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文物精華——魏晉藍琉璃耳鐺

魏晉藍琉璃耳鐺

临泽文物精华——魏晋蓝琉璃耳铛

琉璃質地。直徑1.4cm,底1.2cm,高1.6cm。藍色,表面光滑,兩端平整,中間呈束腰形,有穿孔。

临泽文物精华——魏晋蓝琉璃耳铛

文物小課堂

耳鐺,原始社會便已有之,當時多為玉石、陶、煤精等製品。先秦時期,隨著玻璃製作工藝的出現,戰國時期的墓葬中已出現玻璃耳鐺的隨葬品。進入漢代,將如珠似玉的玻璃用做裝飾品比較流行,玻璃耳鐺逐漸增多,迄今在陝西、河南、湖南、甘肅、寧夏、雲南等地墓葬中已發現玻璃耳鐺二百多件,有關其文字記載也廣泛見於漢魏的史籍。儘管如此,耳鐺卻並不是此時漢族女子普遍佩戴的耳飾,因為從此時出土的人物形象來看,不論是繪畫還是俑人,佩戴耳飾的都十分罕見。中原女子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的觀念影響,並不流行穿耳。故此,佩戴耳鐺並不是源自中原的習俗,而是從少數民族引入的。

審核:馬玉良

臨澤旅遊名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