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課本在黑他?----關於網上興起的李鴻章吹

上大學後,莫名其妙掀起讚揚李鴻章的浪潮,居然說歷史課本黑李鴻章。請問您是用的哪個版本的歷史書。

我已經七年不摸高中歷史課本了,本身沒有大學以上歷史學素養,但是仍然大體記得其中關於李鴻章的章節部分。有爭議的有:

1,洋務運動,李鴻章創辦輪船招商局等,基本上屬於“自強,求富”的正面形象。字裡行間都是表揚口吻。

只有在小字部分,用別人的口吻指出“宰相合肥天下瘦”。在洋務運動侷限的討論中,也沒有明確提出李鴻章腐敗。

2,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其中唯一連批評都不算地用了一句“避而不戰”。《馬關條約》給他樹立了一個背鍋俠形象。

3,收復新疆章節與左宗棠的海防論。其實我個人挺支持李的這個觀點,歷史教科書也沒有痛批。

4,《辛丑條約》,只是說李籤的,沒有對個人有貶褒。


學習經濟學,順帶看看不專業的通俗歷史書。但是我可以明確地說,歷史課本已經給李鴻章留面子了,而且給的面子很大。一如給***面子也很大。

不要因為看了幾本小書,就覺得歷史課本都是“ political 任務”,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一部分年輕小夥伴,我們的歷史課本,從基本面來說,已經非常客觀,非常不帶情緒了。

至於李鴻章,像他這個位置的大人物,我們是不能用他自己,他身邊的人的評價來進行歷史定位的。就像常凱申的日記不能判定他的地位一樣。判斷的唯一指標就是他做的事,產生的影響。

他的問題主要有三

1,貪汙,這個不用洗吧,誰來洗?

2,《中俄密約》,不解釋,自己看書。

3,朝鮮政策與甲午指揮,就算他無法預測,沒有主觀失誤,但是客觀上民族大失敗。


我不是歷史專業學生,學教科書也只是為了考試,沒有什麼歷史鑽研素養。也不會給李鴻章來個“客觀評價”。但是,網上很多言論:只要功勞,都是李鴻章勞苦功高,力挽狂瀾。只要是喪權辱國,都是李鴻章上級壓迫,無奈背鍋。

搞這麼矛盾,他到底是有權力還是沒有那?


中學歷史課本在黑他?----關於網上興起的李鴻章吹


中學歷史課本在黑他?----關於網上興起的李鴻章吹


中學歷史課本在黑他?----關於網上興起的李鴻章吹


中學歷史課本在黑他?----關於網上興起的李鴻章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