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神仙難釣午時魚?

釣魚小飛


你好,這位釣友,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個人一點經驗理解,不喜勿噴。

釣魚人都知道一句諺語“神仙難釣午時魚”,其實說的神仙難釣午時魚是針對天氣炎熱的夏秋季的,因為夏季是一年之中陽光最強烈,天氣最炎熱的季節,特別是中午,氣溫水溫最高,空氣悶熱,水中底層相對含氧量低,作為趨溫趨氧動物的魚,氧氣不足,魚兒感覺不舒服活性下降,連呼吸都感到困難,自然就不會那麼活躍了,就會躲在溫度較低的地方,保存體力降低消耗,不肯活動尋找食物,甚至不開口。

另外魚類洄游覓食也有一定的時間規律,一般正常的氣候條件下,是早上5-9點和下午6-9點是覓食高峰時間,中午大多是魚兒覓食的低谷時間,所以相對來說中午比較難釣。中午也是人類午休時間,我們釣魚人不妨藉機休整一下補充體力,放鬆身心下午再戰也是未嘗不可。

中午的魚確實是比較難釣一點,但是也不是完全釣不到。所以對高手來說,神仙難釣中午魚也只是相對難一些而已,而且也不是絕對釣不到。掌握好魚的習性,爆護也不是不可能。多數魚和人與其他動物一樣,中午還是要吃食物充飢的,只是中午這段時間魚所在地方不同,進食地點也不同,只要找到它們活動覓食的所在,釣位釣點選得對,天氣又選得好,將餌料送到魚的嘴邊,還是可以釣得到魚的。

祝大家大鯽大鯉,同時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教哈。如果你也喜歡釣魚不妨

關注一下,一起分享釣中樂趣,探討釣技。


飛揚戶外


為什麼說神仙難釣午時魚?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神仙難釣午時魚”,這句釣魚諺語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本意是:就算是神仙,在中午也難釣到魚!寓意中午魚不吃餌,魚口較差,作釣時相對難度要大很多,中午的魚非常難釣!

雖然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也有一定的侷限性!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中午魚都不好釣!相反,特殊情況下的中午,魚反而更好釣一些。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

為什麼說“神仙難釣午時魚”?

“神仙難釣午時魚”的侷限性有哪些?

一、為什麼說“神仙難釣午時魚”

上面說到,這句釣魚諺語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從古到今流傳下來,屬於釣魚人長久的作釣經驗積累!至於為什麼說“神仙難釣午時魚”,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受季節變化影響

釣友們在作釣時可以發現,這句話在冬季表現並不是很明顯,但是到了夏季,大部分時間表現的很明顯!這主要就和季節的變化有關。夏季我國大部分地方,水溫都處在一種高溫期。受這個高溫期影響,這段時間的晴天中午,水溫也處於一個很高的溫度,特別是近岸水不深的地方。對於中午的這種高水溫,已經超出很多魚類的適應範圍。這時

它們多會遊離我們的近岸作釣區,遊至離岸較遠,水位較深的深水區避暑,所以這段時間中午作釣很難有好的漁獲!

2:受水溫差變化影響

水溫差的變化影響中午魚難釣,主要表現在春季和秋季。這兩個季節,我國早、中、晚氣溫變化明顯,一天中的溫差較大,早、晚溫度明顯低於中午。這種現象也就導致了,一天中水的溫度變化較大,不同水層之間有一個明顯的水溫差。由於早、晚水溫不高,魚類多貼底覓食,這時魚相對好釣!但是

中午溫度較高,導致水層間的溫差明顯,魚類在“趨溫性”作用下,出現離底上浮現象,作釣時尋找泳層相對困難,所以中午魚也就不好釣了!

