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被骗,可能是你的问题!

年末了,

骗子们又该冲业绩回乡过年了。

如果你经常关注这类新闻的话,

你会发现在受骗的人当中,

老年人也占了很大一个比例。

大到金融诈骗、电话诈骗,

小到各种坑人的保健品保健器械,

似乎都专门盯上了老年人下手。

去年在老人圈里盛传一个消息:

“慈善富民大会”在鸟巢召开,

参与者只需交纳10元钱,

就可以在现场领取5万元慈善金。

父母被骗,可能是你的问题!

一听就知道是假的,

可是上当的老人还不少,

他们甚至将自己的亲戚朋友拉入群里,

最后千里迢迢去到鸟巢,

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我每次都被我妈气哭,全家几乎都要和她反目成仇了。”

“我妈妈埋怨我泄露了秘密。”

“我大姐因为这个,和家里人说话的态度都变了。”

这样的话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

家里的长辈总是很容易被推销,

买了一堆没什么用的保健品回家,

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没用。

与其说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

倒不如说骗子们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钱就是一个数字

而死亡却是眼前的噩梦

心理学认为,

人格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

25岁到65岁之间,

人们无论是在事业,

还是家庭方面,

都充分地显示了自己的创造力。

而65岁以后,

早已退休,无需再打拼事业,

这段时期的主题变成:

自我调整与绝望感的冲突。

父母被骗,可能是你的问题!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

有人会感到满意幸福,

有人会感到失落空虚,

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

而骗子们打破了这种空虚,

给了他们这个阶段最迫切的两大需求:

健康与情感。

人老了,

一身的慢性病,

现代医学无法根治,

而手头上还有不少攒下的余钱。

这个时候,

对他们来说,

钱其实就是一个数字,

而死亡却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噩梦。

哪怕是一根希望的稻草,

也会紧紧抓住,

下意识的排斥正确的思考。

“万一这个真有疗效呢?”

“万一这次真的有用呢?”

“万一真的对我的病有奇效呢?”

我朋友的外婆八十多了,

当年是大学毕业的高中教师,

最近也被什么保健灵药给骗了。

你没到那个黄土埋到脖子的年纪,

是不会知道老人对人世有多留恋,

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事。

在她看来,

这些保健品虽然很贵,

但好歹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

即便只是增强免疫力也好。

当人对一样东西看得太重时,

往往会变得有些盲目。

亲儿子,不如干儿子

知乎上有一位医生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太太得了灰指甲,

像魔怔了一样一直找偏方,

谁劝骂谁,亲闺女也骂,

就医前几天用神仙水泡手,

皮肤红肿得起了大水泡,

还有黄色的渗水……

神仙水是从干儿子小王那里买的,

老太太一直对他深信不疑:

“干儿子比亲闺女可亲多了,

起码干儿子还能陪我聊聊天,

带我去旅游,

生病了还给我陪床,

养个女儿有什么用?

一年到头不见人,

这次回来不就是怕我给干儿子花钱么,

干儿子对我这么好还盼着我长命百岁,

买他点东西怎么了?”

父母被骗,可能是你的问题!

左一句阿姨,右一句阿姨,

这些长期得不到关爱的老人

突然觉得自己被需要了,

再加上这些销售套出以前老人是做什么的,

拍拍马屁,

摆出一份虚心求学的态度,

老人家哪里受得了?

平时过得越是孤独的老人,

越容易被这种所谓的亲情攻势所打动。

反正年纪大了,钱也带不进棺材,

还不如帮干儿子冲冲业绩。

我们该反思些什么?

不知不觉中,

年过半百的父母一代也开始慢慢与时代接轨,

父母被骗,可能是你的问题!

与我们不同的是,

养生、谣言、鸡汤,

甚至骗局占了相当大的空间。

骗局一眼就能识破,

但父母就是不信。

到底是父母年老了?

还是骗术更精了?

误信传销大量购买保健品,

其实都是附属消费,

深层次的消费还是在于子女对他们关爱的买单。

中国有句古话:

老小老小,越老越小。

他们从强势变成弱势,

从坚强变得脆弱,

他们也会糊涂,也会任性。

所幸,我们已经长大变得成熟。

我们能够选择

在他们买了那些毫无用处的东西时,

不急着训斥他们,

而是告诉他们

“这些神药并不是真的神”

“如果你觉得身体不舒服,我可以带你去看医生”

父母被骗,可能是你的问题!

骗子们付出了时间和关心让父母相信了他们,

你要让父母明白并转变观念态度,

你也需要付出时间和关爱。

我们还能够选择,

下个假期跟他们一起出去走走,

或者回家陪他们唠唠嗑,

而不是让骗子们代替我们做这些。

又或者呼吁他们参与一些社会组织,

提升自己的参与感与成就感,

再者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就算子女不在身边,

也可以找到新的情感寄托。

父母被骗,可能是你的问题!

潮老太变身直播网红

小的时候,

我们曾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

父母耐心地给予我们安全感和自信心,

如今他们老了,

我们不是也很应该秉持同样的态度吗?

毕竟,我们也会老去。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