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傳奇的皇后

<table><tbody>

劉曜,匈奴人,據說是冒頓單于之後。他之所以姓劉,傳說是因為當年劉邦與匈奴和親後,按匈奴人的習俗,漢朝公主所生的後人都姓了劉。不過,漢朝和匈奴和親也不光劉邦一朝,姓不姓劉的也攔不住匈奴和漢朝打來打去。

  和親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是被漢武帝一頓暴打解決了。漢元帝時呼韓邪單于投降漢朝,南匈奴遷居於山西一帶,並且與當地漢人雜居,代替漢朝鎮守邊境,到是和漢朝關係相當好。到劉曜時,漢化程度已經相當高了。

  劉曜出生在現在的山西省忻州市一帶,他是孤兒,自幼便被同族的叔叔劉淵撫養。史書說他從小便比別的孩子聰明,喜歡讀書,並且擅長寫文章與書法,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而且,這人的長像也是高大威猛,與孔子身高差不多,大約在二米以上。並且武藝精強,擅於騎箭,是個神射手。

  八王之亂時,劉淵趁東晉大亂,打著光復漢家天下的旗號,建立了漢國。劉曜在戰爭中表現出了極強的軍事能力。劉淵死後,即位的劉和想誅殺手握重兵的兄弟,劉曜與劉聰關係好,就幫助劉聰起兵殺掉劉和。劉曜和石勒成為了劉聰手下最重要的將領,劉聰當上皇帝后,繼續派劉曜發兵攻打西晉,相繼攻克洛陽、長安,俘虜了西晉兩位皇帝,晉懷帝與晉愍帝,最終滅亡了西晉。

  按說,連續攻克兩座都城,俘虜兩個皇帝,這樣的戰功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但這並不是今天要講的劉曜的光輝事蹟,在我看來比這還要光輝的,是因為他在攻克洛陽時,俘虜了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也是傳奇人物。傳奇的原因,是因為她曾經六度被立為皇后,五次被廢,先後嫁了兩個丈夫,都是皇帝……

  羊皇后,名字叫羊獻容。是賈后死後,晉惠帝的繼室。

  歷史沒有記載這位羊皇后的長像,不過從後來她的遭遇來看,應該是相當美麗的。

賈后死後,司馬倫掌權,因為依仗手下將領孫秀,而孫秀又與羊皇后的外祖父關係密切,所以羊皇后就成為了晉惠帝的妻子。

  孫秀的原因,只是其中之一。而其時羊氏已是當時的名門望族,這一門中有西晉時那位著名的大將羊祜。東漢時著名的懸魚太守羊續,另為還有司馬師的皇后羊徽瑜。論門弟,恐怕羊氏一門並不遜於賈后,但與孫秀的這層關係,成了羊皇后後來傳奇經歷的一個導火索。

  史書記載,羊皇后入宮時,突然“衣中有火”,這句話應該不是說衣服燒起來了,而是衣中有火焰跳動。按古人的迷信天兆的觀點,如果燒起來,恐怕羊後不會如後來事情的發展:屢遭劫難,但終能化險為夷。

  羊皇后於公元300年入宮。第二年,趙王司馬倫就逼晉惠帝退位,自己當了皇帝。羊皇后成了太上皇后,同年,司馬倫失敗被殺,惠帝復位,羊太上皇后重新成為皇后,但這不算她被廢。

  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馬穎帶兵進入洛陽,並控制朝政,因為當初起兵的名義是“清君側”,所以將羊皇后的父親羊玄之列為君側中的“奸臣”,羊玄之因此憂懼而死。司馬穎於是廢羊後為庶人,囚禁在洛陽城北的金墉城。

  金墉城在洛陽西北角,原來是皇帝的離宮,但因為魏晉時被廢黜的后妃大多安置於此——楊太后當年就在金墉城被殺,賈后也在金鏞城被殺,所以,這裡雖然宮室壯麗,但在羊皇后心目中,肯定不是個好地方。

  其實,羊玄之雖為外戚,並沒有做什麼惡,他最多不過與孫秀關係好,並處在當時司馬穎的對立政治集團中而已。所以,同年七月,羊皇后又被反對司馬穎的勢力復立為皇后。僅一個月後,河間王司馬顒的部將張方攻入洛陽,又廢羊皇后。同時,派兵強迫晉惠帝遷都於長安。

  張方和惠帝走後,留守洛陽的官員荀藩還不錯,又恢復了羊後的皇后地位。轉過年來的四月,張方再次帶兵進入洛陽,又廢羊皇后。七個月後,周權又恢復羊皇后地位,不出一月,洛陽縣令何喬又殺死了周權,再次廢羊皇后。直到第二年,即公元306年,晉惠帝還都洛陽,終於恢復了羊皇后的地位,不再被廢來廢去的了。

