講故事時的時間“差距感”。就這一點談談小說的風格。

(劉文榮 譯)

內容選自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作者: 克林斯·布魯克斯 /羅伯特·潘·沃倫

出版社: 後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譯者: 主萬/ 馮亦代 / 豐子愷 / 草嬰 / 汝龍

出版年: 2020-2

配圖:unsplash、 pexels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新年文創季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在乔伊斯短篇的写作课上,你能回答正确几个问题?| 此刻夜读

郵發代號: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