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刀,砍倒了一個頂級醫生


這一刀,砍倒了一個頂級醫生

一邊是殺戮,一邊是病毒,一邊是不計生死、前仆後繼。

楊文醫生被害僅僅25天后,2020年1月20日下午13時55分,距離民航醫院8公里外的北京朝陽醫院,一個項級的年輕醫生陶勇,再次被一個垃圾病人砍倒。

陶勇,39歲,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副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葡萄膜炎與免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師承中國“眼科四把刀”之首黎曉新教授,發表了98篇SCI論文;熱心公益事業,為貧困患者實施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逾2000例;倒貼錢給貧困的患者做手術;為人親和、談吐優雅……

特別加上“為人親和”這條,是因為有些垃圾認為醫生除了活好,還必須態度到位——尼瑪,就是做小姐都有選擇的權利呀!


這一刀,砍倒了一個頂級醫生


我不知道中國還有多少比陶勇更好的醫生。他本是中國未來眼科最重要的中流砥柱人物,但是人渣的那一刀,卻讓他有可能從此再也無法拿起手術刀。

有張血腥照片:病床上陶醫生後腦勺的紗布被鮮血浸透,左胳膊血肉糊塗,最深的那個傷口,外翻可見骨頭;陶醫生蹙眉看著他的同行處理傷口,眼神忍韌平靜,讓人猝然心碎、悲憤交加。

據陶醫生同事傳出的微信,陶醫生的雙手和頭部多處被砍傷,左手手掌全斷、前臂肌腱斷裂正中神經和尺神經受損……

諷刺的是,我查遍網絡,也找不到行兇者的確切姓名,只知道這孫子姓崔,是一名36歲的患者——看來這又是被“保護”起來了。上回殺楊文醫生的家人,換個醫院照常獲得救治,甚至有人傳出獲專家免費會診,還有人特別為此隱瞞遮掩。

更有意思的是,另一名受傷較輕的醫生,第二天就帶傷出診:科室已經有一位傷更重的醫生無法工作,如果他不出診,所有工作都會壓在其它同事身上;另外自己從一開始就接收的病人,臨時轉給別的醫生是對病人的不負責,也是對同事的不負責。

所以只要還有一口氣,還能爬起來,就還得繼續給患者治病!

這一刀,砍倒了一個頂級醫生


看到這樣的新聞,真讓人慾哭無淚、滿心悲涼。

上回楊文醫生被殺,就有人找出一堆的理由,這回誰要再說這個,不要怪我翻臉。

看病難、體制有問題,不是隻對某一個人;生老病死自然現象,有些病本來就無法迴天,為什麼這個人就成了兇手。

垃圾就是垃圾!以前醫療水平落後,看不起病的窮人更多,矛盾也沒有那麼突出。今天能以醫療不公、病沒治好為由打殺醫生,未來醫療環境改善,他有機會老而不死,他還能以態度不好、談吐不夠親切,而把醫者當成刀爼。

能把尖刀帶到醫院,本身就不是來配合治療的。有司能夠在車站地鐵實行安檢,為什麼那麼簡單的措施,就不可以在醫院施行;AI已經運用到那麼多的領域,怎麼沒有人研究一種直接檢測暴力值的儀器;對於醫療信用黑名單的人,醫生為什麼不可以拒絕治療。

不要跟我談什麼人道、平等,兇手的命,連陶醫生的一根頭髮絲都比不上;人渣就是死一千次,都抵不上陶醫生的那條胳膊——中國一共有3萬眼科醫生,能做白內障手術的僅幾千人,而像陶勇一年需要做上千臺手術,也就是說他每年能給上千人重新帶來的光明。

對少數人渣談公平、談人道,就是對大眾對醫生的極其不公和不人道!


這邊陶勇醫生倒在血泊之中,那邊在武漢,已經有15名醫者被病毒感染。

83歲的鐘南山院士重新披掛上陣,陶醫生無數的同行莊嚴宣誓: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有的人捂蓋子要臉面,卻把醫生推到最前面,並要求其不計生死——這些人還要點臉嗎?

數萬人歡宴,以及發放20萬惠民卡政策(在網友的狂罵下已取消),是無知,是缺心眼,他們不知道在他們劣價的歡聚和快樂後面,有多少的醫護人員為了他們的命,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學醫行醫,僅僅是一份職業一個工作,醫者也有休息的權利,也可以生氣、可以罵街、可以拒絕,憑什麼要求他們變成聖人。

醫生不是特殊材料做的,不要再用“最美醫生”、“白衣天使”捧殺他們,還回醫生做人的權利,至少是人身受保護的權利。

該分屍的不只是那位砍傷陶醫生的人渣,我們所有人,都是培養人渣的一分子。

一個連醫生都保護不了的社會,不配擁有最好的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