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說,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截止4月10日6時,世界疫情形勢嚴峻,確診人數再創新高:確診人數接近160萬,死亡9.5萬。其中美國確診人數45萬;死亡1.6萬;意大利確診14.4萬,死亡1.8萬,死亡率世界最高;西班牙確診15.2萬,死亡1.5萬;法國確診11.8萬,死亡1.22萬;德國確診11.6萬,死亡2451人;英國確診6.5萬,死亡7978人;伊朗確診6.6萬,死亡4110人;......

疫情將影響世界,疫情也將改變世界!

1、超半數受訪者認為中國對意大利抗擊疫情的幫助最大

據意大利安莎社4月7日報道,當地民調機構最新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76%的意大利人對政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措施表示滿意,這一數字較三週前上升了15個百分點。有52%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意大利抗擊疫情的幫助最大,之後依次是阿爾巴尼亞(18%)和俄羅斯(9%),僅有3%的人認為美國幫助最大。此外九成意大利人贊同在4月3日後繼續實施“封城”措施。

意大利人認為歐洲對他們的幫助微乎其微,歐洲各國就如中國一句言語:“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基辛格說,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遙想疫情剛發生時,意大利“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有中國,第一時間裡應邀向意大利派出了醫療隊,帶去了急需的醫療物資,讓意大利熱感激不盡。有唱“義勇軍進行曲”,又把歐盟區旗降下來換上中國國旗的。


基辛格說,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反觀盟國美國的表現,不僅不幫忙,在第一時間內用軍用飛機運走了50萬份咽拭子檢測試劑。

俄羅斯也伸出了援手,大力相助。

如今意大利的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在持續下降,說明前面的工作富有成效!


基辛格說,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2、美智庫民調報告:中國人對美式民主好感度驟降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王盼盼 王會聰]“中國受訪者越來越不喜歡美國的民主體制”,美國“外交學者”網站4月9日報道稱,美國政治分析諮詢機構歐亞集團基金會(EGF)近日發佈年度全球民調報告,得出了這一結論。報告稱:“從去年到今年,我們觀察到對美國及其政府和政治文化形式的看法發生了重大變化。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國,中國受訪者對美國的正面看法下降了20%,對美國民主的正面看法下降了15%。一半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美國的影響使世界變得更糟。”報告強調,該調查進行時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在全球流行,特朗普政府對疫情的反應可能影響明年報告中這一趨勢線的軌跡。

基辛格說,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該調查還發現,中國受訪者對美國的反感度也普遍上升。28%的人表示對美國持反感態度,遠高於去年的17%,儘管那時美國高調支持香港抗議者且仍在進行對華貿易戰。與此同時,對美國抱有好感的中國受訪者比例從去年的58%,驟降至今年的39%。報道稱,在去年的調查報告中,中國受訪者總體上也不那麼認同美國的民主制度,但並不像今年這樣明顯。去年對美國民主表示好感的受訪者比例為43%,今年僅有不到28%。

  “一般而言,世界各地的人們對美國持積極態度,喜歡美國民主思想的人大約是不喜歡的人的兩倍。但是,在過去一年中,對美式民主的支持下降了3%。”該調查報告稱,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和日本公眾對美國及其民主思想的正面看法甚至不及中國、俄羅斯。在今年調查的10個國家中,德國人對美國的看法最負面,接近一半的人不喜歡美國式的民主理念,高於其他所有國家的受訪者;只有11%的日本受訪者喜歡美國的民主理念。“84%的印度人對美式民主持積極態度。在接受調查的10個國家中,印度人對美國最為滿意。”

該報告還稱,在接受調查的9個(該問題的分析排除了中國)國家中,77%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更適合成為全球領導者。“但是,這種對美國領導力的偏好似乎更具交易性,理由主要是與美國的經濟夥伴關係及緊密合作的歷史,而不是華盛頓許多人認為的民主、自由和人權。”報告分析稱,“相反,偏好中國領導力的人更多基於觀念,而不是經驗。可以想象的是,隨著中國擴大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夥伴關係和合作,對其全球領導地位的支持將會增加。”

“此外,美國對新冠疫情的反應可能會削弱民眾對其繼續保持全球領導地位的信心,這可能為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提供機會。”報告稱,EGF董事會主席、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3月15日起在推特上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在回答“誰在應對新冠病毒危機方面做得最好?”的約3.4萬個回答中,超過68%選擇中國,14%的人選擇歐盟,17%選擇美國,“選擇中國和美國的比例大約為四比一”。

