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多多尝试,可以得到锻炼。

可大多数孩子都会说:“妈妈,我可以不去吗?我不敢”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大部分家长都会说:“别怕,我会保护你了”,也会有一部分父母选择放弃,既然孩子不敢,那就不让孩子尝试了。

可是不管是那种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影响的,罗斯福说:恐惧是世界上最摧折人心的一种情绪。

“我害怕”,导致很多孩子面对新鲜的事物,未知的挑战,望而却步,踟躇不前,从而丧失了很多机会和体验。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恐惧感,决定了孩子人生的天花板,为人父母,请务必带领孩子克服恐惧心理,那是他今后独自面对人生的底气。

每个人都会出现害怕的情绪,尤其是孩子,在他说“我怕”时,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依靠,我们父母的反应,至关重要。

恐惧真实存在,它也不是完全的坏

美国临床心理咨询师在科普文中列出了不同年龄段的恐惧清单。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2-4岁孩子通常会对这些感到恐惧:

对上厕所感到恐惧:担心会掉进厕所中,担心会有虫子从马桶中爬出来;

对黑暗恐惧:害怕衣柜、害怕一个人睡觉、害怕阴影;

对分离感到恐惧:害怕和父母分开;

害怕水:不喜欢洗澡、害怕游泳池。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5-7岁的孩子对这些感到恐惧:

害怕怪物,害怕暴风雨、闪电、打雷;

害怕医生、打针、牙医;

害怕虫子、动物;

性格的不同,导致每一个孩子对于世界的接受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黑暗、高处、人群、凶猛的动物、奇怪的装扮、突然的声响等等,都会让他们产生恐惧。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不怕,就断定孩子也不应该怕。

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会对世界有新的认识和联想。比如说,有可怕的东西藏着角落,白天的玩具会在夜里变成怪物,马桶里会有手伸出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人天生都是会趋利避害的,害怕未知、在无法确认是否安全时,用躲避作为第一反应来保护自己,其实并非是件坏事。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比起胆大的鲁莽,谨慎的“害怕”更加重要。

它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危险的思考,对自身的重视。这是一种思维的发展,值得我们保护和引导,而不是因此就给孩子贴上“胆小、没出息”的标签。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就像《家有儿女》里,平日里胆子贼大的刘星,因为看《午夜凶铃》吓得不敢一个人睡觉,刘梅觉得小孩太逗了,一个电影有什么好怕的,真是莫名其妙。

在陪刘星时,她还特意讲了厕所里“红手绿手大白手”的鬼故事。这下可好,孩子没觉得好笑,反倒更加害怕,还拿起玩具刀剑,到处挥舞,完全不敢睡觉。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当孩子受到恐吓,觉得这个世界危险太多,甚至会造成他与家人的分离,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就会让他们心生防备,变得更加胆小起来。

陪伴的名字,叫勇敢

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只说“别怕”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提到:恐惧的情绪不被理解和不被共情的做法,叫做“负强化”,只会让孩子消极感更强。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在孩子的世界里,怪物就是存在的,但是你在安慰他的时候却只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孩子内心真正的恐惧并没有得到消除,那么这样的安慰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

在孩子说出“我不敢”的时候孩子已经被恐惧,紧张给裹挟了。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所以家长的第一反应其实应该是先安抚孩子,让孩子从紧张的情绪中脱离出来,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实实在在的陪伴和守护,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最踏实的安全感。

《物性论》中有一句话:孩子在黑暗中会发抖,并对每个东西都感到恐惧,就像我们在光亮之中也会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惧一样。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好的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在孩子敏感害怕时,能给出踏实的保护,等待孩子积蓄力量,然后自由飞翔。

用绘本或游戏的方式帮孩子缓解情绪

与其逼着孩子勇敢,不如跟孩子一起勇敢,给他一份勇敢的底气。

作家毕淑敏在《家问》中写道:

婴儿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在爱中长大的孩子,爱是她的羽翼,爱是他的长矛。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在爱中蓬勃成长的孩子,他看天下就比较地勇敢,他看前途就比较的光明,他看事物就比较的冷静。

正向的模仿是有利于孩子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的,对于孩子来说,获取知识的捷径就是故事绘本,这套《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绘本》就非常适合孩子阅读。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是德国著名的儿童绘本作家,专注于开发宝宝的聪明才智,开发了寓教于乐的儿童网站,他创作的绘本是妈妈帮助宝宝锻炼生活能力的好帮手。

共12册,包含了12个主题,讲述了小浣熊韦博在爸爸妈妈和妹妹的陪伴下,接受和适应成长过程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当孩子说“我不敢”,父母第一反应很重要,不要再说“别怕”了

书中极具镜头感的故事场景,能让宝宝通过观察图画就能理解故事内容,韦博从懵懂探索到自理懂事的过程,将带给宝宝积极的榜样力量。

点击下面卡片,即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