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票房破43億朝影史第二奮進,國產動畫,依然任重道遠

截止今天晚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已經突破43億,可喜可賀。

哪吒票房破43億朝影史第二奮進,國產動畫,依然任重道遠

從7月26日上映以來,《哪吒》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拿下多日票房冠軍,如今距離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二的《流浪地球》的總票房(46.18億)僅有3億的差距,超越第二名指日可待。而因為票房的優異表現,《哪吒》將會延期下映,趕超第一名《戰狼2》的總票房(56.39億)也不無可能。

同時,《哪吒》作為躋身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的唯一一部動畫電影,也早早地拿下了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排行榜的冠軍,更令人振奮的是,《哪吒》將走出國門,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上映,我們一同期待《哪吒》在國外的精彩表現。

哪吒票房破43億朝影史第二奮進,國產動畫,依然任重道遠

無疑,《哪吒》作為一部電影,嚴格來講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即將走出國門,讓我們重新燃起了對國產動畫的希望。

同時,《哪吒》作為一部動畫電影,也顛覆了很多成年人對於動畫片只是小孩子看的傳統認知。

在《哪吒》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後,我們其實更應該進行反思和總結國產動畫的未來,國產動畫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哪吒》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

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方面:

1、沒有成功經驗可以複製。距離歷史上最成功的國產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總票房也僅為9.57億)已過去四年,期間除了《熊出沒》系列和《大魚海棠》之外,幾乎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國產動畫,也就是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複製。

2、票房遠超創作團隊預期。《哪吒》取得如此高的票房,其實也是遠超預期的,這也是成功的偶然性。

哪吒票房破43億朝影史第二奮進,國產動畫,依然任重道遠

必然方面:

1、題材和形象的選擇。首先是哪吒作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早已深入人心。而團隊製作的卡通形象,包括“打破命運”的主題,也在成年人的心中樹立了極高的口碑。正是因為優秀的劇本,也使得投資方有巨大的信心能取得成功。

2、幕後團隊的匠心製作。之所以說匠心,是因為《哪吒》導演餃子的精益求精,以及幕後團隊付出的巨大和艱辛的努力。《哪吒》從籌劃到上映,前後經歷了5年的時間。這5年時間,有60多家制作團隊、1600多人參與了製作。而其中的艱辛程度,恐怕只有製作團隊才知道。據一位動畫師介紹,電影中1秒的鏡頭,可能需要製作人員耗費1周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製作。

哪吒票房破43億朝影史第二奮進,國產動畫,依然任重道遠

與國際動畫的差距

先來看看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排行榜:

哪吒票房破43億朝影史第二奮進,國產動畫,依然任重道遠

我們可以看出,儘管《哪吒》的票房還沒最終確定,但是卻早已穩穩地攀上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排行榜首座。需要重點關注的是,首先我們是本土作戰,其次排行榜2到5名全是美國動畫電影,前10名美國佔5席,日本佔1席。

全球排名第1的動畫電影《冰雪奇緣》票房高達12.76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90.43億元),按照《哪吒》如今的成績,票房在國際上連前20名都排不上,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我們跟國際動畫電影的差距。

眾所周知,美國和日本為全球動畫大國。身為一名80後,儘管小時候有《黑貓警長》、《葫蘆娃》、《舒克貝塔》等國產優秀動畫陪伴,但是更多的還是類似《變形金剛》、《七龍珠》等美日動畫,包括長大後的《火影忍者》、《海賊王》等。不管是從劇情,還是從畫面製作,都可以看出明顯的差距。《熊出沒》和《喜羊羊》作為近幾年的後起之秀,大多數時候還是隻適合小孩子。

缺少完整的動畫製作產業鏈

《哪吒》的創作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製作團隊參與,其實源於製作流程的不成熟。很多的製作只能採取外包的形式,據媒體報道,《哪吒》差點趕不上檔期,最後只能採取人海戰術,幾乎找遍了國內所有能製作動畫的公司。

而美國著名的動畫製作公司迪士尼,擁有完整的動畫製作工業,還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據媒體報道,國內目前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完全獨立完成一個片子,仍有大量的業務需要外包,而外包公司的製作水平參差不齊,在監管上存在很多漏洞。

人才流失嚴重也是動畫製作行業一個不爭的事實。

哪吒票房破43億朝影史第二奮進,國產動畫,依然任重道遠

其實,國產動畫才剛剛起步,“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在祝願《哪吒》在國外票房大賣的同時,也希望我們自己的動畫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