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她解開了生活這道題的答案

很多時候,一個人選擇了行走,不是因為一時興起,也並非誘惑,他僅僅是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DE未來訓練營


能心靈相通的“一家人”

“好了傷疤忘了疼”這句話來形容所有DE老隊員都是十分貼切的。在經歷過柴達木“虐待”後的我又再一次心血來潮地來到百公里現場,那個有著“天山山脈中的‘淨海’”、“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美稱的賽里木湖。

帶著老隊員的帽子,再次體驗中國邊疆的大好風光和祖國的壯麗。

這一次的出行遠比上一次要崎嶇很多。

在路上,她解開了生活這道題的答案

那一天的深圳經歷了強雷的打擊,所有航班都在經歷延誤和取消。乘坐地鐵到達機場,辦理完一切手續後的我悠然自得的坐在星爸爸裡,享受自己最後的好時光。

我們的飛機不斷的延誤,使我產生了一種“沒事,還早”的印象,直接忽略了更改登機口的廣播,待到後臺顯示還有幾分鐘飛機即將起飛時才意識到不對勁。在機場狂奔一路趕到更改後的登機口時飛機已經關閉了艙門,100km 的第一次絕望便是在機場降臨的。改簽、退票一系列大改動後,才勉強擠上了一架飛機。

到達烏魯木齊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了。

順路的小夥伴和室友是一路打擊後的溫暖,深夜不睡覺為了幫我開門,等著我一起。這也許就是百公里的可貴之處之一吧。

第二天我們的時間都花在了大巴車上,在沿路的風景中高歌歡唱。賽裡木百公里在那時候不是一個團隊,而是一個融合了來自不同地區自然而然形成的大家庭。即便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即便我們互不相識,但是聚在一起我們卻是能夠心靈相通的“一家人”,能夠無話不談。

百公里的徒步遠征是從第三天正式開始的。

在路上,她解開了生活這道題的答案

行走中,聽見內心的聲音

拱門後的一切都與我熟悉的荒原戈壁灘那麼不同,卻又撞擊著心靈。儘管疲憊已經讓人再也邁不開步子,可是心中卻沒有一絲絲放棄的念頭。

新疆的山綿延看不到結尾,而那結尾也許在遙遠的天邊,靜候著疲憊的旅人;新疆的天是湛藍的,如同無知孩童筆下最純淨的一抹,環抱著所有受傷的心靈。

這裡沒有柴達木的熱情洋溢,卻是另一種恬靜。

在路上,她解開了生活這道題的答案

賽裡木百公里雖然美,但套路卻不少。

隊長與領隊無數次告訴我們只有一公里了,可是終點還在不知何處的天邊。每一天我們都在興奮與新疆的霞光中甦醒,迴歸營地的時候卻只有疼痛的雙腳和滿腔的淚水。

無邊無際的草原和沒有盡頭的道路是美景,也是令人絕望的:看不到終點。我們就是在痛苦、堅持和放棄中無力的掙扎,行走著到達營地。

夜晚的賽裡木氣溫咄咄逼人,直奔冰點。

最後一天簡直是耶穌般的存在,15km 後便是百公里的終點。那一天可能是整個百公里途中最興奮的一天。淚水中的終點線似乎更加刻骨銘心,陽光下少年上揚的嘴角令驕陽黯然失色。

完成百公里,更是挑戰了自我的極限,找回了靈魂深處的自己,也聽見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感謝經歷。

在路上,她解開了生活這道題的答案


本文作者是DE隊員Ivy Yan,寫於完成賽里木湖100km徒步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