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過後,田間地頭草叢中有一野菜,人稱“地木耳”,你吃過嗎?

春天來了,鄉村裡有很多好吃的美味。每到春天,家裡的菜園裡沒什麼好菜吃了,我們就會到處採摘野菜,在農村老家有很多野菜可弄,如蘆筍、蒿子、竹筍、薺菜、地木耳等。多得數都數不過來了。春天裡大地一直春雨綿綿,很多人都討厭下雨天,因為下雨天不只會給我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是,在很多農村的小河邊或者田間地頭草叢中隱藏著一種野菜,在大雨的滋潤著慢慢甦醒、舒展、生長著,這種菜我們那叫“地木耳”,你吃過嗎?我已經快三年沒有吃過地木耳了,記憶中的地木耳混合酸菜一起炒制,細膩的菌種被酸菜湯汁包裹,辣味混合,入口軟綿細膩,有鹽有味,非常美味。

春雨過後,田間地頭草叢中有一野菜,人稱“地木耳”,你吃過嗎?

地木耳其實是一種藻類,又名地皮菜、地皮菌、雷公菌、地軟兒、地瓜皮等,下雨後,有念珠藻菌的地方就可以生長出這種外面被膠質包裹,內部由藻絲彎曲纏繞而成的鮮美小菌種。廣泛分佈於農村山腳、河邊、路邊的地皮上,顏色一般為黑色,隨著不斷地生長,地木耳顏色會緩慢變成青黃色直至淡青色,玲瓏剔透,因其形狀極似單片黑木耳,故稱為“地木耳”,但它的營養價值卻是黑木耳的十幾倍。

春雨過後,田間地頭草叢中有一野菜,人稱“地木耳”,你吃過嗎?

“一夜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地木耳,是大地在春天到來的時候送給我們的美味。立春之後,春風輕拂,在農村大地一天天滋潤、暖和起來,隆隆春雷聲帶來了綿綿細雨。連續一天一夜的春雨,足以讓這綠色的野菜瘋狂生長,脫穎而出。當地人在採摘地木耳的時候,會有意識地摘取成型的大片,這樣做一來可以賣到好價錢,二來也避免了對越來越稀缺的野生資源的過度攫取。撥開草叢,小心翼翼地選出好幾片成色好的地木耳,放入籃中。有時候,在土壤肥沃的地方,地木耳都是成片分佈,常常是蓬蓬鬆鬆一大堆,任你挑選。明代王磐編撰的《野菜譜》中,為人們描繪了拾地木耳的情景:“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莊前阿婆呼阿翁,相攜兒女去匆匆。須臾採得青滿籠,還家飽食忘歲凶。東家懶婦睡正濃。”。在這裡地踏菜是地木耳的別稱。

春雨過後,田間地頭草叢中有一野菜,人稱“地木耳”,你吃過嗎?

地木耳是春天下雨打了雷就會長的食材,也叫“雷公屎”,所以雨後特別多,各地叫法也不一樣。而且地木耳實屬一道美味,看上去特別的誘人,讓人食慾滿滿。採摘回來的地木耳,都要先在流水中不斷沖洗,然後稍微浸泡一段時間,再反覆清洗三四遍,這樣才會變得乾淨。地木耳洗乾淨後,蓬蓬軟軟,油黑清涼,拿在手上,很柔軟輕盈,非常舒服。地木耳可做湯,可涼拌,可清炒等,各種味道都別有風味。地木耳火鍋加上酸湯的湯底,特別的下飯。野味菌類是大自然的饋贈,不止於存儲到舌尖單純的味道,也關於兒時記憶中的一點一滴的情懷。

春雨過後,田間地頭草叢中有一野菜,人稱“地木耳”,你吃過嗎?

地木耳說不上香,也說不上鮮,似乎有一種淡淡的泥土氣息,又有隱隱的青草味,專門品嚐又無法鎖定,如同文人說蘭花,“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地木耳天生清雅,與腐乾、青等菜這些素淡的東西搭配,方顯其味。小夥伴們,春雨過後,田間地頭草叢中隱藏著一種野菜,人稱“地木耳”,你吃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