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特朗普講話的幾個特點?

今天看新聞,特朗普的支持率在上升,儘管在我們看來,其防疫舉措很不到位,防疫策略也是失敗的,怎奈國情不一樣,他還是受到了美國人們的認可。回顧其疫情這中的講話,還是很能忽悠的啊!

01很自信,並把這種自信傳遞出去。

讓別人相信你,首先自己很自信,特朗普語言中這種自信,在我們看來甚至自負狂傲也是沒誰了,管他心裡是怎麼想的,而這種自信是可以通過講話傳遞給美國百姓的。

從1月到3月,美國的病例從第1例到10幾例再到幾十例再到上百例時,特朗普一直在強調:

“肯定會很好的結束,我可以向你保證”,

“我們有全世界最好的醫生,我們很好地控制住了疫情,有趣的事,我們沒有死亡病例,我們做得很好。”

“放心吧,疫情會消失的”, “我們有檢測,超美的”。

當我們覺得美國控制不力時,這個時候美國民眾還就是覺得很安心,看看三月分初的美國街頭,人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還在歧視戴口罩的亞裔人。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亞洲的文化還是相通的,無論日本還是韓國,民眾都覺得戴口罩是正常行為,而歐美相反,覺得不正常,戴口罩就意味著生病了,生病了,不老實在家待著跑出來幹什麼!好像邏輯上也說得過去。

特朗普在3月11日的講話中,依然強調“對於大多數的美國人風險非常非常低的”。特別強調政府採取了強力而有效的措施。

就這樣,在少數的“幾百人”被測出新冠時,大多美國民眾還同往年一樣遊園賞櫻花,正常幸福的生活著。

疫情之下,特朗普講話的幾個特點?

02 講話中運用了比較,增強話語的說服力

當3月下旬,美國確診人數超過5萬時,拜登看不過去了,說了句“特朗普別再說話了,聽聽醫學專家怎麼說”。

特朗普說:“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更多,但沒人要求大家都別開車了。”

咋一聽有道理,不能因為交通事故不開車,也不能因為新冠就不出來閒逛了,把其它事都放下吧?就如同最初特朗普強調,每年流感,美國還要死很多人呢,這新冠沒什麼可怕的,言外之意,死的人還沒有流感多呢,有什麼好慌的。

有多少人被這樣的言語所打動,當我們都在為美國百姓著急的時候,人家卻很淡定。一次朋友閒聊,他有個親戚在美國,他側面問了問怎麼樣,人家說,一切正常啊,政府正準備給每人下發了1000美元呢,並不似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慌張!

大概也正是因為美國普通百姓有這樣想法的太多,也才使得後來的情況越演越烈,否則如同我們一樣,人人都有危機意識,雖宅家中,早防護,早日正常復工了。

03運用了商家的營銷策略

特朗普商人出身,而不能不說他是個好的商人,深諳百姓心裡。不是嗎?

當疫情失控時,3月29日,美國確診病例突破13萬例,在面對記者時,特朗普說他看到了“走廊裡到處都是屍體袋,……屍體實在是太多了,他們來不及處理,所以這些貨車都是帶冰櫃的。紐約皇后區的社區幾乎都是這樣的。”恰到好處地表現了震驚與驚訝,痛心。言外之意這不是他想看到的。同時又運用一次假設的說法:“若不採取任何措施,美國將有220萬人死於疫情,但是我們可以將死亡人數降至10萬,我們就算做得不錯(good job)了。”


疫情之下,特朗普講話的幾個特點?

意在告訴大家,正是因為他們這麼努力,才把死亡人數降到這麼低。哦,天啊, 居然有人相信了。

不過也有觀點表示:4月初這次民意調查是關於經濟方面的,美國的經濟確實增長得算可以,達到了2.3%。民眾在這點上對他還是認可的。

然而疫情發展還是朝著更壞的方向去了,就這樣,昨日,也就是4月10日的講話中,依然強調我們做得很好,因為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遠低於”之前的預測。

有沒有一種感覺,彷彿是某節日購物的商家,先把價格調高,然後說是大減價,讓消費者覺得賺了。特朗普先前說要死十萬,現在“遠低於”十萬,是不是因為政府做得很棒才這樣的?

疫情之下,特朗普講話的幾個特點?

也許兩者不具有可比性,商家畢竟只是為了多掙一點兒錢而已,這可是人命關天啊!

04權轉移民眾注意力,推卸責任。

美國疫情這樣嚴重,怪誰?特朗普怪到了我們的頭上,多次講話中黑化我們,說我們沒有如實上報,說是我們惹的禍。在多次在講話中提起這事,用意十分明顯,激起美國民眾的民族情緒。

儘管他們內部存在很多分歧意見,但一旦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時就會一致對外。

打一個比方,比如說你與愛人正在吵架,這時有外人來你家吵架,是不是兩人就會放下家庭內部矛盾, 聯手對外。

05

隨著美國疫情的發展越來越糟糕,想來美國民眾也有醒來的一天,只是這代價太大了,真不知特朗普明天還會發表什麼樣的演說來推卸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