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业绩不错,却更加焦虑?

我是一个外贸销售员,现在是负责整个东南亚大区。我们是做农化行业,相对来说,市场比较稳定。而通过公司支持和个人的努力,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五年时间从没有做到了1000万美金。可以说是稳步成长,即使在今年市场不好,其他市场都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我还是提前完成了销售任务。

可是,我有深深的焦虑感,为什么呢?

一、思路决定出路,职业发展焦虑

一般来讲,职场员工的思维有六个阶段的描述:点状思维(菜鸟员工)→框架思维(熟练员工)→逻辑思维(基层干部)→创新思维(中层干部)→全局思维(高层干部)→前瞻思维(LEADER)。

纵观个人职业发展的道路,从刚开始只知道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菜鸟,到能够独挡一面做市场,确实在思维层次上上升了一个台阶。但是从框架思维、逻辑思维到创新思维,这个转变太难了。我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基层干部,不是熟练员工,所以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带领团队一起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不是自己冲在前面,不给别人展现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的不断学习,我有意识地从逻辑思维找创新,这个市场发展是否有一个更好的模式,未来几年如何规划,这是我的弱项,我必须花大精力去收集信息,有足够的支撑后再做出决策。

我得和自己的性格,尤其是思维方式作斗争,逼着自己想问他更加全面和超前,逼着本来不爱做决定的自己有决断力。

二、企业管理问题多,企业发展焦虑

企业管理是大问题,这次培训提出的倡议是“向管理要效益”。尤其是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方面,我们公司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公司的管理模式还是稳定的金字塔模型,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反馈问题繁琐、流程繁杂,最大的优势是稳定。韩都衣舍成功的经验让我们了解到,对市场和客户敏捷的反应很重要,那我们是否可以思考在一个大金字塔中来一些小金字塔呢?

质量管控方面更是问题百出,那我们是否可以对1-2个痛点下手,逐个解决所有的管理漏洞呢?

三、监管力度加大,行业发展焦虑

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对生产企业要求越来越高,并导致很多企业停产成为常态。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直接接触食物的农化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之前流行的产品,因为毒性、环保或者致癌等原因被禁用,对创新的生物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一直强调,农业发展离不开我们,但当我看到荷兰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开始担心我们行业的前途。荷兰自己培养天敌,生物防治病虫草害达到60%以上,且还在增长。这对我们对未来新产品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未来的方向是生物防治,那我们还能活下去吗?

现在是行业大洗牌的过程,如果公司迟迟没有找到自己的第二发展曲线,对未来5-10年的发展做出规划,企业极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科技一般对农业相关行业影响较晚,但这次科技革命不一样,他的影响和传播比以前的科技革命传播更快,范围更广。全民参与互联网、大数据,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我们公司也在讲创新,不过是按照跨国公司的老路,在产品上提出新思路,但是在商业模式和与新科技结合方面做的比较慢,更谈不上创新,这样的状态让身处变革浪潮中的我充满焦虑,唯恐落后。

时代不一样了,行业变革也与以前不一样了,对个人的要求也更加高。如果你适应不了这个时代,适应不了行业发展,没有快速的反应,生存下去的几率就很小。

我们一直在求生存的状态,这种危机意识让我们企业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但是在投入这么多设备、产品的同时,是否有相配的人和管理水平呢?

那么如何让自己走出困局,减少焦虑呢?我的解决方案是焦虑常态化,拥抱焦虑,行动起来。你焦虑说明你在思变,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

  • 在个人职业发展上,我将继续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重视收集并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同时关注其他行业新科技变格,结合自己的经验发现商机。
  • 在企业发展上,我需要提高自己的管理高度,积极地给领导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如果有合适的工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就进行整理手机。
  • 在行业内发展上,我个人无法阻挡潮流,但是我会适应潮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习1-2项相关的副业技能,找到自己的第二发展曲线,为未来职场发展更上一层楼做好准备。

没有解决方案,只有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