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为什么斩的是“白蛇”而不是青蛇或其它颜色的蛇?

汉高祖为什么斩的是“白蛇”而不是青蛇或其它颜色的蛇?

文字:五

六书:象形

意思:表示数量五

演变:

汉高祖为什么斩的是“白蛇”而不是青蛇或其它颜色的蛇?

甲骨文“五”由“二”和“×”组成 。《说文解字》中说“二”表示天、地,“×”表示阴阳二气相交在午时,所以念五。阴阳二气相交产生五行(金、木、水、火、土)所以就代表数字“五”。《说文解字》是汉代的著作,当时还还没有发现甲骨文,是用后世内容解释先前文字,属于本末倒置、难免牵强附会。

当代研究文字的学者唐汉采用郭沫若的说法并做了后续补充,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他说:古人伸一跟手指表示一、两根手指表示二、三根手指表示三、四根手指表示四(昨天讲过,甲骨文四写成四横),攥起拳头表示五(甲骨文五就是攥拳头的形象),我们姑妄听之。

“五”从甲骨文到小篆书写大致相同,隶变后与今天的楷书写法基本一致。

文化:

汉高祖为什么斩的是“白蛇”而不是青蛇或其它颜色的蛇?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汉高祖斩白蛇起义”的故事。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征集天下民夫修建长城和骊山陵墓,逾期不到者,民夫与领队都要杀头。《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刘邦作为亭长时因押送民夫的一段故事: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後人至,高祖觉。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刘邦作为泗水亭长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服劳役。路途遥远难行,民夫不胜体力。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刘邦估计等到了郦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丰西大泽中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

高祖说:“你们都逃命去吧, 我也要从此亡命天涯啦!”民夫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走。高祖乘着酒意,夜里抄小路通过沼泽地,让一个在前边先走。走在前边的人回来报告说:“前边有条大蛇挡在路上,还是回去罢。”

高祖已醉,说:“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赶到前面,拔剑将大蛇斩成两截,道路打开了,继续往前走了几里,醉得厉害了,就躺倒在地上,后边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有一老妇在暗夜中哭泣。有人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有人杀了我的孩子,我在哭他。”

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呢?”老妇说:“我的孩子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如今被赤帝之子杀了,我就是为这个哭啊。”众人以为老妇人是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

后面的人赶上了高祖,高祖醒了。那些人把刚才的事告诉了高祖,高祖心中暗暗高兴,更加自负。那些追随他的人也渐渐地畏惧他了。

后来沛县的萧何、樊哙等人拥立刘邦为沛公,参加争夺天下的起义之中,最终战胜各方豪强,建立汉朝。

民间还有刘邦斩蛇时的一个插曲。当时白蛇对刘邦说:“你杀我会有报应的,你斩我头,你的事业开始就会发生动乱,你斩我尾,你事业末期会有动乱”。刘邦听了,就斩了白蛇中间。结果汉朝在中期发生王莽篡汉,后刘秀重新光复汉室成为东汉。这就是“汉高祖斩白蛇起义”的故事。

故事中说刘邦是赤帝之子,赤色在五行中代表“火”,所以可以说刘邦是“火帝”的儿子,而他所杀的白蛇是“白帝”之子,白色在五行中代表“金”,所以白蛇是“金帝”之子,而五行生克关系中,“火克金”,刘邦杀白蛇代表他可以取代金帝的皇位。

这里又涉及到中国朝代更跌的“五德”学说

古人认为古代王朝更迭也遵循着“五德学说”,“五德学说”等同于“五行学说”。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相互制约(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和生克的原理。

《吕氏春秋·应同》:“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这段的意思是,凡是王朝即将兴盛,上天必然让百姓看到上天降下征兆。黄帝的时候,人民看见大的蚯蚓和大蝼蛄,黄帝说,这是土气旺盛,五行中黄色代表土,所以认为黄帝具有土德,国家崇尚黄色;

到了禹的时候,到了秋冬季节,草木还不凋零,禹说,这是木气旺盛,五行中青色代表木,所以禹的时代具有木德崇尚青色;

以此类推,商汤属于白色金德,周朝属于红色火德。在五行中火克金,所以周取代了商汤;金克木,商汤取代禹时代等等。

据传五德学说是战国时期阴阳家

邹衍提出,他为田氏代齐提出的天命所归的借口。

这套理论看似合理,实际根本站不住脚了。按此理论推导,东周之后是秦,周属火,水克火,秦应该是水德,刘邦又灭了秦建立汉朝,土克水,汉朝应该是土德,也就是刘邦应是土帝之子,史记中却说他是火帝之子,这就是矛盾了。

而汉朝初期却被称为水德(说是秦朝时间太短,应归属于汉朝之水德),到汉武帝时改成了火德,到了汉光武帝刘秀时又改成火德(五行属性可以随意改变,似乎儿戏)。

可见五德之説,不过是政客们谋朝篡位的遮羞布而已。后人捧着这个学说不放,实属可悲、可谈!

虽然五德学说纯属扯淡,但五行理论却被传承和发扬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一部分。

现在中医理论依然在使用五行学说,比如中医中,将人的五脏六腑五行化:

汉高祖为什么斩的是“白蛇”而不是青蛇或其它颜色的蛇?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如:木生火,则是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 这是一套理论完整的体系,我们只能简单说明。

五行理论更多是用于堪舆(风水)、命理(算命)、相术(看相) 和占卜等方面,我们就不做探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