3:受水溶氧量變化影響

魚類生活在水中,它賴以生存的氧氣,主要來源於水域的溶氧。而水域中的溶氧量高低,直接影響到魚的活性和覓食積極性。水溶氧越高,魚的活性和覓食積極性越高,反之則越低!影響水溶氧量高低的原因,除了和氣壓有關,另外還和水溫有關,而氣壓和水溫都和氣溫有關係!氣溫越高,水溫越高,水溶氧量越低。氣溫越高,氣壓越低,水溶氧量越低。這也就導致一天當中,中午的水溶氧量幾乎都是最低的!從而導致一天當中,中午魚的活性和覓食積極性最差,魚也就相對最難釣。

4:受魚的覓食習慣影響

大部分魚類有一定的“趨光性”,它們喜歡晝伏夜出,喜歡在夜間覓食!每天的傍晚時分,魚類開始從離較遠的深水區,遊向近岸的淺水,開始了一天中的覓食,這時是魚覓食的一個高峰期!經過在岸邊一夜的洄游、覓食,當黎明到來,魚類在“趨光性”的作用下,要開始返回深水,這時也是魚覓食的一個高峰期。這也就是另一句釣魚諺語:早釣太陽紅,晚釣雞入籠的原因。而到了中午,魚類早就結束了覓食,返回了深水,所以也就不好釣了

本段小結:

以上便是“神仙難釣午時魚”的4個原因分析!通過今析,我們可以看出:影響中午釣魚的原因有很多,它包括季節、水溫、水溶氧量、魚的覓食習性等!

雖然上面分析的“神仙難釣午時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同樣也有一定的侷限性!下面就探討一下它們侷限性有哪些。

二、“神仙難釣午時魚”的侷限性有哪些

1:降溫的天氣

受冷空氣、寒流影響,一年中總會出現一些降溫的天氣,並且在降溫時常伴隨北風。因氣溫的忽然下降,魚類一時難適應,會出現活性差、覓食不積極的現象,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魚不好釣了!但是在這些降溫天,中午的溫度相對要高一些,反而更加適宜魚類生存,從而提高了它的活性及覓食積極性,讓魚變的好釣起來!

2:下雨的天氣

下雨天除了會出現上面的降溫現象,影響到魚的覓食外,它還有一些其它原因!

首先:下雨天光線較弱,在“趨光性”上對魚的影響較小,魚在白天敢近岸覓食。

其次:下雨時,雨水增加了水域的溶氧量,使中午的水溶氧量不再偏低。

再次:下雨天的溫差較小,又因雨水的調合,使水層之間的溫差變小,魚類很少出現離底上浮現象。

以上3點導致下雨天的中午,魚類的活性和覓食積極性都很高,所以也就不存存難釣一說!

3:下雪的天氣

冬季下雪的天氣之前,一般會先出現連續的降溫現象!而冬季連續的降溫並不適合作釣,但是當連續降溫後開始下雪的時候,氣溫反而會高一些,並且一天中的溫差相對較小

。在下雪天作釣,效果反而平常日要好一些,同樣中午的作釣效果也好很多!

4:大霧的天氣

在一些大霧的天氣,由為早上霧氣較大、氣壓較低,導致水域的溶氧量偏低,這時魚類的活性和覓食積極性都不高,作釣時魚開口很差,相對較難釣!但是隨著太陽的上升,霧氣慢慢的變小,氣壓開始升高,水域的溶氧量也在增加。特別是中午霧氣散去,水溶氧量增加,水溫開始回升,魚的活性和覓食積極性也變的高起來,作釣時反而更好釣了

本段小結:

以上就是改變中午魚難釣的4種天氣,及對它們的原因分析!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神仙難釣午時魚是有一定侷限性的,一些特殊的天氣作釣,其結果可能相反,中午反而魚更好釣

本文總結:

通過上文兩個大點8個小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神仙難釣午時魚”,在大環境範圍內是正確的,有很大的道理!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天氣下,它是不對的,還有一定的侷限性!

