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之齐国之殇

最近几天整个安徽地区大面积降雪,到处都是一片银装素裹之象,白雪固然很纯洁美丽,但也有种肃杀之感,没有生机。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春秋时的一个国家-齐国,本有他人难以匹敌的资本,却没有席卷宇内,横扫八方,只落得国家灭社稷改的结局,不禁令人唏嘘。前面我们提到秦楚的时候,都能感受到那种向上进取的精神,但齐国却像一个纨绔子弟,一点一点把家业葬送,最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灭亡,甚至没做出像样的抵抗,那为何齐国会一步步走到这般地步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

一、称霸一方,地位高贵

说起齐国的建立者,我想中国应该没几个人不知道,姜太公姜子牙,由于封神榜的广泛传播,使得姜子牙的形象无比的伟岸, 胯下四不像,手持打神鞭,上打神魔,下打奸佞。当然啦,这都是演义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从而夸大了人物形象,真实中姜子牙也算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据《史记齐世家》记载,姜子牙本名姜尚,又名吕尚,本姓姜,但后因为其先祖被封到吕地,故也称为吕尚(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 所以大家以后看到吕尚就知道这是姜子牙了。

至于吕尚是怎么去到周文王那里的,《史记》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是说文王有一次出去打猎前找人算卦,结果卦上显示文王将遇到一个霸王之辅,就是说能遇到一个让他成就霸业的人,于是文王果然在渭水的北岸遇到了-个钓鱼的老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 , 然后一聊天,果然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于是就任命吕尚为师( -种官职,相当于三军总司令)。这种说法很有意思,虽然看起来挺荒诞的,但其实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如果这个局是吕尚自己设计好的呢,买通占卜师,然后自己在文王必经之路上等着,那也就说的通了。

另一种说法就比较平淡无奇了,说吕尚年轻的时候在纣王那里当官,后来发现纣王无道而归隐山林,后听说文王爱才, 而且又尊敬老人(姜子牙当时年纪就不小了),于是就去投奔他了。虽说第二种说法可能性更高,但第一种趣味性更强,所以现在广为流传的也就是这一种,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富二代”之齐国之殇

后来吕尚用自己的谋略成功帮周王朝夺得了天下,因此在周武王分封天下的时候就封吕尚为侯爵,建国齐。而到了成王时期,由于吕尚功勋卓著,吕尚得到征伐有罪诸侯的权力(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 使得齐国成为了东方的大国。

齐国的建国和秦楚比起来,要强大太多,首先地位尊贵,建国很早,周王朝开始就有了;其次地理位置佳,齐国地处现在山东东部,物产丰富,有鱼盐之便;最后齐国权势巨大,有征伐诸侯的权利。所以齐国在周王朝早期就已经称霸一方,地位尊崇了。

“富二代”之齐国之殇


二、春秋始乱、内斗不休

吕尚死后的几代齐国国君,一直都很平淡,在当时西周的礼法约束下,大家都按规矩行事也不至于出大错。也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受大环境影响,齐国在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后也发生了巨变,此时齐国的国君齐襄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86年)荒唐至极,说起齐襄公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要说起他的故事估计也有不少人知道。

笔者在这里说两个,一是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乱伦,虽然在先秦时期,人们的伦理观念还没那么重,但这件事被人知道了总是脸上挂不住,可齐襄公不管,依然和文姜幽会,要知道当时的文姜已经嫁给了鲁国的国君鲁桓公,这还不算了,当鲁桓公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就责备了文姜几句,本来这也就夫妻间的事,但齐襄公恶人先告状,居然派人把鲁桓公杀了,简直荒唐之极。

“富二代”之齐国之殇

这还不算完,还有一次齐国召集大家开会,郑国国君郑子亹也就去了,但郑国国君郑子亹年少的时候和齐襄公打过架,斗过殴,其实这也没什么,毕竟当时都还小,有点摩擦也正常,结果齐襄公就因为他在开会的时候没为当年的事情道歉,召集甲士就把他宰了,这让人真是无法理解,感觉就是心里变态啊,(司马迁在《史记》写道:"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於妇人,数欺大臣。),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终于在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等人所杀,公孙无知自立为君。从此齐国开始内斗不休,国力也日渐衰弱。

三、春秋首霸、登峰造极

本以为齐国这个纨绔公子会一蹶不振,结果历史还是偏爱这个“富二代”的,齐国迎来了一位了不起的君王-齐桓公小白,齐桓公年轻的时候和自己的兄弟公子纠争夺王位,双方斗得不可开交,公子纠手下的管仲甚至射中了桓公的衣带,桓公凭借自己高朝的装死技能才躲过一劫,后来桓公夺得大位之后,就去找鲁国要人(当时管仲和公子纠流亡在鲁国),就找个借口说要报一箭之仇,吓的鲁国把人交了出去,这也就是后来一箭之仇的典故来源。当然了不起的君王肯定有他牛的地方,他要来管仲之后,不仅没有杀他,还拜管仲为相,管仲在当齐相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齐国迅速强大起来,很快在诸侯之中名声大震。

“富二代”之齐国之殇

在桓公五年的时候,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北杏会盟)的事例,开始了自己的霸主生涯,到最后连周天子也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你是大哥你说了算,后来恒公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打着一帮小弟东征西讨,上一文我们说到楚的时候,也提到楚被视为蛮夷,于是桓公就带人过去打他,这里面还发生了个典故“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中:“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就是说楚国派使者和桓公求和,聊天说大哥你是北方的,我们是南方的,隔得远远的,我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你不该欺负我们呀。后来桓公一看楚国认错态度不错,也就带人撤了。在桓公手上,齐国达到了历史的顶点,九合诸侯,成为了春秋首霸。

“富二代”之齐国之殇


四、身死国灭、宗庙不存

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秦灭六国,但实际上春秋时期的齐国却并不是被秦国所灭,而是被自己所灭,这下大家可能纳闷了,自己灭自己怎么灭。话说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就再也没有重振往日雄风,贵族之间相互倾轧,君王也多是昏庸之辈,终于在公元前前391年吕齐最后一任国君齐康公被手下大臣田和放逐到一个小岛上,食邑一城( "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后来,就连这一城也被收回了,最后齐康公死在了那座孤岛之上,而在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齐国的君王从此不在姓姜,姜氏宗庙也不复存在,从此齐国由姜齐变为了田齐。巧合的是就在田氏伐齐的前17年,随着三家分晋,春秋时期结束,中国正式步入战国时期,姜齐也随着春秋一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富二代”之齐国之殇

结语

自古齐鲁多豪杰,齐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文化底蕴,还是经济实力都首屈一指,而且作为首批受封的大国,齐国的政治资源也是他国难以匹敌,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先天条件,齐国最终不仅没能走向胜利,反而在春秋逝去不久就随之而去了,不知我们的姜太公泉下有知会做何感想。纵观秦楚齐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虽然先天条件好可能会让你起步早(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到最后拼的一定是后天的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秦楚后来者居上,而齐国只能暗自神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