疫情發生後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表現征服了世界人民。美國強盜式的“四處哄搶防疫物資”的行為和四處甩鍋的舉動為美國失分不少。

3、據路透社3月24日報道,荷蘭民調公司Glocalities於1月23日至3月13日對2022名中國公民就“信念和價值觀”展開網上調查。結果顯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後,中國民眾的態度和意識發生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對個人主義行為的容忍度降低,更注重禮節,更渴望秩序架構,對教育部門和政府的信任感提升,更懂得感謝他人的奉獻。

Glocalities的研究人員發現,疫情期間採取隔離措施對人的態度和意識產生很大影響。研究人員以各地普遍開始實施封城措施的2月5日為分水嶺,比較該日期前後的變化。在2月5日之前,48%的人認為如果賦予一個人太多自由,這個人就會濫用;2月5日之後,傾向於會濫用個人自由的人數比例上升到59%。而重視禮貌和規則的人數比例在2月5日前後分別為67%和79%,對教育部門的信任度前後比例分別為71%和82%,對公務員的信任度前後比例分別為55%和70%。

有趣的是,由於馬雲在疫情期間對許多國家做出捐贈,中國民眾對馬雲的好感度也大幅提升。此外,調查還顯示,疫情讓中國人更注重加強預防措施,更為在意個人收入,更注重兒童福祉,同時對時間的緊迫感也在加強。

基辛格說,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基辛格說,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Glocalities負責人蘭伯特表示,在隔離狀態下,人們對同胞,特別是對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更加珍視。這種情緒可能具有普遍性,除中國之外其他國家的民眾在經歷疫情後,集體主義意識可能也會有所提升。蘭伯特還認為,面對疫情,所有國家的慈善人士和企業都有足夠多的機會介入並協助政府、醫護人員以及社區挽救生命、應對危機和重建社會。

4、基辛格稱新冠肺炎大流行將改變世界秩序

基辛格說,新冠病毒正以我們前所未見的規模和殘暴洶湧來襲。疫情正呈現指數級蔓延:美國的感染病例每五天就翻一番。截止撰稿之時,仍然沒有治癒新冠肺炎的特效方法。醫療物資也不足以應付一波又一波的病例。重症監護病房已不堪重負。檢測能力不足以確認病毒感染的範圍與程度,更不用說阻斷病毒傳播。但距離疫苗成功研製,還有12到18個月。

基辛格說,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各國領導人主要在國家層面處理這場危機,但這種病毒對社會的穿透力是不分國界的。雖然病毒對人類健康的侵襲是一時的——至少希望如此,但它所引發的政治和經濟動盪可能會持續幾代人。沒有一個國家,包括美國在內,僅憑一國之力就能戰勝病毒。應對眼下亟待解決的問題,最終必須同全球合作的願景和方案相結合。如果我們不能雙管齊下,那麼在兩個問題上都會面臨最壞的結果。

如果借鑑馬歇爾計劃和曼哈頓計劃的設計經驗,美國必須在三個領域做出巨大努力。第一,增強全球對傳染病的抵禦能力。醫學科學領域的成功,從脊髓灰質炎疫苗研製,到天花的根除,再到依託人工智能和統計技術的醫學診斷不斷湧現的奇蹟,都讓我們陷入了危險的自滿情緒。我們需要開發控制傳染病的新辦法和新技術,以及足以覆蓋大規模人口的疫苗。市、州和地區必須站在科學前沿奠定基礎、協同規劃並積極探索,時刻準備保護其民眾免受流行病的侵害。

第二,努力治癒世界經濟的創傷。全球領導人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吸取了重大教訓。當前的經濟危機更為複雜:從蔓延速度和全球範圍來看,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收縮是史上未見的。此外,採取必要的公共衛生措施,如保持社交距離、關閉學校和企業,也加劇了經濟陣痛。我們還需要相關計劃來減輕疫情或將對世界最脆弱人群造成的混亂影響。