在此呼籲釣友們:三月將盡,魚類已經繁衍後代,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最後在這特殊的時候,祝廣大釣友們:健康平安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


大王的釣魚日記


為什麼說神仙難釣午時魚?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釣魚領域的諺語或者俗語是很多的,基本上都是前輩們的經驗總結,如題主所說的,神仙難釣午時魚,就是對以往作釣經驗的概括。其實在一般情況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釣無定律,也不能說在什麼情況下都是對的。它的適用範圍和條件也是有的,那麼今天就來聊一聊有關中午釣魚的問題,先來探討一下,為什麼午時難釣魚。

一、午時難釣魚的原因

  1. 溫度不適宜:我們都知道,水的溫度是受空氣的溫度影響,但是影響的時間還是相對較慢的,在晴天的時候,尤其是夏季或者初秋季節,天氣是非常熱的,雖然早上感覺溫度還行,但是到了中午或者下午的時候,水溫受氣溫影響的程度在加大。那麼水溫也就會變得很高,在淺水區域,魚是不能適應高溫的,就會躲到深水區了。

  2. 氣壓不適宜:雖然魚生活在水中,但是也需要吸取氧氣,水體的氧氣主要是受氣壓的傳導,把空氣中的氧氣壓到水裡,魚才能順利生存下去。而氣溫高的時候,氣壓就相對較低,就是在中午至下午兩點鐘左右的時候,氣溫到達了一天中的最高值,尤其是在夏季的時候,氣壓變得很低,天氣也悶熱,水中的溶氧量就低。那麼魚的活性就低,就不願意開口進食,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天氣決定了它的魚口。

  3. 光照過強:魚的天性具有趨利避害的特徵,所以在平時活動的時候,都是會考慮安全的影響因素,而大魚更是如此,就算不吃食,也要以安全為第一條。而在中午的時候,即使不是晴天,也是光照最強烈的時候,那麼水體的能見度就高,魚也會發現這一特點。就會有所顧忌,不管是天上的猛禽還是水中的掠食者,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就不想暴露在清澈的水中。所以中午的時候,因光照過強,魚就會躲避起來,也少有進食,那麼就釣不到魚。

  4. 魚的適應能力決定:不管是在什麼樣的天氣,即使在陰天,溫差還是有的,只不過陰天的溫差比較小而已。那麼既然存在溫差,魚就必須要去適應,就像我們人類一樣,是需要根據氣溫來決定是否增加衣服還是減少穿衣。實施情況就是,魚的適應能力肯定是有限的,也是需要時間去適應的,一般情況下,當早上天亮的時候,氣溫是在不斷升高,但是水溫此時還沒有升高。等到中午的時候,水溫差不多跟氣溫的差異在縮小,但是魚的適應能力還沒有完全調整過來,還在適應溫度升高的過程當中,那麼魚口就不會很好。

  5. 進食特點決定:魚類經過這麼多年的進化,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活規律,進食時間也已經形成特有的時間點,一般在上午十點左右,下午四點左右屬於進食時間。而中午的時候,不適於其巡遊進食的時間,那麼就不會去開口覓食的,當然也不排除個例。


二、特殊的情況

  1. 陰天可以釣午時魚:多雲的情況下,雲彩厚,會將陽光擋住,陸地上的,空氣中的熱量會被保留下來,那麼早晚,晝夜的溫差就小,溫度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光照也不會太強烈,氣壓雖然不是秋高氣爽的感覺,但也不會太低,或者太悶,那麼魚的適應性就比較好,在陰天的時候,活動量也會增加,那麼進食的機會就會增加,我們作釣的話,相應的吃鉤概率就會增加,就算是在中午的時候,也有爆護的可能。

  2. 雨天可以釣午時魚:降雨,對釣魚來說,其實還是比較有利的,因為下雨的時候,水裡的溫度會降低,水體溶氧量會增高,同時,雨水也會從陸地上帶來額外的食物。尤其是在夏季溫度高,天氣悶熱的時候,降雨會緩解所有的不利因素,那麼魚的開口覓食積極性就會增加,基本上可以釣全天,中午作釣當然沒有問題。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夏季沒有下透徹的雨,或者冬季,早春的雨還是不適合的,因為此時降雨會帶來溫度的大幅度下降,魚就不願意開口。


最後總結

神仙難釣午時魚,其實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的,當然也不是絕對的,釣魚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每個因素之間都是有一定的聯繫和影響的。這個前提條件就是溫度,氣壓,光照等條件是否適合魚開口覓食,或者是魚在中午的時候,能不能適應過來,當然也不能違背了其本身的自然進食規律。而在陰雨天的時候,由於上面的影響因素都比較有利,所以即使是中午釣魚,也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本次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關注評論留言!


