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两年翻倍达40万亿美元!泡沫消失后,如何保住现有财富?

财富两年翻倍达40万亿美元!泡沫消失后,如何保住现有财富?

过去两年房地产泡沫给国人增加了多少财富?很难有人说得清楚。2018年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末,中国家庭财富总值达23万亿美元,预计到今年末,私人财富总规模将达到40万亿美元。过去两年,中国私人财富规模足足增加了17万亿美元,接近翻倍。其中房地产被认为是中国居民财富最大的造富机器。

1家庭财富脆弱性明显

我国居民私人财富在过去两年增加的数量相当于美国2017年GDP总量(18万亿美元)。随着政府对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加强,房屋资产的流动性在逐步被冷冻。

过去很多年,中国家庭的财富配置与增值高度依赖房地产,根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在中国家庭的总资产中,房地产的占比长期徘徊在70%左右,比美国的两倍还多”。财富高度集中配置在流动性较差的房地产领域,增加了中国家庭财富的脆弱性。

俗话说“赚钱容易,守财难”。二十多年前的台湾与目前的中国大陆有着相似的情景。80年代的台湾盛传一句话:“台湾钱淹脚目”,意思是,台湾的钱能淹到脚踝。彼时,台湾证券公司年底的奖金高达70个月,甚至100个月的工资。工作一个月赚十几万新台币不过是零花钱,台湾股市一个涨停板就能买下这个大陆小镇所有工厂。

然而经济总有其周期性,过去二十多年,台湾大学生的起薪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如今,香港、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总会感慨当地物价的便宜,香港著名词人林夕撰文指出“东西好便宜”这句话,背后却是台湾劳工低薪的代价,“你口中的蜂蜜,不小心会变成台湾朋友的盐巴”。经过整整一代人的经济萧条,台湾人从曾经的追求奢华到今天全社会的节俭风潮。

财富两年翻倍达40万亿美元!泡沫消失后,如何保住现有财富?

2泡沫狂欢后是退潮的现实

随着我国经济去杠杆的进行,居民财富经历着考验,过去泡沫带来的财富随时可能消失。今年以来,股票市场的浮动收割着新一轮的韭菜,金融市场波动不断。对于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监管当局多次警告投资者要谨慎,守好手中财富。

前央行副行长、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在五道口金融学院2018年毕业庆典上的发言告诫学生:“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地缘政治的变化、产业结构的重构都会使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每个国家、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3稳健资产配置规划 跨越经济周期

对于当下大部分国人来说,从出生到现在经历的是不断上升的经济周期(财富增加,生活变得优渥),相信这样的好日子会永远持续下去,缺乏度过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化,保险、理财产品和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资管产品等可以跨资产投资的机构迅速兴起,为资产配置理论的本土化运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对于个人的高净值投资者而言,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资产配置方式呢?

从中国基础资产的历史表现看,中国市场定价效率较低,积极型投资经理能够获得更多超额收益。对于特定基础资产,可以委托相应领域的优秀外部管理人,获取更多超额收益。而在基础资产的选择上,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还可以探索股票、债券等传统资产以外的其他高夏普比投资,如房地产、股权投资等另类资产。

但高净值投资者还要坚持投资基本原则:

(1)风险越高,回报越高。如果你计划在退休前认真规划投资,积累财富,那么离退休时间越长,你可以承担的风险就越高,这意味着更高的回报。澳门金融学会管理委员会李德濂在谈到个人财富管理理论时指出:在财务策划中,好的投资是达成退休目标的重要手段。

(2)资产配置多元化。这包括资产类型、地域的不同。随着“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之后,私募基金、股权、保险、金融衍生品等逐渐加入中国家庭财富配置篮子。

(3)利用中长期的投资期限,安全度过经济周期的影响。

(4)保持一定的流动性,避免杠杆带来的损失。巴菲特说过,“我看到过很多人因为酒精和杠杆(借钱的杠杆)而失败。

小 结

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将自己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来保证用最少的风险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作为非专业的普通投资者,需要极力避免盲目陷入赚“快钱”的高回报陷阱,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合规性与高风险。在泡沫即将消失之际,寻求专业资产规划平台,提供相对稳健的资产配置规划,才是守护财富之道,扩充财富之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