第三,維護自由世界秩序的原則。現代政府創建的傳奇始於由強大的統治者保護著的、被城牆圍繞的城市。這些統治者,有的專制、有的仁慈,但都強大到足以保護民眾免受外敵侵略。啟蒙思想家重新構建了這一概念,認為合法國家的目的是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安全、秩序、經濟福祉和正義。個體無法憑一己之力獲得這些。然而在一個繁榮有賴於全球貿易和人員流動的時代,這場大流行促使人們重建高牆,引發了一場不合時宜的“懷舊”。

國家的團結和繁榮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之上:他們的體制能夠預見災難、控制影響並恢復穩定。等到新冠大流行結束時,許多國家的體制將被認為沒能經受住考驗。這種判斷是否客觀公正並不重要。因為現實就是,經歷新冠疫情之後,世界將不復原貌。而糾纏於對過去的爭論只會讓我們更難去做該做的事。

基辛格的話振聾發聵,但很可能是對牛彈琴。基辛格作為美國少有的大國務卿,其制定的戰略,曾決定了美國幾十年的走向。從提出用美元結算石油,建立了美元的統治地位;再到調整戰略思維,擁抱東方大國,共同對抗蘇聯,贏得冷戰的勝利。可以說基辛格是美國戰略的總設計師,其眼界之高歎為觀止。

基辛格指出,在新冠疫情以幾何倍數猛增時,西方民主國家的民意始終無法統一,在它們談論如何符合西方民主自由的價值觀時,西方國家的加護病房已經淪陷,醫療體系已經崩潰,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止損時間。

“許多痛苦和死亡的來臨本可避免。總統的雙手沾滿了鮮血。”美國《波士頓環球報》3月30日發表題為“一位不勝任新冠大流行的總統(A president unfit for a pandemic)”社論,批評特朗普個人及其政府在應對新冠疫情中的表現,稱新冠病毒在全美蔓延要歸因於“領導層的巨大失敗”,“白宮的災難性決定讓這個世界上最富有國家註定要經歷一個無盡苦難的季節”。

基辛格看到了西方國家對其價值觀的動搖,所以才喊出美國要維護自由的世界秩序,堅持其價值觀。這次新冠疫情過後,正如基辛格所說,將會現有秩序新的洗牌。

5、疫情發生後,中國果斷封城封國,隔離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為世界各國防疫爭取了兩個月的黃金窗口期。中國在第一世界裡向世衛組織和各國衛生部門,分享了新冠病毒毒株基因序列和疫情信息,為世界各國的防疫指明瞭方向,為世界各國和科研機構早日新冠研製出疫苗打下了基礎。

待疫情緩和後,中國應邀向一些國家派出了醫療專家組,捐獻了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物資。中國先後向近百個國家捐獻了口罩等外國籍學的醫療物資,向數十個國家排除了醫療專家組直到他過得抗疫工作,他們不僅帶去了當地緊缺的醫療物資,還帶去了中國的抗疫經驗和做法,為當地的抗疫工作增添了經驗和動力!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4月8日,武漢解封!恰滿76天!對於全國人民來說,這76天,是令人終生難忘的76天!這76天,是令世界刮目相看的76天!在這76天裡,大家團結一致,同心協力、萬眾一心,成功地遏制的新冠病毒的蔓延,為世界抗擊疫情做出了我們應有的貢獻!
在這76天裡,我們用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確保了抗疫鬥爭的勝利,我們用中國擔當向世界做出了我們中國應有的貢獻!
中國用3300多人的去世、3000餘名醫護人員被感染、38名醫護人員的犧牲為代價,給世界各國交上了一份完美的抗疫答卷!

基辛格說,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6、從這三次民意調查可以看出:中國人民對於自己的國家、自己的社會制度是充滿自信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四個自信深入民心。

每個中國人都以生在中國、終生做箇中國人為榮,都在以自己的努力,為社會的不斷進步做出自己的應有的貢獻!

我們中國人從這次疫情各國政府的應對疫情的態度中看到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落後之處,相對於我們政府一切以人民為出發點,一切以人民為主的做法,更加看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疫情過後,中國人民會以更加旺盛的精力和鬥志投入到復工復產之中,大家都決心努力工作,把這失去的兩個月的損失彌補回來!

相信疫情過後,人們看到的中國依然是一個欣欣向榮、活力四射的中國!中國人們對於自己的國家、自己的社會制度會更加的充滿自信,對外國的制度看法不再是那麼羨慕、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