大別山小農人


這個午時時指溫差大的中午,溫差小的中午一樣可以魚滿簍。


同行漁獵筆記


大致有幾個原因:

1.作息時間。早晨是魚攝食的高峰,🐟在攝食後需要一定的時間修整。中午正好不是攝食旺季的檔期。

2.溫度。中午一般而言是氣溫的最高點,水溫也基本是一天內的一個極端。🐟作為變溫動物,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

3.氧氣。中午一般氣溫較高,相應的氧氣溶解度較低,所以🐟的食慾不佳。

4.光照。中午一般光線最強,🐟安全感相對較低,大部分情況下也很難表現很好的魚口。

5.人為因素。一般釣友不會直接中午出釣,早晨出釣選擇的釣點,已經不適應中午出🐟。

綜上所述:每個條件都有影響,加在一起,形成一個大多數人的經驗。

祝爆護!



初心釣魚


漁諺說:“神仙難釣午時魚。”因此又有了另一條漁諺:“夏秋釣早晚。”實際上,就是在天氣炎熱的夏、秋季,中午的魚照樣能釣上來,在盛夏午時別人都很難釣到魚的時候,卻獲豐收在此“洩密”。

實踐就說明了這一點,問題是我們要搞清楚天氣炎熱時中午的鯽魚在哪個水層,鉤餌下的對不對地方。氣溫在32℃左右時,為了躲避炎熱,魚都跑到有蔭涼的樹下,草旁在沒有蔭涼的水體裡,魚就會到離底10~40釐米的水層中活動,在水深1米的,魚離底10釐米左右;水深2米的,離底30釐米左右;水深3米或3米以上的,離底40釐米左右。只要氣溫不超過35℃,氣壓又不太低時,在這個水層次中下鉤,一般都能釣上魚來。氣溫超過35℃,因天氣太熱,鯽魚就不願進食了。

有些釣友不瞭解熱天鯽魚在什麼地方活動,一味地釣底,或者知道魚活動的地方,但不知用什麼辦法釣,發出了“神仙難釣午時魚”的感嘆,無可奈何地只好“釣早晚”了。我們我們首先要了解鯽魚的習性。

垂釣午時鯽魚有個好辦法:半浮底鉤釣。就是在確定了底鉤釣的深度,固定好浮漂後,再將浮漂朝鉤的方向(即向下)捋10~15釐米,也就是說,水線的長度與水的深度少10~15釐米。在這種情況下,因浮漂的浮力作用,當鉤餌下沉到離水底不遠時,下沉的速度就明顯降低,緩緩下沉的鉤餌容易引進鯽魚的注意,沒有沉底的鯽魚也會隨著下沉,甚至在鉤餌緩緩下沉的過程中咬鉤,只要看到下沉的浮漂停頓了,就說明鯽魚在接鉤,我們就應馬上提竿得魚。

如無魚接鉤,就不斷地提提鉤,引魚咬鉤。進行半浮底鉤釣,要注意一個問題:鉤、墜、餌合成的重力與漂的浮力,應基本相等,或者是重力稍大於浮力,保持整個浮漂沒入水中後不再繼續下沉。只有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一顆愛美心


我們知道,除了冬天之外,春、夏、秋季的日夜溫差都很大,有時夜間十幾攝氏度,白天二十幾攝氏度,或者夜間二十幾攝氏度,中午三十幾攝氏度。正是這自然界的溫差形成了水的垂直對流,尤其是在夏季,當傍晚來臨時,徐徐的涼風吹拂著水面,使上層被陽光曝曬了一天,三十五度以上的酷熱的水迅速被降溫,表面降溫後的水密度溶氧量迅速增大,開始穿過表層以下的溫熱層下降。

