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名石:文人推動了壽山石的藝術品味!

篆刻名石:文人推動了壽山石的藝術品味!

我們在福州

我們瞭解壽山石

壽山石的藝術品味

篆刻名石:文人推动了寿山石的艺术品味!

壽山石文化不應該只是“坑”、“洞”文化,而是文人介入後,以他們的文心文眼,賦予石頭文化的內涵。印石的品評有著共通的規律,好石頭應該“英雄不論出處”。

文化從根本上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但代表文化的高度的塔尖,一定是精英文化,比如文學上的莊、騷、馬、杜、《紅樓夢》,書法的《蘭亭序》、《爭座位帖》、《寒食帖》。

復古的“古”,不是“舊”,不是時間概念和具體形式,而是超越時空的文化精神……

篆刻名石:文人推动了寿山石的艺术品味!

任何一個寄情於書畫篆刻的人都會對印石產生興趣,而且壽山石出產於福州,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我對它比較熟悉。四大國石之中,壽山石的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從材質本身的美感來看,壽山石也最為突出。上世紀80年代, 壽山石進入歷史性的盛產期,最早是由臺灣、日本、東南亞等地區的收藏家先玩起來的。東南亞金融風暴是一個拐點,自此以臺灣為主的收藏家購買力減弱,壽山石市場停滯徘徊了幾年,後來大陸經濟起來了,福建本地和國內一些大城市的玩家不斷湧現。

篆刻名石:文人推动了寿山石的艺术品味!

為什麼壽山石會這麼熱?其中關鍵的因素是由於壽山石的美感比較直觀,一塊美麗的石頭自己會說話,收藏者不需要太多的“解說”和審美訓練。所以參與壽山石收藏的社會階層跨度很大,不像書畫收藏,收藏者必須有一定的文化準備,門檻相對高,並非人人可以參與。另外一點,壽山石跟書畫相比,除了養眼之外,還能上手把玩,可以說是服務於兩套神經系統。至於如何評價一塊石頭的好壞?我常常跟初學者講,只有外行都看得懂、都會喜歡的,才是真正的好石頭,因為材質之美是一目瞭然、雅俗共賞的。壽山石文化不應該只是“坑”、“洞”文化,而是文人介入後,以他們的文心文眼,賦予石頭文化的內涵。歷史上出現過幾次壽山石的熱潮,都是以文人為主導,清代文人高兆的《觀石錄》、毛奇齡的《後觀石錄》記載了這些情形。

篆刻名石:文人推动了寿山石的艺术品味!

中國所有的工藝美術門類,只有文人介入才會產生高峰,紫砂、明式傢俱,包括園林也是如此。為什麼說明清時壽山石文化發展到一定高度呢?我們先把篆刻和印鈕雕刻放在一邊,就材質的審美品鑑來看,那時已經達到了“高級微妙”的層次。舉個例子,歷史上有“晶不如凍”的說法。壽山石中那種半透明像果凍一樣的叫 “凍石”,全透明或接近透明的就叫“晶”。如果按西方寶石學的標準,應該是“凍不如晶”,因為通透度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國的文人卻認為含蓄、朦朧、內斂的東西才能經得起持久的欣賞,這種取向的背後隱含著哲學的意味。老子《道德經》上說:“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很顯然,“晶不 如凍”的品評旨趣,就是對“光而不耀”的最佳詮釋。

篆刻名石:文人推动了寿山石的艺术品味!

再比如,壽山石講求的“溫潤”,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凡是國人推崇的好 東西幾乎全是溫潤的。和田玉、田黃不必說了,瓷器的胎質釉水,宣德爐、黃花梨紫檀傢俱的質感也講溫潤。寫字必須做到“點畫溫潤妍雅”,方能“直逼二王之 妙”。人呢,當然也得溫潤了,《詩經》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論語》曰:“望之儼然,即之而溫,聞其言也厲。”

但是,我們再來看當下的壽山石收藏,情形卻恰恰相反。拿市場價格衡量,“溫潤”的芙蓉遠遠比不上通透的荔枝,荔枝當中還要追逐更為結晶的“冰糖地”荔枝。

篆刻名石:文人推动了寿山石的艺术品味!

壽山石的審美卻包含了兩個部分,一邊是材質,一邊是人文。壽山石乃“天賜瑰 寶入閩中”,自然造化之美,人工無法代替。正因如此,資源性的藝術品門類特別要慎重對待。現在很多糟糕的書畫作品充斥市場,但換個思路想想,關係也不大, 起碼目前在低層次上滿足了一定的社會需求,將來它們被拋棄也就拋棄了,並沒有耗費珍貴的不可再生的資源。但壽山石不一樣,每一塊石頭都是獨特的、有生命 的,手拿雕刻刀的人負有某種責任——你是否真正發現、理解了一塊石頭的美,能否把它的美最大限度地挖掘、釋放出來,還是阻礙、破壞了這種美。可事實是,當 前所有涉及資源類的工藝美術都存在嚴重的問題。

篆刻名石:文人推动了寿山石的艺术品味!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 中國傳統所推崇的許多工藝美材,都是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大量出產,似乎它們預感到一個盛世的來臨,迫不及待地要早點亮相。實際上,推動這一現象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收藏熱的興起,二是技術進步,開採條件達到了。曾經有個臺灣石商開玩笑說,乾隆沒他幸福,因為乾隆玩的石頭都不如他,這是一句實話。大量美材湧現,對從業者來說是幸運的,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也是好事,以前這些東西只有剝削階級、達官貴人才能接觸到。然而,對於這些材料來說卻是非常不幸,因為它們遇到的是一個粗糙的時代,遭到了極其不講究的,甚至野蠻地對待。就壽山石而言,從石農、石商到雕工,整體的文化素養都不夠。現在的玩家,也不能與《觀石錄》、《後觀石錄》時代的玩家相提並論。沒有美食家,怎麼會出現好廚師?

篆刻名石:文人推动了寿山石的艺术品味!

對於愛好印石的朋友,我可以提供一個很簡單的“傻瓜原則”, 歸結起來就是“純、透、豔、大”四個字:“純”指少瑕疵、少雜質;“透”是指有一定透光度,不是非得全透明,透光度是靈石與頑石的區別所在;“豔”是指色彩飽和度高,區分鮮明,一塊純色的石頭可以說是“豔”,或者色彩紋理形成某種統一的規律,也是另一種“豔”;“大”其實只是一種“係數”,在滿足前三點的 前提下,材料越大越完整就越難得。

在收藏的過程中,關鍵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要能夠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要具備一些常識,只有常識才能幫助你從牛角尖回到大道上來。書畫和其他藝術品的收藏同樣存在各種各樣的誤區,比如過分看重“名頭”等等,一個成功的收藏者需要繞開種種誤區和陷阱。

對於傳統文化還得著眼於未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仍然只是傳統文化的“修復期”、“重建期”,離創造性復興還有很長的距離。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是幾千年未有之變局。老先生接連凋零後,文化的斷層看上去猶如懸崖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