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版权篇|如何预防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无数图片,音乐,文章、字体等资源,但随之而生的,便是贸然使用产生的风险——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这些网上的资源来源并非总是清楚的,其是否属于非商用亦或是可商用都不得而知。事实上,就连平常一直在用的"免费"字体,也存在使用风险。


之前就发生过,一实习生使用了微软雅黑的字体用于做设计图,而后公司被索赔了2860万,事件的另一个主角便是前段时间刚破产的方正集团。(天道有轮回?)


Whatever,总之网上的资源不能随意使用,容易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坑,然而实际操作上,我们又总是避免不了有时会用上,那么如何避坑就很重要了。


要知道版权是否侵权,主要看侵权的行为是否符合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界定,如果是属于侵权的行为就构成侵犯著作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先声明,本篇是避免踩坑,不是教导如何打擦边球,所以排除明确知道作品是属于别人的情况,只考虑不明确是否会侵权的情况。


首先第一点,如果你没有从中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利益,那么无需担心版权问题,毕竟关上门自嗨,走出门就没人知道了;反之,一旦涉及到利益问题,就要提高意识,你可能已经在侵权的边缘疯狂试探了。


版权篇|如何预防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如果是以上的第二种情况,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检索。和专利商标那些不同,版权没有专门的检索通道,这跟其特性有关,即使不去知产局申请,作品也会享有版权,只不过去注册版权之后,万一发生纠纷,能方便直接的证明版权所属,而不用自行再去收集其他证据。


那么该如何进行检索呢?由于版权涉及范围相当广阔,其载体也各种各样,本篇不做全面讲解,只提供一个思路,下面以常见的平面设计为例来进行分析:


版权篇|如何预防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上面的海报组成比较简单,就是产品图,中文字,英文字,背景图。


我们先看中英文字,中英文字的话涉及到的就是字体版权是否能商用的问题,这里小金推荐使用"360查字体"的工具,进行直接查询,操作如下:

去度娘搜索:"360查字体",点击进去:


版权篇|如何预防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然后等待其自动检索就好。

版权篇|如何预防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除此之外,在原先的字体上通过自己的创意进行变形也是可以避免侵权,不过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产品设计这一块呢,属于外观设计,一般有两种方法避坑,一种是设计得大众化一点,当然也不是说没特点,但至少从形状来看是要常见的,比如说圆柱体的水杯,然后上面的花纹怎么设计都没关系,只要别照抄别人的都没事;另外一种就是设计得大胆一些,就是很特立独行,例如螺旋上升形状的水杯,外面还附带两个个LED灯,像这种具有分辨性的特征也是可以避坑的。


版权篇|如何预防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最后说说背景图,免费的图片其实很多,但由于在网络上散播的数量庞大,所以还是很容易踩坑。对于图片,做到以下几点就好:

1、 尽量不使用不明来源的图片,不随意使用带水印的图片。

2、 涉及到真实人像的图片都谨慎使用。

3、 如果一定要用上,建议对图片进行自己创意改动后再用。

4、 祈祷没人找上你。(笑)


上面第四点也不是真的开玩笑,版权类的碰瓷事件其实很多,只是由于一般赔偿金额不多,不会上至新闻,所以才较为不为人知。与专利一样,版权界也存在着明知自己不享有著作权,却专门向他人发起侵犯著作权之诉或者以提起诉讼相要挟,以获得利益的维权主体,也就是俗称的"版权蟑螂"。


总结:以上例子虽然不够全面,因为版权除了文字图案,还有音乐,软件等等,但道理都是相同,就是要注重原创精神,必须是经过个人脑部工作后生成的作品才能拥有版权。如果想抄近道,靠抄袭来谋利,最后只会引火烧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