這時,下面的溫度較高,密度相對稍小溶氧量偏低的水開始向上升騰,水體的垂直對流就形成了,到了第二天,通過一整夜的對流和交換,水體和空氣溫度比較均衡,對流緩慢溶氧充足。魚也感覺很舒服。但隨著白天的到來,氣溫開始升高,水體溫度也在升高,水的密度在變小,溶氧量也在降低,當陽光直射水面時,水面的溫度會明顯快速升高,表面水溫和下層水溫溫差迅速拉開,上層溫度高、密度小的水不再向下沉,下層溫度低、密度大的水也不再往上升。

水體的垂直對流中止,再沒有新鮮的溶氧被帶到下層,漸漸地魚會感到不適,開始尋求溶氧相對較高的中上層,這就是一早一晚好釣魚,中午反倒釣不著魚的原因所在。


言沢ya


俗話說:“神仙難釣午時魚”,那是為什麼呢?我們帶著問題了解到,據說是由於以下原因:夏季的早晚,氣溫逐漸下降,被陽光暴曬了一天的表層水迅速降溫,並且密度增大,向底層沉降;而底層水的溫度比表層水的溫度高,密度也小,會向水面上升。上下層水流進行交換後,水下形成了適宜魚類活動的富氧區,魚兒活性增加,所以夏季早晚魚好釣。而正午時,陽光直射水面,表層水和底層水的溫差迅速縮小,水體的垂直水流中止,溶解氧也不會被帶到下層水域,魚兒於是在溶氧量相對高一點的中上層水域棲息,活性下降,這就是中午魚難釣的原因。

  上述說法有理有據,似乎無懈可擊,但“神仙難釣午時魚”的原因真是如此嗎?我曾經帶著疑問,在中午採用浮釣的方式逐層找魚,效果並不理想。具體來說,上午10點左右,採取釣“逗”、“飛鉛”等方法還能有點兒魚獲,但10點-14點卻鮮有魚兒上鉤(鰱鱅除外)。眾所周知,魚類是趨氧趨溫的水深動物,從其趨氧習性上來看,午時的上層水域中溶氧量相對來說是最高的(緣由有三:陽光的光合作用;水錶面微波產生的吸氧效果;水錶層的密度小、分子間隙大、含氧量高),可是從其趨溫的習性來看,午時表層水溫度已經不適合魚類棲息(漁諺說的“夏釣潭”也印證了這一點)。奇怪的是,我發現有很多魚兒在午時水溫較高的水體中上層活動,它們不咬鉤,又在做什麼呢?

  試想,若正午時分水底缺氧,魚兒上浮到溫度適宜、溶氧量相對較高的上層水域中棲息,應該有正常的魚口才對,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午時的魚兒遊進深水了嗎?深水不是缺氧嗎?如果缺氧,為什麼深水也能釣到大魚呢?這麼說來,“午時魚難釣”就不是水底缺氧這個原因了。在比較大的水庫當中,魚兒多數還是棲息於表層水之下的,我曾經和釣友們用“錨”的方式釣上過魚,但釣獲的魚兒普遍活性不佳,這是否表明還有其他的原因存在呢?

  作為一個溪釣老手,我認為“午時魚難釣”原因不只是魚兒趨氧這麼簡單。我曾經在中午時段經歷過戛然而止的黑龍江茴魚魚汛,那可是水溫只有16℃的冷水溪流,而且是在溶氧量豐富的浪花中垂釣。魚兒去哪了呢?我終於不堪被問題所困,棄竿不釣,在水邊一路尋覓下去,終於在一處一拳深的水草邊找到了三五成群的茴魚。他們或倚草或倚礫石,頭不擺、尾不動,似乎沉痾難起,一時間讓我思緒萬千。還有一天中午,我在六峰湖用手竿釣鰱魚,忽然發現它與黑斑狗魚的習性及其相似:水溫越高越愛咬鉤。鰱魚喜歡在高水溫中追食水體表層的浮游生物,而黑班狗魚在水溫升高時消化速度比較快,獵食更加積極。我忽然恍然大悟:魚兒在中午突然停口是為了消化食物!

