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要說今年國內上線的電視劇還是非常有看頭的,先是影后陣容的《安家》、《不完美的她》,又是小花小生上陣《三千鴉殺》、《冰糖燉雪梨》。當然這樣神仙打架的電視劇,怎麼少得了以吹毛求疵出名的正午陽光劇組的作品呢?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這不,《清平樂》也上線了。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這部劇還未上線之前就已經攢足了網友們的期待,播出之後也沒有所謂的失望,首先在服化道方面,衣服,配色以及調色都沒得挑剔。在劇情上也是非常良心,沒有注水。開播之後,雖然看起來是慢節奏,但劇情毫不拖沓,偶爾的空境也是幾秒之內解決,但意境又能夠突出明顯。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果然,還是那個處女座性格的劇組。

《清平樂》原型為米蘭lady的古代言情小說《孤城閉》,該小說自出版之後也是廣受網友喜愛,豆瓣評分也是高達8.4分。為什麼口碑如此之好?原因在於小說內容選材視角太新穎,公主與宦官的戀情,這樣的題材就足以在一眾以霸道王爺皇帝愛上我的古代言情中脫穎而出,成為那萬千綠葉中的紅花。關鍵,這本小說的題材還是在歷史上有真正的原型,就是宋仁宗的長公主福康公主和宦官梁懷吉的悽美愛情故事。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而這樣的男女主搭配,在看看小說名字《孤城閉》,明眼人一瞧就知道是愛而不得,悲慘悽美的愛情故事,再加上作者的文筆,這本小說不火都難。所以該小說經正午陽光之後翻拍為電視劇之後,就更加引起網友們的期待了。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不僅如此,《孤城閉》翻拍為電視劇之後還是有很大的改動的,首先小說就是以福康公主和懷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展開,而電視劇則已福康公主的老爹也就是宋仁宗為主線,而任敏和邊程飾演的徽柔和懷吉則換成了副線。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並且,連小說的名字都改了,《孤城閉》改為了《清平樂》。

但是,這劇情不改編,的確不是正午陽光的路子。

原因很簡單,就是格局二字。

瞭解正午陽光劇組的粉絲們都知道,正午陽光出品必是精品,那麼什麼才算是精品?《琅琊榜》、《大江大河》、《知否》,哪部電視劇不是精品?但,我們會發現這些電視劇,沒有全線都在烘托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的,反倒是劇情中的感情線就像水一樣清淡但又讓人感懷。這就是正午陽光能夠出精品的要點所在:愛情從來不是電視劇的主旋律。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因為簡單的情愛故事是撐不起一個飽滿的電視劇的,即使這個故事足夠悽美,這個時候就需要把環境,格局。故事,人物都要擴大。所以這次正午陽光直接把眼光放到了宋仁宗趙禎的身上,以他為故事原型,結合當時朝代實際,在加上徽柔和懷吉的愛情,這個故事才看起來更加的飽滿且緊湊。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所以,《孤城閉》改名成《清平樂》也是必然,原小說故事本就是悲劇,公主與宦官的愛情在當時的宋朝怎麼看都是大逆不道,而福康公主要嫁的還是趙禎的表弟,對於這對苦命鴛鴦來說,《孤城閉》的確很適合。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但是,改編為電視劇之後,以宋仁宗為開端,前朝後宮的故事也平鋪直敘式的展開,愛情,權謀,朝堂,劇情多而不亂,穩卻不注水,改名為《清平樂》也是最合適的。《清平樂》原為詞牌名,始於唐朝,流行於宋朝。特別是詞人晏殊就很喜歡用這個詞牌名。晏殊大家都熟悉吧?不就是官家上朝時諫言的"秀才"喻恩泰嗎?所以改名為《清平樂》也是非常切合本劇的。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正午陽光之所以能夠出精品,就是在選材的格局上眼光不會太過於狹窄,再加上製作水平的嚴謹和認真態度,《清平樂》會火,是必然的。

《清平樂》開播前改名,改編引爭論,卻足以見正午陽光格局之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