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前兩天,老羅直播帶貨的事應該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一時之間,網上各種老羅賺了,老羅沒賺,老羅賺了多少的分析鋪天蓋地。在好幾個平臺都形成了刷屏。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而當我和大夥一起分析老羅直播帶貨效果如何,這場活動誰贏誰輸的時候,在我的評論區,出現了一則不太起眼的信息。


有人表示,老羅掀起的這場直播大戰裡有一個隱藏的贏家。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而後,我去查了一下,確實如他所述。

一瞬間我對拼多多是佩服的,搭別人的車賣自己的貨,這波走位非常風騷。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2 瞞天過海


但事情並沒有到此為止,在這個查證過程中,我似乎又發現了拼多多一個更大的秘密。

他們居然也有直播功能,而且早就悶聲不響的請主播來帶貨了,重點是,這主播的身份不一般,某種意義上,比老羅還大牌。

— — 他們請了好多縣長市長來直播賣貨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一瞬間,我的好奇心就起來了

於是我順手又查了下新聞,猛然發現

你小子,玩的溜啊,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在抖音花了6000萬簽約老羅,和淘寶薇婭,快手辛巴等幾大主播打的激烈,吸引所有人眼球的時候,當所有人把目光聚焦到網紅身上,聚焦到各種一天賣一億的大生意時,拼多多默默的向下紮根,和三四線城市的市長縣長們合作,一直在賣各種不起眼的農產品土特產。

我粗略數了數,最近一週,就有21個縣長市長在拼多多上賣貨了。而考慮到有些地方不太發新聞或者我沒搜到,那拼多多上直播帶貨的縣長市長們,數量可能超乎大家的想象。


什麼叫瞞天過海,什麼叫暗度陳倉

什麼叫農村包圍城市

這是把毛選讀出花來了吧


3 硬核帶貨


那麼,有人可能會問了,相比老羅等網紅,這些縣長市長們的帶貨能力如何呢?市場是否買賬呢?

答案是,很買賬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別的平臺賣貨都是多少多少億

這邊單位是多少多少噸

硬核,非常硬核

甚至我還看見了某個熟悉的面孔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旦總,是你嗎!!

沒想到你一個濃眉大眼帶勞力士的,也來賣雞蛋了


其實,我思考了一下,縣長、市長們的帶貨邏輯,似乎是成立的

雖然在賣貨氣氛,直播效果等方面,縣長市長們不如網紅

但在產品質量這塊,縣長們顯然有更強的說服力


一般網紅的模式是,精挑細選,實地考察,反覆驗證,最終找出質量合適的廠家進行帶貨。

而他們不用這麼麻煩,他們本身對當地的拳頭產品以及本地商人非常熟,而且只要保證誰給的貨不行,我"削誰"就行了


所以不用詳細介紹產品,也不用大誇特誇,縣長站在那裡,本身已經就說明了,這個貨物是當地叫得上號的牌面產品了~

那還有什麼廢話,買他


4 產業打包


此外,在實際操作中,我發現,縣長們帶貨,還真是挺有水平的。


縣長們對單個商品的介紹可能不如網紅那樣非常詳細娓娓道來,但對於整個產業的瞭解程度是一般網紅無法比擬的,往往可以在宏觀層面上進行更強的說明。比如對本地產業水平做介紹,對產業文化等做介紹。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這個思路的最終形態,是湖北和寧波等地,縣長市長們開始對產業進行打包了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頭條六千萬籤老羅,拼多多百位縣長賣貨,誰笑到最後?

他們最終喊出了"XX優品"的口號。


寧波是外貿重鎮,國內服裝產業超級基地,雅格爾杉杉等服裝品牌全是源自寧波,在外貿雪崩的情況下,轉頭和拼多多搞寧波優品,希望拉寧波的優勢品牌們一把其實挺正常。

但這個市長捏著渠道,然後跑去整合本地產業的思路,已經不再是傳統網紅帶貨的思路了,算是一個新的產業升級思路了。

我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樣,當個保姆,苦口婆心的督促本地企業投資科研搞產業升級,我只要保證,誰的產品好我就讓誰進本地優品名單,我就給誰帶貨就行。


這個思路具體行不行不好說,但我覺得,目前看來很有潛力。

本質上,“寧波優品”這個概念,解放了很多不擅長做品牌和渠道的二三線企業,是二三線企業在官方引導下自我優化抱團取暖。


這樣來看,"縣長帶貨"以後可能不單是縣長跑來直播間賣貨,而是把"縣長帶貨"做成一個標準,變成一種品牌授權的形式。只有當地的好產品,才能進當地優品名單,被"縣長帶貨"。

這樣縣長其實不用真來直播間,只要做好自己本行,整合當地產業,客觀的進行評價就行。這個應該是未來縣長帶貨的高級形態。


5 農村包圍城市


而這麼多縣長市長們開始直播帶貨,你又得思考一個新的問題。是誰,推動著他們走進直播間的?

是無數縣市裡嗷嗷待哺的企業。


其實之前,大家一直有疑問,拼多多就靠一個東西便宜,就能增長這麼快,實在太不科學。

現在看來,有一個原因始終被大家忽視了,對於中國廣大的三線市場,拼多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中國除了北上廣,還有661個市,1636個縣,37334個鄉鎮,在其中藏著無數懷著野心的品牌和企業家,無數的第三方不知名白牌產品還做著自己的品牌夢。他們的產品質量也許並不差,生產成本也比一線城市競品要低,但之前缺乏渠道和宣傳,所以不為大眾所知。


這兩年城市化加劇,大量品牌營銷人才往一線城市靠攏,所以各種潮牌新品牌新概念雨後春筍般在北上廣深冒出。

但二三線企業,他們一直是存在的,他們也有自己的需求,他們也迫切的想趕上時代的潮流。

沒有好的品牌包裝,講不出好的故事,他們只能用價格來讓利。最終爆發出來的聲音,其實就是拼多多。

不是拼多多挖掘了他們,而是這些企業的呼喚造就了拼多多。


接下來的戰局,就看拼多多能不能帶著百萬白牌打出一片天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