  進入夏季以後,水體溫度整體上升。在早晚兩段時間裡,水體溫度達到魚群適宜進食的溫度,魚群就會整體進食,從而出現咬鉤的高峰。每天上午10點以後,表層水的溫度整體上升,達到魚兒快速消化食物的上線,因而魚群遊進水體上層之後昏昏欲睡(實則是在水溫幫助下消化食物)。由此可知,在夏季,魚類的生理循環週期明顯縮短,一天即可完成進食-消化-再進食-再消化兩個循環,這也是夏季裡魚兒生長速度較快的原因之一。

  鯉科魚是溫水性魚類,相比冷水性魚類來說,他們不具有攻擊性,因而咽齒大都退化成一塊凸起的骨頭,這塊骨頭是消化道之前的一道門檻。食物被魚兒快速吸入後再被快速吐出,一吸一吐之間,魚兒就已確定了食物的軟硬程度,可口的再次被魚兒吸入口腔,不易消化的東西魚兒會置之不理。鯉科魚的腸道一般比掠食性魚類的腸道長3倍,消化道在魚腹中曲折盤旋,因而消化週期也要更長一些。一般認為,鯉科魚沒有胃,其實魚類都有胃,只不過鯉科魚的胃腸是一個整體。魚兒覓食後,消化系統分泌合成一種消化酶,用於消化食物。這種消化酶依靠水溫變化來調節分泌,水溫越高分泌量越大。

  綜上所述,正午十分正是魚兒機體午休消化食物的時間,“神仙”自然也就“難釣午時魚”了


狂奔中的烏龜


為什麼說神仙難釣午時魚?

因為中午陽光直照水面,使水面溫度上升,魚因水溫變化而上浮、缺氧、水面和水底溫差差異較大,導致部分魚不開口,因此午時魚兒一般都比早晚難釣!




吳迪戶外釣魚直播


釣友得提問是一句老諺語,但是用在今天其實不算實用,因為今天的釣技和那個時候的釣技是兩碼事,也就是說不存在這個問題,每天每時的釣獲得有區別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對水域認識和技能沒有做調整!

第一,首先正常氣溫(悶熱的夏天除外)狀態下中午11:30-2:00屬於一天中水溫最高的時候,水溫升高了,下水層的氧氣往上走,另外水下微生物、植物等大量排除二氧化碳,導致氧含量比上水層的要低五倍以上,魚兒不適應,就往上水層跑,這種情況下我們都會考慮不斷的測試釣不同水層,也就是釣浮水,去尋找魚類,也就是釣動不釣靜!

第二,午時由於天氣變化,氣溫上升特別是有太陽時節,會開始起風,俗稱太陽風,起風以後水面的波浪不斷起伏,讓水面氧含量不斷上升,而下層水層得不到足夠的氧氣,魚兒同樣也會往上游動!這時也適合釣浮!

第三,類似於初春季節,魚兒經歷一個寒冬後,午後的太陽會讓它們往沿岸的淺水灘遊動嬉戲,去感受久違的溫暖,而此時他們的警惕性也非常高,此種情況適合長竿短線,遠距離做釣,避免驚嚇。同時魚兒怕吵,儘量保持安靜的環境!

第四,選擇迎風垂釣,午後起風,由於波浪原因,水面會有大量的飛蛾等小蟲子被打落到水面,魚兒追著浪花吞吐氧分的同時進行覓食,故而可釣水面嘗試!

所以,針對同一天不同時間,釣法要不斷調整,應對自如,會有不錯的魚獲!

我是漁牙,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