  羊皇后也夠悲摧,當上皇后時正是西晉政局不穩時期,和惠帝也沒過幾天安穩日子,就一直被人廢來廢去的,真可以稱的上是無妄之災。鑑於前朝廢后的下場,她恐怕每時每刻都在恐懼中掙扎。不曉得哪次,隨著廢后的詔書同時到來的就是一杯毒酒或是三尺白綾。事實上,這種危機其實真真正正的發生過。

  張方強迫晉惠帝離開洛陽後,聽說羊後又被恢復了皇后地位,大怒,就假傳聖旨要殺掉羊皇后,好在荀潘拒不執行詔命,於是羊後才得已倖免。

  后妃傳的記載是惠帝返回洛陽後,羊後又被洛陽令何喬所廢,直到張方被殺後才恢復後位,這種情況分析來看,不大可能。

  這樣算下來,羊皇后一共六次被立為皇后,五次被廢,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絕無僅有的。

  惠帝返回洛陽後,看起來應該有好日子過了。只是突然間惠帝就死了。

  惠帝的死因,按《資治通鑑》的說法是食麩餅中毒,麩是小麥殼子,惠帝吃這東西,大概有些消化不良,但也有說法是司馬越把他毒死的。不過,這個不重要。總之是這位爭議頗大,但卻遭遇極為坎坷的西晉第二位皇帝,終於一命歸西,年四十八歲。

  羊皇后大約於此時,開始考慮自己的處境。她和惠帝沒有兒子,有種說法是上文所說的清河公主是她和惠帝所生,這大概出自於對賈后淫亂的避諱說法。史書記載清河公主是賈后所生。冒認羊後所生,大概要比當成淫亂的賈后所生要保險一些。

  羊皇后想讓她和惠帝所立的太子即位(此太子是惠帝侄兒),這樣她就可以成為太后,但當時勢力根本就不在她手裡,於是晉懷帝即位,羊後成為了孝惠皇后,避居別宮。

  本來,這事情大概到此就結束了。史書沒有記載羊後的年紀,按當她嫁給惠帝的年紀推測,大約十四五歲,這時不過二十。她接下來的日子很可能是深居皇宮,孤獨度日,保不齊哪天就“憂死”了。但歷史還是和她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五年後,即公元311年,劉曜攻進了洛陽。

  應該是這時候,劉曜見到了羊皇后。久經磨難,又出身名門的羊皇后,應該有高貴而淡定的氣質。再加上她此時年紀推測不過二十四五歲,正是一個女子散發出迷人魅力的年紀,於是劉曜就直接將她納為了妾。

  長的美,是罪,也是福。

  隨後的日子,劉曜成了漢國皇帝,改國號為趙。將羊皇后再次立為皇后。

  劉曜曾經問羊後,自己比司馬家的小子如何。羊皇后回答說:不能相提並論。劉曜是開創國家基業的聖主,晉惠帝則是個亡國暗主,連自己跟一妻一兒三個人都不能保護,貴為帝王卻讓妻兒在凡夫俗子手中受辱。當時自己真想一死了之,哪裡還想得到會有今天?自己出身高門世家,總覺得世間男子都一個模樣;但自從侍奉劉曜以來,才知道天下真有大丈夫。

  有人將這個回答,演繹為劉曜床上功夫了得。當然不排除這種可能,但從這句回答中,其實更反映了羊皇后的心路歷程。久處深宮,得不到撫愛,得不到尊敬,每天是無奈與恐懼,嫁惠帝這樣的男人,怎麼能讓她有安全感呢?

  更重要的是,羊皇后在劉曜那裡,還能參與軍國大計,劉曜對她的尊重,應該是發自於內心的。她與劉曜共生了三個兒子,長子還被立為太子。

  劉曜在隨後與石勒的戰爭中失敗,後人被屠沒殆盡。羊皇后死於劉曜敗沒之前,她應該是滿懷著幸福死去的,終年不詳。

  大概在她兩百年前,東漢著名女史學家班昭,曾作了一篇《女訓》,魏晉時成為世家大族教導女子的準則。裡面提出了女子不二嫁的概念,後人因此詆譭羊皇后的不貞。

  其實,在那個那個時代,羊皇后的遭遇,她有選擇的餘地嗎?

  她是沒有的。身在亂世,弱女子無法被那些所謂大丈夫保全,又有什麼資格來指責所謂的貞潔呢?

  我寧願相信,羊皇后在劉曜身邊的日子裡,她時常夢見當年自己在金墉冷宮中,曾經堅定地對劉曜說過:帶我走吧。

/<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